>>您当前的位置: 图片头条
2017年至2019年,我区共查获公民个人信息超过1800万条,平均每个人有5条信息泄露——
大数据时代,你的个人信息安全吗
2020-10-13 10:43:31   来源:宁夏日报

  互联网时代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一场全方位信息发现与掌控能力的较量。而这,也成为商家绞尽脑汁收集客户信息、分析客户需求的驱动力。大数据时代下,公民的个人信息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威胁。

  个人隐私信息的泄露导致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持续高发,屡打不绝,并由此滋生网络电信诈骗、黑客攻击、网络盗窃、敲诈勒索等共生犯罪链条。“非法收集、利用、公开个人信息的案件也随之出现,并已经形成了一个成熟的非法获取、加工、交易再用于实施犯罪的网络犯罪生态,社会危害严重,群众反响强烈。”近日,宁夏公安厅网络安全保卫总队有关负责人说。据统计,2017年至2019年,我区共查获的公民个人信息超过1800万条,平均每个人有5条信息泄露。

  “无处安放”的个人信息

  “新冠疫情发生后,去一些单位办事进门时需要填写的信息越来越详细,这些信息是如何处理的,会不会被泄露,让人十分担心。”近日,银川市民王女士说。

  王女士说,她是一家经营办公用品公司的销售人员,与很多单位有业务合作,过去进大门登记的信息比较简单,可是自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各单位登记信息涉及内容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电话号码、所在单位等。“我尝试拒绝填写身份证号,但被保安拦住,说不按要求填写不能进去,这是他们单位的规定。”王女士说,她也质疑过个人信息的安全问题,对方答复会集中销毁这些纸质登记本,但有没有被销毁、有没有人监管,王女士表示怀疑。

  刚买完车就有人打电话销售保险、房子刚交完定金就有人打电话问是否需要装修……你在朋友圈发的自拍照,可能已经悄悄泄露了你的住址,你刚在网上填的购物调查问卷,可能个人信息已被转卖……大数据时代,大量个人信息在你不知不觉、毫无防范中被悄悄泄露。“有些事情细思极恐。”市民徐翔说,比如在某网上商城多看了几眼某种商品,下次登录后类似商品就被放在主页推荐,在某个App对某类新闻和视频的观看时间稍长一些,下次登录首页基本都是同类内容。他说,一次和同事聊天说到戒烟的话题,过了一会儿打开一个手机App,竟然首推新闻就是如何戒烟等相关内容,可他从来不抽烟,也从未浏览过相关资讯。

  “去商场办会员要填写自己的个人详细信息,给孩子咨询课外班也要填写个人信息,去银行、电信等部门办业务还提交过个人身份证复印件,根本不知道自己的信息是什么时候泄露出去的。”银川市民尹女士回忆起自己被骗的经历仍心有余悸。当时,她刚网购了一件衣服,到货没多久就接到自称店铺客服的电话,说衣服有质量问题,退双倍钱,进而询问支付宝等信息,让她起了疑心。挂断电话后,她询问店家,店家称根本没有此事。“这个骗子怎么就能恰好在我刚收到货不久打电话,还能准确说出所购商品的型号、颜色等信息呢?”如今,她每次收到快递都会及时销毁快递单上的信息,但裸露在快递箱上的个人信息让她十分担心,每天都能收到的骚扰短信、电话和垃圾邮件让她不胜其烦。

  信息泄露成黑色产业链

  正规商业机构为了拥有客户资源激烈竞争,通过各种途径、手段收集客户信息,精准分析客户的需求和心理,而不法分子也在想方设法盗取公民的个人信息,利用这些宝贵的信息资源,精心设局“分一杯羹”,盗取的手段精细化,犯罪主体组织化,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黑色产业链。

  2017年,银川市公安局兴庆区分局网络安全保卫大队破获了全区首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4·13”案件。此案中,银川市有关单位工作人员及服务该单位的系统维护工程师内外勾结,非法下载相关个人隐私信息,并贩卖给装修公司、建材经销商等企业,性质极为恶劣,此案件共抓获嫌疑人7人,查获公民个人信息422万余条,因案情重大,涉及全国7个省市区,被公安部列为挂牌督办案件。7名犯罪嫌疑人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至4年不等,并处罚金2万元至5万元不等。

  2018年,银川网安部门集中对辖区培训教育机构开展专项清查工作,清查中发现某某之光课外教育培训学校、某某阳光教育培训学校、某方向教育培训中心3家培训教育机构非法获取个人信息,雇佣人员拨打推销电话,立案查处“6·26”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同年,吴忠网安部门集中对辖区小额贷款公司开展专项清查工作,清查发现某安普惠利通区分公司、某保普惠利通区分公司、某远普惠公司、某本公司等4家小额贷款非法获取个人信息,雇佣人员拨打推销电话,辖区公安机关立案查办“4·18”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两次专项清查中共立案查办刑事案件4起,涉及宁夏、陕西、新疆、内蒙古、甘肃等5个省区,打掉电话销售窝点3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2名,查扣公民个人信息1100余万条。

  2019年,银川市网安部门破获“12·29宁夏君浩法律咨询服务公司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案”,抓获嫌疑人2名,其中医疗机构“内鬼”1名,查获患者信息2.6万余条;固原网安部门从一起网络诈骗案开展侦查,成功打掉了一个涉及非法利用信息网络进行诈骗,并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8人,一举摧毁了一个涉及全国的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风控”公司,查获各类信息近千万条;吴忠网安部门成功打掉一个利用“送鸡蛋”“送小板凳”“送话费”等活动引诱蛊惑不知情群众开通手机卡,在开卡过程中非法获取村民个人信息并出售牟利的犯罪团伙;石嘴山网安部门聚焦行业内鬼,从一个教育机构的营销电话查出涉及某通信公司的内鬼,查获该市某区中小学学生信息近10万条。

  “高额的经济回报、较小的难度要求、难被发现的侥幸心理,是引诱很多人铤而走险的重要原因。”兴庆区公安分局网安大队民警说,从保险、装修到医疗、教育,从网购、网约车到在线教育、智能家居,互联网正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被网络覆盖,被各类移动终端包围,线下、线上的泄露、搜集、贩卖、犯罪让人防不胜防。

  织密个人信息保护网

  一边是不法分子寻找各种机会、漏洞搜集公民信息,另一边是企业,特别是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事无巨细地收集用户信息,加大了公民信息泄露被贩卖的风险。

  市民李先生是一家公司高管,前不久同事向他推送了一款测量身体健康体脂的软件,下载过程中,李先生发现该软件除了要获取性别、年龄、电话、微信头像等信息外,还要求开通自动定位权限。更让他感到不适的是服务条款里的提示:在您自愿的前提下我们将收集您的个人信息……“首先我并不自愿,如果不提供详细信息,就无法使用相关服务;其次条款中提到,开发商将整合数据,但整合数据做什么用,如何使用,怎样管理,消费者却无权知晓。”李先生最终卸载了这个软件。

  “在国内入住一些酒店时,经常在提供个人信息时,让人很没有安全感。”经常出差的赵女士抱怨说,办理入住和离开酒店开具发票时都会遇到同样的情况,客服人员向她核实姓名、电话、身份证号、单位名称等信息时,不顾周围情况,当众读出,让她十分没有安全感,她表示自己可以提供有关信息,但必须要严格管理,客服人员如此草率对待,说明企业对用户信息安全管理十分粗放。

  上海中夏(银川)律师事务所律师陈良富介绍,经营者及其工作人员对收集的消费者个人信息必须严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向他人非法提供。一旦发生泄露、丢失,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我国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了责任主体、犯罪要件等,织密了法律保障网络。比如,当相关主体以出售、提供、窃取或其他非法手段获取公民个人信息超过一定数量时,就构成刑事犯罪,具有威慑力。

  宁夏公安厅网络安全保卫总队有关负责人介绍,如今信息被窃取的方式主要有黑客利用木马钓鱼或者脱库等方式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行业内鬼或外包公司在履行职责、提供服务过程中非法收集;假冒网站、非法App或伪基站等进行虚假窃取;在合法收集过程中未经用户同意或欺骗用户进行信息过度收集等,这些信息会被非法利用在网络套路贷犯罪、网络诈骗和销赃、非法广告营销、非法商业竞争、网红产业刷粉等方面。

  “我们在办理相关案件中发现,不少违法犯罪人员有正式工作,没有犯罪前科,但缺乏法律意识,而不少受害者自身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方式方法了解甚少。”兴庆区公安分局网安大队民警提醒说,作为数据小白的普通用户们,要提高信息安全保护意识,防范自身信息被盗,对拥有夸大、不实成分的中奖信息,掉馅饼式的电话短信,谨记需要核实;需要输入个人信息的红包千万别碰;不随意扫描连接公共场所开放的WiFi及二维码等。

  宁夏公安厅网络安全保卫总队有关负责人说,个人信息安全涉及多个主体,在提高消费者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同时,需要相关部门加强联动协作,形成个人信息保护和治理的强大合力,让个人信息和隐私数据不再“裸奔”。(记者 刘惠媛)

【编辑】:赵虎
【责任编辑】:赵虎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新闻网(www.nxnews.net)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互联网新闻中心 Copyright 2000-2012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