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2020 -> 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调研 -> 回访报道
将台堡:在新的长征路上奋力前行
2020-08-28 10:13:35   
2020-08-28 10:13:35    来源:宁夏日报

  2016年7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西吉县将台堡红军长征会师纪念园时指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长征要持续接力、长期进行,我们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4年来,将台堡镇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断解放思想,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走出一条高质量脱贫富民的路子。全镇贫困人口由2014年的1830户8044人,减少到96户306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14%。2019年,全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过万元。

  科学种田 增产富民

  8月,正值芹菜上市之际,在将台堡镇火集村蔬菜基地,村民于小芳和高香香等人忙着铲菜、分拣、打捆。农用车停靠在地头,随时转运。

  “上午铲的菜,当天就运到外地市场了。”于小芳将自家土地以每亩600元流转给基地,腾出身和左邻右舍的好姐妹组成劳务队,辗转于各基地,专门从事蔬菜种植、收割工作。

  “从每年3月春播开始,至10月中旬收割完最后一批菜,8个月能挣3万多元。”火集村村委会主任火彦红告诉记者,在火集村像于小芳这样的职业菜工有200多人。

  从不会种菜到专人种菜、专人管理、专人收菜、专人销售,火集村走出一条专、特、精的产业发展新路。

  火集村常住人口1670人,耕地3900亩,人多地少是基本村情。早期,村民种马铃薯、小麦、胡麻等传统作物,加之“二牛抬杠”的作业方式,土地产值低,亩收入300元左右。为了让土地效益最大化,火彦红带头改变。

  2013年,火彦红在村民的质疑声中,种了6亩芹菜。“除去1200元成本,亩均纯收入2600元,种一亩蔬菜相当于种6亩庄稼。”

  尝到甜头后,第二年,火彦红增加种植面积。“20多亩蔬菜销售收入13万元,村民们看了特别羡慕。”在火彦红带动下,村民从担心种菜没口粮,到放心种菜,蔬菜面积逐年增加。

  虽然种植结构逐渐改变,但村民种菜的方式还是老一套。“用种庄稼的方法种菜,不但蔬菜产量低、品质不好,还卖不上好价钱。”火彦红为了壮大这个新生产业,四处寻找解决办法。

  2016年,农技专家闻讯上门帮村民查找问题根源,教种菜知识和技术,指导科学种田,困扰火集村产业发展的育苗、灌溉、施肥、收割等问题迎刃而解。

  村民认识到科技的好处,纷纷摒弃粗放型种植方式,向精细化转变。“原来浇地大水漫灌,2个小时才能浇1亩地,耗费80吨水。用同样的水,采用滴灌,2小时可浇6亩地,提高了效率不说,还节省了劳力。”火彦红说,“滴灌亩产从5吨提高到6吨,亩均产值增加1000元至3000元不等。”

  科学种田促进收入水涨船高。“芹菜亩收入1.5万元至1.9万元,其它蔬菜平均亩收入5000元。”火彦红算了一笔经济账,“种菜一年收入1000多万元,是种庄稼收入的5倍至10倍。”

  如今,火集村蔬菜种植面积2400亩,年收入超过10万元的农户比比皆是,成为西吉县脱贫致富示范村。建档立卡户谢春彪靠种菜,不但还清了女儿看病欠下的几十万元债务,还建了新房。今年,谢春彪种的13亩蔬菜已销售过半,收入5万多元。

  随着产业发展,火集村人的眼界不再局限于本区域,而是向全国蔬菜市场看齐,改种龙牙、菜心等高端优质品种,通过建设冷链物流体系,与全国主要蔬菜批发市场对接,实现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型。

  科学养殖 弯道超车

  从将台堡镇出发,沿省道312线前行,攀上一道山梁便进入深岔村,站在山顶远观,可见依山而建的村庄随连绵青山起伏,红色砖瓦住房、蓝色牛棚圈舍洒落其间,错落有致。

  “全村养牛1500多头,常住户户均9头牛,人均2头牛。”深岔村村委会主任马三栋介绍,按照每头牛纯利润4000元至6000元计算,千余头牛可为全村带来750多万元的收入。

  动辄收入百万元,之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现在触手可及。马三栋说:“这都是调整农业结构、发展产业带来的好处。”

  深岔村地广人稀,与火集村地少人多形成鲜明对比。“过去村民以种植口粮为主,没有主导产业,养牛是为了犁田种地。” 2017年,张明到深岔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入户调研发现“老百姓不挨饿,但富不了。”

  深岔村距将台堡镇6公里,当地村民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牲畜圈舍干净整齐,仅有的几头牛也被喂得膘肥体壮,毛色光亮。

  “村民致富愿望强烈,需要一个突破的契机。”2017年,张明和马三栋等人商议后,结合当地百姓养殖传统和耕地多的优势,向西吉县争取养殖示范村建设项目,重点发展草畜产业。

  当年,深岔村获得金融扶贫贷款500多万元,政府以每座青贮池补贴5000元、建档立卡户养牛补贴2000元的优惠政策,支持村民种草养牛。一年下来,全村牛饲养量突破千头,青贮池建了70座。

  通过养牛,当地村民摆脱了种地谋生的“小农”生活束缚。“尤其随着牛市行情逐年走好,村民们已不满足传统养殖,追求效益最大化。”张明说,“村民养好牛、养大牛的愿望强烈。”

  一次,村民马占录找到张明,说他文化程度低、不会科学养殖,导致4头牛犊死亡。马占录一席话提醒了张明。他走访了解后,得知村民普遍不懂科学饲养,致使全村牛犊死亡率超过20%。

  张明从县农牧部门请来畜牧专家,进村办养殖培训班,从贮料、配料、添料、育肥、接种等环节,手把手教村民养牛,又指导村民种植青贮玉米,把草畜结合起来壮大产业。

  “原来牛槽里添满草也不见牛长膘。”经过多次培训,马占录掌握了科学饲养技术,学会了根据牛的体重科学配料知识。“现在一天喂2次料,牛上膘快,产的牛犊再没有折耗过。”马占录笑着说。

  经过多年循序渐进发展,深岔村贫困发生率从最高40%下降到现在0.37%,剩下的2户4人通过兜底、公益性岗位实现脱贫。

  火集村、深岔村的产业发展,是将台堡镇决战脱贫攻坚,走好新的长征路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将台堡镇厚植产业发展优势,因地制宜,山川分类施策,发挥山区丰富的土地资源和葫芦河川道区的地理优势,发展草畜和蔬菜产业,牛、羊存栏量分别稳定在1.5万头和1.3万只左右,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1.5万亩左右。

  今年,将台堡镇引进现代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产业园项目,建设现代农业高科技示范产业园、冷凉蔬菜深加工基地和梨树林果综合开发基地。项目建成后,可解决就业300人,年加工生产速冻蔬菜11万吨,预计产销收入6.6亿元,带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记者 剡文鑫 文/图)

<p>  火集村蔬菜种植基地。</p>

  火集村蔬菜种植基地。

【编辑】:樊玲
【责任编辑】:樊玲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宁)字第00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 宁ICP备10000675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