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2020 -> 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调研 -> 回访报道
从“地窝子”到“砖包皮”再到小楼房
闽宁镇居民住房“三级跳”
2021-05-07 11:09:11   
2021-05-07 11:09:11    来源:银川日报

喜庆的红灯笼挂在门前,王小堂和媳妇的日子幸福甜蜜。

袁杰将新家打理得整洁又雅致。

高玉祥把自家住房改成农家乐,吃上了旅游饭。

过着恬淡闲适晚年生活的马志川。

  20多年前,6.6万西海固移民陆续奔赴这片干沙滩,用改天换地不服输的精神开荒拓土、建设家园。20多年过去,曾经的干沙滩上如今农家小院鳞次栉比,楼院整齐巷道洁净。移民们的房子,经过了窘迫蜗居到舒适宜居的历程;移民们对房子的记忆,穿梭过曾经的苦涩走进幸福的当下。安居背后的乐业景致映照在闽宁镇这片金沙滩上。

  升级

  土坯房变砖瓦房

  “第一代移民住的‘地窝子’,就是地上挖个洞,上面搭上椽子铺一层塑料或者毡子,再铺上一层泥巴,天晴时能住,刮风下雨就不敢住了。后来,移民盖好房子直接住进新房,‘地窝子’就废弃了。”闽宁镇赵鸿农民文化大院最近新增了一处看点——“地窝子”。赵鸿把“地窝子”定义为闽宁镇移民第一代住房。

  赵鸿所说的“地窝子”,是不少移民的苦涩记忆。为了一处栖居之地,移民靠着勤劳的双手在干沙滩上建起土坯房。土坯房上的杨木椽子是个值钱的物件,有了杨木椽子就有了盖房子的主心骨。条件稍好些的移民采用当时被称作“砖包皮”的方法盖房子。赵鸿告诉记者:“里面是土和泥,外面是一层砖,比土坯房要结实些。”

  一间伙房、一间住房,是大多数移民家的住房标配。条件稍好一些的会多花钱买泥沙垒砌院墙,但是地面还是土地,有尘土浮起来就洒点水降尘。

  2001年,移民村里陆陆续续盖起了砖瓦房。随着闽宁村升级成为闽宁镇,移民干部马海虎被调至闽宁镇土地管理所工作,负责土地管理、房屋建设,马海虎告诉记者:“稍微讲究一些的家庭用红砖铺地,屋外面铺上瓷砖,还盖了客厅,院子里搭个简易棚子就是旱厕。”

  民居变身农家乐——高玉祥的小院搭上旅游快车

  从三间砖瓦房到二层小楼,从一无所有到农家乐老板,移民高玉祥回首往事时眼前像过电影一样,“23年了,想都不敢想能住上今天这样的大房子。”

  1998年,高玉祥和媳妇段金叶从西海固移民到闽宁村,盖下了当时村里为数不多的三间砖瓦房。村里人都知道,高玉祥是个能折腾的汉子,早几年就四处打工赚钱,移民到闽宁村就盖起了砖瓦房。那时候,闽宁村里条件不好的移民盖不起房子都暂住“地窝子”,条件一般的盖上了土坯房,像高玉祥一样直接盖起砖瓦房的只有七八家。

  既当油漆工又当木工,高玉祥一有钱就收拾家里的房子和摆设。2001年,高玉祥在院子南边又盖了四间新房;2008年,高玉祥看着城里人都用玻璃门,也把自家的门厅改成了玻璃门;2013年,高玉祥改造了自家小院,种上了花草又扎起了铁栏杆,还换了大铁门……

  如今,从他家门前走过的路人,总忍不住驻足,看看他家阔气的二层小楼房。

  随着电视剧《山海情》的热播,一批又一批游客走进闽宁镇。瞅准这个商机,高玉祥和媳妇段金叶收拾了家里的卧房,还在院子里挂满了小灯笼。他说:“游客来了要吃要住,咱家就有现成的服务嘛!”十几间房子,有的当厨房,有的当客房,有的当餐厅,有的当娱乐室,两口子安排得妥妥帖帖。

  高玉祥在大门口打出了宁盛祥农家小院的广告,推出了手工豆面、浆水面、饸饹面、暖锅等特色美食。

  高玉祥笑着告诉记者:“这些都是咱西海固的特色美食。到了闽宁镇就有地道的特色小吃,包管游客们爱吃。俺们媳妇就是大厨,手艺好着咧!”

  段金叶备好了充足的豆面和荞面,还联系了好几家邻居收购自养土鸡。她说:“用豆面和荞面做成的面食,既养生又好吃。土鸡做的暖锅味道鲜还营养,我做的饭村里汉子们都爱吃。”

  移民村里的“私人花园”——马志川的晚年生活乐悠悠

  喝着新鲜羊奶,听着鸟语蝉鸣,清晨沿着林荫小道吐故纳新,傍晚整理一下苜蓿地喂喂萌宠……这是马志川的晚年幸福生活。

  闽宁镇南边的一片住宅区里,有移民马志川奋斗了大半辈子才安置妥当的家。马志川家门前的杉树、玉兰、侧柏、杏树打理得整整齐齐。推开院门,凉亭、长椅、石阶、木凳和各色花草打造的小园子格外精致,加上马志川饲养的各种小动物,这里俨然成了一片清幽雅致的私人花园。“快来看看,这是我养的萌宠们……”马志川热情地向记者介绍着他的宝贝们。鸽子、鹦鹉、鹅、狗、奶山羊……马志川为每一位“小伙伴”都精心安置了“家”。每个萌宠的“家”都被马志川打理得干干净净。

  高大的门厅、敞亮的落地窗、闪亮的水晶灯……马志川的家冬暖夏凉。他一边沏茶一边笑着告诉记者:“忙活了大半辈子,咱西海固移民到了闽宁镇也能住上大房子。2015年我盖下了这座房子,就把父母接过来养老。这是钢结构的房子,建材都是新型材料……”

  在砖厂搬了6年砖,在新疆干过苗木生意,在东北干过土建……2002年移民到闽宁镇,马志川的打工路宽了,致富路亮了。走南闯北多年,移民马志川成了蹚出一条经商路的马老板。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是挂在马志川家客厅里的一幅字。靠着走南闯北的丰富见识,马志川对人生和家有了更多的思考。他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样的句子激励自己,也教育孩子们。

  2017年,马志川回到闽宁镇,正式开启了养老模式。父母年近90岁,身体硬朗,马志川格外欣慰。他说:“老父亲快90岁了,还每天骑着摩托车到闽宁镇上兜风呢,老人都在这,我也得回来!”

  回家乡一年又一年,听着熟悉的乡音,住着舒适的大房子,品着醇厚的香茗,马志川的晚年生活格外惬意。门前的树都是马志川亲自打理,问及种树的投入成本,马志川轻轻地抿了一口茶:“不能算这个账。闽宁镇从一无所有到现在到处都是绿,是咱们多少移民辛苦努力换来的。有了这一排排绿树成荫,才有了咱今天的家。”

  新建

  劳务移民有新居

  2012年,闽宁镇上建起了专门安置劳务移民的小区——劳务移民小区。

  2013年11月12日,移民赵文财响应政府号召,带着一家四口从固原市隆德县张程乡移民到闽宁镇,成了劳务移民小区第一批住户。赵文财说:“要不是移民来了闽宁镇,我们一家四口还得靠天吃饭。现在两个女儿都走出闽宁镇上班了。”

  永安小区是闽宁镇唯一一个“十二五”劳务移民安置小区,小区共安置“十二五”劳务移民493户1841人。一晃8年过去,曾经的铮铮硬汉变成了垂暮老汉,劳务移民小区也出现了多人多代蜗居的困境。

  为了解决多人多代的住房矛盾,2020年闽宁镇政府为劳务移民小区的移民们提供了安置房优惠,数百户移民家庭通过安置优惠搬到了新镇区的新楼房。

  “刚搬来时,我们一家五口住在55.5平方米的房子里,这几年家里人多了,房子住不下了。多亏政府出台的安置房优惠政策,老人搬到安置房离我们又近又方便。”村民马满叶在2020年终于结束了一家三代蜗居在55.5平方米的小房子的日子。

  马满叶所说的新镇区安置房是闽宁镇政府2015年通过棚户区改造建起的2138套楼房。马海虎告诉记者:“这2138套住房由银川和福州两地规划设计院共同设计,富有闽东闽南建筑风格,已经成了闽宁镇住房的新地标。”现在,1380套住房已有了新主人,越来越多的移民住进了崭新的安置住房。

  打造“农夫果园”——王小堂的安居乐业好光景

  安居,对于闽宁镇移民王小堂而言,就是打开水龙头喷涌而出的自来水,是黄河水哗哗哗地浇灌自家的红梅杏,是地暖取暖冬日不再烟熏火燎,是孩子走出家门分分钟就能步行到学校,是媳妇开着私家车逛街归来笑脸盈盈。

  这样的幸福,如今真真切切就在王小堂眼前。他笑着告诉记者:“2008年移民到闽宁镇,生活有了奔头,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如今看得见、摸得着。”

  王小堂热情地把记者迎进他的家。宽敞明亮的客厅、古香古色的茶盘、大气舒朗的字画……王小堂一直想让家里多一些文化气息,让孩子们在文化气息的熏陶中成才。

  “移民到闽宁镇就是为了娃娃们上学。”王小堂的老家在固原市西吉县平峰镇合乡,从家到镇上23公里路,村里的娃娃要走三个小时才能到学校。王小堂和媳妇陈娟看着娃娃们翻过一程又一程山路求学,内心的歉疚久久难以平复。

  2008年两口子移民到闽宁镇福宁村。那时,福宁村里已经盖起了成片的砖瓦房。王小堂和陈娟拿出积蓄也盖了三间砖瓦房。就这样,孩子们终于在家门口上了幼儿园。一年又一年,王小堂家用上了自来水,土灶换成了煤气灶,地里浇上了黄河水,旱厕换成了冲水马桶……

  王小堂出外打工,陈娟在家门口卖化肥种子。家里陆续添置了家具家电,门前铺上了亮堂堂的瓷砖,两口子购置了两辆私家车。王小堂还特意在门头上贴了琉璃瓦的龙纹图案瓷砖,挂上了喜庆的大灯笼。他说:“日子好了,家里里子面子都要美起来,要让孩子们看到跟老家的差距。”

  逢年过节,王小堂没事就带着孩子们回老家转转。不为别的,就是为了让孩子们看看破旧不堪的土房子、水窖和土路。“记住曾经的苦,才能珍稀今天的甜。”王小堂不止一次教育孩子们要忆苦思甜、艰苦奋斗。

  眼下,王小堂家后院的红梅杏已经挂上枝头。放弃城里的务工机会,王小堂选择返乡经营他的果园。“我打算在这片地里挖个鱼池,经营垂钓和烧烤。再好好打理一下这些枣树、苹果树和桃树,也弄个农夫果园,让城里人来咱家享受一下种地和采摘的快乐。”

  家,对于王小堂而言不再是几间砖瓦房和宽敞阔气的门头,而是安居生活背后的乐业景象,更是美丽乡村的无限憧憬。

  土坯房变小楼房——袁杰的幸福稳稳的

  “你们是来给我过生日的吗?”走进袁杰的家,他5岁的女儿欢快地迎上前来,拉着记者走进她的小卧室。粉嫩的床单、整齐的书柜,小女孩像小公主一样一一介绍着她最爱读的书。望着快乐成长的女儿,37岁的袁杰回首来路感慨万千。

  家,对于袁杰这个四处漂泊、返乡创业的青年而言,就是眼前干净整齐的房子和健康快乐的妻儿。他说:“移民到闽宁镇27年了,不知道吃了多少苦才有了今天这个家。”

  1994年,固原市西吉县硝河乡连着旱了4年没收成,袁杰一家毅然踏上了移民的路。一家6口移民到玉泉营经济开发区,10岁的袁杰时常被夜里呼啸的沙尘暴惊醒。冬天房子漏风、夏天房子漏雨,袁杰对两间土坯房的记忆就是一家人抱团取暖的苦涩。

  “先后搬了六七次家,一次比一次好!”回忆起搬家的经历,袁杰忍不住道出为了这个家走过的坎坷路。

  父母在原来的土坯房边加盖了新房,土坯房换成砖瓦房,袁杰和弟弟们陆续成家住进了砖瓦房。为了撑起这个家,袁杰在内蒙古放过羊,在银川餐馆里当过洗碗工,在西安摆过地摊,最终在一家手机维修店里学上了技术。

  辗转奔波多年,袁杰终于靠着手机维修技术回到闽宁镇开了第一家手机维修店。袁杰告诉记者:“那间营业房一层营业,二层就是我和媳妇的住房。地方不大,但是我和媳妇终于自立门户有了自己的家。”

  从第一套营业房到第二套营业房,袁杰靠着过硬的手机维修技术成了镇上小有名气的维修师。手里有了钱,2018年袁杰终于在新镇区买了楼房,成为第一批入住新镇区的居民。为了布置好97平方米的房子,袁杰和媳妇一家一家逛家具市场、一项一项选建材。从选材设计到水电改造,从进场施工到竣工验收,从家电安装到家居摆放,袁杰和媳妇亲力亲为。

  从漏风漏雨的土坯房到温馨舒适的小楼房,袁杰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走过了想都不敢想的拼搏历程。今天,袁杰家所在的新镇区住宅采取了闽南建筑的设计风格,小区物业管理井井有条,环境优雅绿林环绕。在陆续安置了大批西海固移民后,新镇区也成了展示闽宁镇住房风格的一张亮丽名片。像袁杰一样的移民,在这里不仅过上了宜居舒适的小康生活,更为下一代营造了舒适温馨的生活环境。

  改造

  危房变小康家园

  2017年,“三管入地”项目在闽宁镇全面开建,污水处理站点建设、排水管网铺设、给水管网铺设在移民村里大刀阔斧推进。移民村里旱厕换成了冲水马桶,天然气管道铺进了村头巷尾。

  按照中央和自治区确定的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总体目标,闽宁镇从2018年开始对全镇进行危房改造。

  马海虎告诉记者,2018年危房改造共41户,2019年全镇危房改造38户,2020年危房改造19户。

  3年时间,闽宁镇危房改造共计98户,圆满完成了中央和自治区确定的目标。不再为栖居之地发愁,移民们用艰苦奋斗的精神破除了干沙滩上的魔咒,建起了金沙滩上鳞次栉比、舒适宜居的小康家园。

  从“地窝子”到“砖包皮”,从砖瓦房到小楼房,从简单的伙房住房到考究的客厅餐厅书房,从单一的北方住房设计到大方的闽南闽东风格设计,安居轨迹见证了6.6万西海固移民开荒拓土、建设家园的峥嵘足迹。

  “我们西海固人就喜欢盖房子。”说起对房子的执念,马海虎内心感慨颇深。盖房子,这是西海固移民对家庭幸福的执着追求,更是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今天的闽宁镇移民,在20多年岁月更迭中圆了安居梦、有了创业园。(记者 陈玲 文/图)

【编辑】:王雪玲
【责任编辑】:王雪玲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宁)字第00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 宁ICP备10000675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