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2020 -> 宁夏新闻发布厅 -> 新闻发布
宁夏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49.98万剂次
2021-04-21 22:46:02   
2021-04-21 22:46:02    来源:宁夏日报客户端

  4月20日上午10时,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自治区党委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新闻发布会。

  宁夏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宋晨阳介绍,根据自治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安排部署,2020年12月28日起,全区开展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截至2021年4月18日,全区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49.98万剂次,其中接种第1剂次38.37万人,完成第2剂次接种11.61万人。目前,宁夏开设了206家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点,接下来还将增设216家接种点。

微信图片_20210421224428.jpg

  宁夏累计核准患病人数10.48万人,救治比例99.85%

  宁夏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  宋晨阳介绍,宁夏卫健委将加大力度,力争2021年底建成“互联网+医疗健康”一体化平台,拓展医疗健康各项应用,进一步提升群众就医体验。在积极推进巩固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对已纳入大病救治范围的37个病种,保持定点救治、集中救治不变,继续实行医疗保障“一站式”结算。持续开展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完善自动监测预警和即时帮扶机制,实行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空白点”动态清零建立监测机制。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快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完善县乡村三级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持续推进健康宁夏行动,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地方病、职业病、重大传染病和精神障碍综合防控。截至3月31日,全区累计核准患病人数10.48万人,已入院救治或签约10.13万人,救治比例99.85%。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做好脱贫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逐步扩大签约服务重点人群范围,重点做好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严重精神障碍等四种主要慢病患者的规范管理和健康服务。

  宁夏力争30%的县(市)人民医院达到“三级乙等”水平

  宁夏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 宋晨阳介绍,宁夏去年中南部9县建设基础上,投资3900万元,在银川、石嘴山、吴忠、中卫市的13个县区进一步推动实施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体系建设。另一方面,加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力度。依托区内三甲医院与北京国内一流医院开展深度合作,在宁夏布局建设一到两个国家专科区域医疗中心,切实提高我区疑难病症、重点疾病的诊疗水平;此外,固原市人民医院和自治区第五人民医院作为自治区综合类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已通过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立项;同时,继续加快县级医院提质升级,争取年内建成22个县域医疗中心,30%的县(市)人民医院达到“三级乙等”水平。

  宁夏已为17764名新生儿进行遗传代谢病免费筛查,筛查率98.08%

  宁夏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宋晨阳介绍,宁夏针对重点人群、重大疾病,坚持预防、干预两手抓,实施妇幼健康筛查和重大慢病干预。截至3月31日,已为832名农村适龄妇女免费进行“两癌”筛查;为17764名新生儿进行遗传代谢病免费筛查,筛查率98.08%;为16850名新生儿进行听力免费筛查,筛查率93.03%;为263名新生儿筛查耳聋基因,对两癌、新筛检查出的阳性病例做好随访、确诊和干预工作。全面推进重大慢性病机会性筛查干预管理工作,建立防、治、管、教“四位一体”的慢性病综合防治管模式,推动慢性病防治由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转变。力争到2022年,全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不低于75%,肺癌、慢性阻塞性疾病、消化道癌症、脑卒中、心血管病管理率达到80%,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不低于40%。

  宁夏将扩大托育服务供给 今年新增备案托位243个

  宁夏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宋晨阳介绍,在养老育幼服务方面,争取1000万元,在全区规划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能力建设项目8个,支持现有一级、二级医疗机构转型改扩建一批普惠性医养结合机构。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推动老龄社会信息无障碍建设。扩大托育服务供给,2021年新增备案托位243个。

  下一步,宁夏卫生健康委将继续推动建立区市县三级托育服务指导中心,加大普惠托育服务供给,力争年内千人托位数达到0.3个以上。在便民惠民方面,按照一个医疗集团思路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实施“互联网+医疗健康”一体化项目,打造全区统一一个应用门户,提供一体化的“互联网+医疗健康”应用服务。目前,已完成全区61家公立医院的应用建设,群众通过“掌上健康宁夏APP”申领,全区累计发码近300万张。基层借助人工智能等技术,大力拓展应用场景,为患者提供诊前、诊中、诊后的全流程服务,有效缓解“看病烦”“流程烦”问题。

  宁夏已累计开展智能辅助诊断107.44万人次

  中国日报记者提问:刚刚提到的在全区基层医疗机构推动实施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体系建设,请问卫健委目前此项工作推进效果如何?

  宁夏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宋晨阳介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对常见病的诊断能力不强是我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的突出短板,也是影响群众看病就医质量和获得感的主要瓶颈。借助人工智能辅助诊断能力为基层医生赋能,帮助他们更加准确地对66种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诊断,提高基层诊疗水平。所以,我们把构建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体系列为宁夏“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建设规划的重点内容之一。2020年,我委已通过实施“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民生工程项目建设,在南部山区9县区建设了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体系。2021年,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明确指出,“为13个县(区)全部配备智能辅助诊疗系统”。我委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把落实政府工作报告任务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相结合,扎实推动落实。自2020年系统运行以来,一方面提升了基层医生诊断的能力,已累计开展智能辅助诊断107.44万人次;另一方面提高了基层电子病历规范化水平,已规范电子病历78.21万份,病历规范率提高到94.97%;同时,也提升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有效控制率,提升了健康管理的效果。该平台也能够适时推送卫生科普知识进行健康教育,开展疾病防控知识宣传,进一步提升村医业务知识能力、疫情防控知识和处置能力,目前系统运行和整体使用情况良好。

  宁夏宫颈癌的早诊率由2015年的75.45%提高到了2020年的95%

  《共产党人》杂志记者提问:针对重点人群实施的妇幼健康筛查目前取得效果怎么样?

  宁夏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宋晨阳介绍,宫颈癌、乳腺癌是危害女性健康的两大杀手,发病率均在前10位癌症之列,免费筛查两癌是国家确定关爱妇女的公益性行动,早查早治的措施对减轻对女性身心健康伤害、提升妇女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提升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是妇幼健康促进行动的重要任务,也是“提升全民健康水平”的重要内容,我区2009年先在部分县(区)试点、2012年起在全区实施为农村适龄妇女(35-64岁)免费检查宫颈癌和乳腺癌项目。截至2020年底,全区累计免费检查宫颈癌180万余人次、乳腺癌62万余人次。宫颈癌从早期原位癌到癌症发展过程较长,对早期检查出的患者及时治疗、防止病情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我区通过项目检查方法的改进,宫颈癌的早诊率由2015年的75.45%,提高到了2020年的95%,乳腺癌早诊率也有所提高,为患者赢得了治疗时间。(宁夏日报记者 高菲 王溦 刘楠 文/图)

【编辑】:王雪玲
【责任编辑】:王雪玲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