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牵手,一肩使命,一生挂怀。
光阴流转中,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步入第23载,走到了新的历史起点。对于一个人来讲,23岁正是风华正茂、鹰击长空之时,闽宁协作亦是如此!
在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时代背景下,由挂职干部、企业家组成的“千军万马”共赴使命、共担风雨,既绘制着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也书写着个人奋斗的命运传奇。他们一批批、一代代,在接续前行中传承,在传承中沉淀,积蓄动能、积攒情义,带动两省区从互帮互助走向互惠互利、相融共赢,推动闽宁协作步入青春岁月,走向锦绣年华。
跨越山海知情深,淘漉岁月见真纯。每一段缘分的起始,都源于爱与责任的家国情怀;每一个故事的背后,都有一颗甘愿奉献的心。今天,我们撷取几个剪影、数段故事,和读者一起触摸新时期闽宁协作“激扬的内心、青春的模样”。
一年期短,要尽力干事;一年期到,可谋的事更多——
杨志东:挂“实”不挂“虚”
不久前,位于福建省福州市福飞南路的闽宁圆旗舰店揭牌开业,红寺堡农特产品在福建省的展销平台又多了一个“小伙伴”。至此,闽宁圆平台线上线下的经营状态已从半年前的盈亏基本持平扭转为200多万元的销售额。
作为宁夏红寺堡区和福建德化县产业“联姻”的牵线人,红寺堡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挂职德化县委委员、常委的杨志东犹如看到自家孩子“呱呱落地”一样,激动不已。
旗舰店揭牌的第二天,正是杨志东挂职期满之日。登上返回宁夏的航班,杨志东风帆满怀,红寺堡优质农特产品稳定持续供应和在德化县市场开拓的许多后续工作还等着他去协调推进。
去年4月,杨志东作为宁夏第18批赴闽挂职干部,第一次踏上了泉州市德化县的土地。挂职伊始,杨志东很快转变角色,不当“客人”当“主人”,积极学习提升和主动参与工作之余,他一直在琢磨:一年的挂职期,我能为两地的合作交流做些什么?
“作为挂职交流干部,一定要发挥好在两地合作交流中的纽带作用,尤其在产业协作方面,找准两地所需,实现优势互补。”杨志东说。
贫困地区走出来的干部,无论山高路远、物换星移,心里惦念的始终是家乡的发展和百姓的脱贫致富。
今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出台《关于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指导意见》,将消费扶贫纳入国家脱贫攻坚政策体系,“城里来消费,乡村得实惠”的提法让杨志东喜上眉梢。
“好政策、及时雨。不仅对贫困县来说是个好机会,而且通过两地合作,福建的优质产品也可以更好地打入宁夏市场。”杨志东说。
当时正值各单位选购春节福利,他当即协调有关部门发函鼓励德化县以消费扶贫的方式扩大对贫困地区产品的消费。通过及时有力的引导,曾经“养在深闺无人识”的红寺堡优质农特产品被推到了千里之外的德化县市场,德化县的红寺堡特产销售平台——“闽宁圆”的销售额短时间内增长到200多万元。
“我不遗余力推动家乡走出山沟、走向更广阔的舞台,这是我的使命和责任,也是挂职期间干得最‘实’的事。”去年国庆节前夕,杨志东协调组织泉州媒体采风团到红寺堡采风报道,为红寺堡的风土人情、旅游资源免费“官方代言”。
在日渐活跃的闽宁特产市场上,供给侧连着宁夏红寺堡的贫困户,需求侧连着倾情帮扶宁夏的德化朋友。将这两端“无缝衔接”的,是无数个把宁夏贫困群众的事当成自己事的福建挂职干部,也饱含虚心请教、真挂实干的宁夏赴闽挂职干部的心血。
悄然间,不仅越来越多的红寺堡葡萄酒出现在福建市场。细心的人们还发现,红寺堡创城宣传杯长时间为德化日用陶瓷代言,德化电视台每天5个时段定时播放红寺堡宣传片和葡萄酒广告,将要开设的红寺堡福建农特产品展示厅,也为德化产品提供更多亮相机会……红寺堡和德化县更亲更近了。
为了让红寺堡和德化这对市场两端的伙伴友谊更持久健康稳定,经过认真考虑和论证,杨志东组织建立了两地经贸交流协调机构——宁夏闽宁文化传播公司和福建省闽宁圆文化传播公司,从顶层设计上统一规划、管理红寺堡特产在福建的销售布局和市场开拓,同时也推动福建产品在宁夏的展销。
“一年期短,要尽力干事;一年期到,可谋的事更多。”杨志东说。
挂职一年间,她修公路、搞旅游,足迹踏遍洛江区的每一寸土地——
马瑞英:他乡即故乡,情责两不负
每天早晨,盐池县副县长马瑞英都会打开微信,看看福建同事工作群里的新动向,了解千里之外另一个家乡的相关信息。
手机相册里,那些竹林幽幽、小溪潺潺的画面被一张张翻过,马瑞英的思绪也随着这些照片回到了一年前。
2018年4月,马瑞英被派往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政府挂职任区党组成员、副区长。“去外面多看多学多感受,才能在工作中想到新方法新思路。”这是个珍贵的机会,马瑞英收拾行装很快出发。
没有调查就没发言权,在对洛江区有了基本的资料认识后,马瑞英利用各种机会开展调查研究,进企业车间、机关社区、项目工地,两个月内跑遍了洛江区6个乡镇(街道),从美丽乡村建设、全域旅游发展到社会救助保障,对洛江区和周边地区基本情况也有了深入了解。
“福建省各项工作节奏快、效率高、服务优,这些优点背后的做法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作为一名来自宁夏的挂职干部,要不当‘过客’,不做‘看客’,在为洛江发展尽自己绵薄之力的同时,也要为盐池发展学习先进理念、积累实践经验。”马瑞英在笔记中写道。
位于洛江区最北部的虹山乡是当地的旅游区,这里民风淳朴,风光秀丽,然而由于地处山林,交通不便,多年来,旅游业一直没有实现规模发展,致使当地经济发展缓慢。
要致富,先修路。马瑞英多次到虹山乡走访,与当地村民村干部谈心沟通后,决定将旅游区内三元坑虹广公路部分修整拓宽,为当地百姓打通致富路。消息一出,村里沸腾了。“马区长,我们的路真的能修好吗?”一位村民拉着马瑞英的手不住地问。“能,你放心,我一定帮大家修好这条路!”马瑞英坚定回答道。
需要修整拓宽的公路虽只有6公里,但由于山势险峻,且承担着虹山乡3个村子的交通,工程难度和资金需求都很大。“再难也要修路,我是这里的干部,就要为大家办实事,解难题。”马瑞英争取市、区、乡三级资金、政策支持,带领交通等相关部门赴虹山乡考察,召开协调会、实地督办,不断推进工程进度。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历时大半年的道路拓宽修整工程于今年4月初完工,原先不足3.5米的崎岖小道被拓宽到6至8米,在临崖路段,还修建了安全护栏。一眼望去,平整宽敞的路面一直延伸到虹山乡竹林深处,为这里增添了一丝现代化气息。
一年来,在马瑞英的努力下,洛江区石龙谷、前坂村、苏角山村3个停车场竣工投用,3公里道路白改黑项目完成,石龙谷游客服务中心和旅游宾馆也顺利完成。
路通了,条件好了,愿望实现,村民的心也热了。第六届虹山油菜花文化节、“喜迎丰收节·趣玩虹山乡暨虹山首届农民丰收节”“河市镇田园嘉年华暨首届丰收节”等旅游推介活动相继开展,虹山乡热闹了!马瑞英在活动中不忘积极推介宁夏的旅游资源,促进闽宁两地旅游事业结伴前行、共同发展。
挂职一年间,马瑞英的足迹踏遍了洛江区的乡镇街道,目光看遍了周边的大城小事,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全域旅游发展、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民政和养老事业补短板等工作中挥洒汗水、贡献力量。
“一年的工作充实愉快,学到了很多,收获了很多,与共事的朋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里就是我的第二故乡,我永远牵挂这里,也将用学到了经验,建设好我的家乡。”马瑞英动情地说。
闽侯给隆德带来了资金、项目、人才,隆德能给闽侯什么——
周建设:带着文化“行李”去挂职
今年元宵节,福建省闽侯县闽都民俗园里,几年不见的花灯展成了闽侯人新春朋友圈里的“网红”打卡点。连续几天前去观灯的游客都超过2万人,把拥有多项春节传统民俗的“八闽首邑”节日氛围推向高潮。
看到这些来自隆德县的花灯在福建受到追捧,在闽侯挂职任副县长的固原市科技局局长周建设开心的笑了。“
“这是宁夏人给福建朋友的祝福,闽宁两地间像这样的文化交流,会让两地百姓的心越走越近。”刚刚结束为期一年的挂职交流,周建设对两地干部群众间的深情厚谊很有感触。“闽宁协作是一座桥,这座桥带来的既有经济协作、思维方法的碰撞,更有民心的相近相亲。”
去年刚到福建,周建设还是以隆德县副县长的身份在对口协作地闽侯挂职。两地结对帮扶7年来,闽侯县围绕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等,认真实施帮扶项目,取得了一系列成效。“人家给我们帮扶的有资金、项目、人才,我们隆德能在交流中给闽侯什么呢?”这是周建设到任后思考的第一个问题。
“我们的经济水平不及对方,但干部群众对闽宁协作心存感恩,从文化交流的角度应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刚到闽侯不久,擅长书法的周建设便到闽侯县文化中心组织了一场与当地文化工作者的交流活动,还给闽侯书法爱好者上了一堂生动的书法课。“我们隆德有书法、剪纸、泥塑等丰富的民间民俗文化,希望通过文化交流活动能让更多福建朋友了解隆德。”
在闽侯挂职期间,福建干部“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作风给周建设留下了深刻印象,就拿负责招商引资的干部来说,不仅把企业招引到位,还经常主动询问企业有哪些需要协调解决的困难。“事不办完不下班,群众没走门就一直开着,这些作风很值得我们学习。”
挂职期间,得知自己被调整到固原市科技局的新岗位,周建设也特别留意福建当地推进科技工作的一些做法。“福建各行业创新意识非常强,新时代的农民要懂得科学种植技术,今年我们打算把培训‘创客农民’作为工作重点,特别是脱贫之后的农民,要帮助他们解决长远发展问题。”周建设说。
福建企业家眼中的宁夏:
责任+机遇,收获的不只是一树繁花
今年,全国文化企业30强、连续多年雄踞全球主题公园集团四强的福建华侨城集团,把目光投向了宁夏。
“我们将在吴忠市重点针对文体场馆及旅游景区运营等文旅项目开展全方位战略合作,把华侨城品牌的优势资源和丰富经验带到宁夏,实现全域旅游精准对接,带动宁夏文旅及相关产业提速发展,这既是企业看中的机遇,也是作为央企义不容辞的责任。”华侨城天视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志寰表示,战略投资吴忠是华侨城集团布局西部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华侨城集团战略西移,快马加鞭“联姻”众多西部旅游资源,整合打造后的西部旅游正在成为华侨城的品牌新高地。布局西部,宁夏从资源、责任和情感上,都是华侨城战略转移的重要选择。
本次合作,华侨城集团将立足吴忠、放眼宁夏,从城市运营的战略高度、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发挥资源和渠道优势,把吴忠市打造成一个具有文化、旅游、生态等综合影响力的国家级文旅目的地,让来到吴忠的人有文化可消费、可体验、可带走,并以吴忠为原点,推动闽宁在产业、文体、旅游、演艺、人才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目前,双方合作已经进入合资公司筹备成立阶段,合资公司成立后,华侨城天视文化集团将派出精干团队筹建独立项目小组,洽谈具体签约合作事宜。
张志寰表示,作为华侨城品牌在宁夏投资的第一个项目,与吴忠的合作为华侨城后续在宁夏的投资起到了一个良好的示范作用。
对厦门建发集团总经理王沁而言,与宁夏相识相知,缘起于一次政府行为的考察。
2018年,王沁跟随福建省党政代表团到宁夏考察,并出席第22次闽宁协作联席会议。闽宁镇酿酒葡萄种植规模和红酒酿造水平,给王沁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么好的产区,这么好的品质,国内市场销售表现却不尽如人意。”回到福建后,王沁有了打算:厦门建发集团旗下销售公司是国内红酒供应链的龙头企业,销售团队超过500个,渠道遍布全国31个省市区,可以和闽宁镇的产业优势结合起来。王沁的想法很快得到了福建省委、省政府的支持。
2018年12月,厦门建发集团在闽宁镇独资设立的“宁夏建发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成为厦门建发集团落实闽宁镇产业协作项目的主要运作平台,葡萄酒产业协作项目和闽宁镇会议中心酒店项目紧锣密鼓的开始。在红酒项目方面,厦门建发集团向闽宁镇酒庄定制采购,旗下建发酒业公司负责质量把控和销售运营,共同推出了自有红酒品牌,今年3月首批两款共约7万瓶红酒已投入市场。2019年,红酒项目将争取实现生产销售20万瓶的目标,并将形成产业协作效应。
“闽宁镇会议中心酒店项目计划于今年6月完成土建及内外装修工程,将努力打造成闽宁合作的建发样本。”王沁表示,厦门建发集团将立足闽宁所需、建发所能,竭尽所能,以钉钉子精神扎扎实实做好每一个项目。
提到宁夏,厦门见福连锁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利数度哽咽。
1991年,银川和厦门合资建设厦门银城联合啤酒厂,张利作为银川方面的代表被派往厦门,从此扎根鹭岛。1997年底,张利下海创业,一路摸爬滚打于2006年创建了见福便利店,目前门店遍布福建全省,达到1500家,带动就业7000人。
福建成就了张利的传奇人生,但家乡始终是割舍不掉的牵挂。随着年岁的增长和事业的发展,张利想为家乡做点事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我的身份证号是64开头的,作为一个从宁夏走出来的企业家,我对家乡一直念念不忘。”张利在多个场合反复提及思乡之情、回报之念。
张利在闽宁镇设立了闽宁对口帮扶特色产品中心,通过这个窗口将宁夏的名优特产品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远在福建的见福便利店,走上千千万万福建人的餐桌。“我们也将在福建的便利店里设置宁夏特色产品展示专柜,通过这些小小的窗口,为闽宁协作尽一些微薄之力,为家乡发展做一点贡献。”张利说。
福建援宁同心工作组:
参与脱贫攻坚战,乃一生之幸事
2018年年底,郑永璘、林生根告别温暖如春的八闽大地,提前奔赴千里之遥的同心县挂职锻炼,分别担任副县长、县长助理,自此迈入了他们的人生新征程。
与远方的故乡相比,同心县干燥寒冷,是什么召唤着援宁同心工作组迫不及待地踏上这片陌生之地?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郑永璘感叹同心县是奋斗者的热土,2019年是同心县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速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之年。在脱贫攻坚征程中,广大干部就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啃别人不愿意啃的硬骨头,带领群众冲刺全面小康社会。作为来自发达地区的挂职干部,他们被这片土地上的贫困群众寄予更多的厚望:希望富裕地区的干部带动贫困地区的群众,早一天迈入小康大门。
面对旱塬群众如山峁沟梁般坚定的信任,郑永璘、林生根这些闽籍干部心中燃起一股干事的激情。他们明白,空有一腔热血于事无补,惟有将想法转化为行动,苦干实干创新干,才能将梦想照进现实。
“坚持精准扶贫、聚焦脱贫攻坚,围绕经贸、教育、医疗、劳务、招商等重点领域,认真谋划对口帮扶项目,一步一个脚印,推动更多对口帮扶项目落地生根,为同心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添砖加瓦。”在摸清同心基本县情后,援宁同心工作组开出了闽宁帮扶助脱贫的药方。
来到同心县挂职后,尽管与家乡相距千山万水,郑永璘、林生根却频频动用昔日人脉资源,频频走访闽籍企业家,向他们推介同心的特色产品,宣传同心的招商政策,向能为普通群众带来收益的企业频频伸出“橄榄枝”。近年来,同心县大力发展庭院经济,鼓励群众栽种文冠果,今年将有果实陆续上市。为确保果农丰产又丰收,援宁同心工作组成员与中源农林科技发展集团、三斤(厦门)网络科技公司对接,就文冠果等特色农产品加工销售初步达成合作意向。引来闽籍企业投资后,援宁同心工作组成员致力于协调解决土地流转、用水用电等问题,帮助金垚育种科技有限公司申报闽籍示范企业,打造闽籍在同心企业示范标杆,营造优良营商环境。
从家乡永春县赴同心县挂职,担任县处级干部的郑永璘并未将眼光局限于 “县级一对一帮扶”。援宁同心工作组发现,在同心县脱贫攻坚进入关键期后,不少难啃的硬骨头都在偏远山区,难以直接获取“一对一”的帮扶,从而影响脱贫进程。于是,他们开始推行“村级一对一帮扶”模式:组织永春同心两地乡村干部签署“一对一”结对帮扶协议,一举实现了同心县深度贫困村结对帮扶全覆盖,大大拓展了闽宁协作的深度与广度。
今年年初,援宁同心工作组协调同心工业园区、人社局等部门成功举办招聘会,帮助闽籍企业解决用工难题,同时加大技能培训力度,提高贫困人口劳动力就业能力,帮助57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转移就业。
在同心县担任挂职干部以来,郑永璘等工作组成员没有家人亲朋在身边,陪伴他们的只有高强度的工作,节假日里的四处调研、解决问题。
郑永璘说,挂职同心两年,见证这个国家级深度贫困县脱贫奔小康,并有幸亲身参与其中,成就一番事业,再苦再累也值得!(宁夏日报记者 张文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