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2020 -> 小康你好 脱贫攻坚看宁夏 -> 脱贫故事暖人心
“打开人生的另一扇门”:闽宁镇移民刘莉的新生活
2018-01-03 00:00:00   
2018-01-03 00:00:00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银川12月30日电(记者冯瑛冰、史湘洲、邹欣媛)从“苦瘠甲天下”的宁夏西海固,举家移民到福建省对口扶贫协作建设的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刘莉真心觉得是“打开人生的另一扇门”,整个人、整个家庭都焕然一新。她不仅实现了原先的心愿,还获得了一个接一个的“想不到”:拥有私家车,当上生产主管,一周多前又第一次“出差”西安,参加全国妇联组织的培训,与各界优秀妇女一起学习、交流……

  这是12月22日在宁夏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拍摄的刘莉(右一)一家人的合照。 新华社记者隋先凯摄

  自来水哗哗流,就像最动听的音乐 

  对生活了十多年的隆德县大麦沟村,刘莉最深的印象是缺水。

  地处西海固大山深处的大麦沟村,三里外崖下有口泉。每天凌晨三点,村里人轮流去打水,半小时才能攒一桶水。

  一个下雨的早上,刘莉打完水,爬崖到半道脚一滑跌倒,水桶滚到沟下。那时候,刘莉有两个愿望:打水不再那么费劲,孩子上学不用走十几里山路。

  2013年8月,她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刘莉和大麦沟全村100多人一起,搬迁到闽宁镇原隆村,政府给每户移民统一盖了两间宽敞明亮的水泥房,全部通上自来水。拧开水龙头,清水哗哗流,在饱受缺水之苦的刘莉听来,这就是最动听的音乐。

  新房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刘莉上小学的儿子养成每周洗三次澡的新习惯。他说,不洗澡就没精神,长得也不帅了。

  12月22日,在宁夏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刘莉的儿子中午放学后在家写作业。 新华社记者隋先凯摄

  “搬迁前,喝的水都不够,哪能讲究干净。”刘莉感慨。

  孩子上学不再难。女儿在老家上的小学,学校离家有十多里山路,上学快走也要近两个小时。现在,从新家到学校,都是马路。

  在老家时女儿的课外书只有一本《新华字典》。刘莉说:“山里没条件,买学习用具都是凑和。”现在,家里也有了书架,姐弟俩每人一张写字桌。

  比女儿小6岁的儿子,很喜欢原隆小学图书馆里的书,经常看。学电脑、玩游戏,也比姐姐学得快,回家会按老师要求和妈妈说英语。儿子特别喜欢现在学校的老师,说老师就像大姐姐一样。

  2015年冬天,刘莉家花7万多元买了辆小轿车,夫妻周末会开车购物、探望老人或全家旅游。回想起刚嫁到大麦沟村时两口子回娘家为省8元车费爬80多里山路的情景,她说“恍如隔世”。

  没有文凭,只有认真负责的心态 

  从深山里搬迁出来,比土坯房换水泥房更深刻的变化,是刘莉的成长。

  刘莉特别珍惜“拧开水龙头自来水哗哗流”的日子,全身心地投入、营造新的生活。安顿好新家的次日,她就坐上街上招短工的中巴车去种树。一天下来挣了80块工钱,买下菜和馍馍,还剩60块钱。“能挣下钱,一下心里就踏实了。”她说。

  2014年底,刘莉到离家不远的立兰酒庄做操作工,不管啥技术,教一遍就学会。一年后,她成为班长。“我没有文凭,只有虚心学习、认真负责的心态。”这种心态,使高中没毕业的刘莉很快掌握了葡萄酒种植酿造的全部工艺流程,也赢得酒庄高层的信任,被提拔为生产主管。

  12月22日,在宁夏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村旁的立兰酒庄,刘莉在检查红酒发酵罐的温度。 新华社记者隋先凯摄

  每天,刘莉都会和工人于早、中、晚把酒庄清扫一遍,门缝、抽屉那些抹布擦不到的地方,就用棉签、牙签搜剔,收拾得干干净净。生产线上的机器用了三年,来维护的人问:怎么比刚买来的时候还干净?

  收获季节,葡萄摘下来,机器去一遍梗,刘莉还和工人再一粒粒手摘一遍,标准的下限是达到99.9%无梗。规定时间,她会拔下橡木桶的塞子,仔细倾听葡萄发酵的气泡声,从细微的声音差异中判断酒的发酵度。

  葡萄酒发酵完成时机的判断特别重要。早一点发酵不充分,晚一点会氧化,影响酒的口感和颜色。刘莉反复琢磨发现,在仪器测试出最后指标后,用打火机测试发酵罐二氧化碳浓度,可以比机器更精准地控制发酵时机。她琢磨出来的这个“技术秘诀”,得到了酒庄首席酿酒师的认可。

  仅仅4年时间,刘莉脱胎换骨。前不久接受记者采访时,她表现得大方得体、思路清晰,说起酒庄生产管理头头是道,看不出西海固深山农妇的影子。

  自己努力,别人才能帮上你 

  “搬迁前,村里妇女常常闲坐聊天,大家都很迷茫,不知道干什么能改变自己生活,慢慢人就萎靡了。”回忆过去,刘莉感触很深,“自己努力,别人才能帮上你。自己没本事,谁也背不动你。”如今,有十几位一起移民的姐妹同在立兰酒庄打工。在刘莉的影响下,大家都很自强。

  对生活中的每一点变化,刘莉都心怀感恩。她觉得这个世界上没有应该的事,只有付出才会有收获,有收获更要感恩。

  刘莉特别感谢党中央的精准扶贫政策,她的人生转折以及闽宁镇的发展,正是反贫困斗争的一个缩影。

  闽宁镇所在地原是一片荒无人烟的戈壁滩。1996年,福建和宁夏两省区开展对口扶贫协作。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担任对口帮扶宁夏领导小组组长,组织实施闽宁对口扶贫协作,闽宁镇一步一步变成“金沙滩”。至今,全镇常驻西海固移民6.6万余人,水、电、路、衣、食、住等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闽宁镇党委副书记马彦斌说,在自然条件恶劣的地方,人们无法靠自己的努力克服生存条件障碍,只要能生存就行了,生活目标很低。这个时候,党和政府组织他们移民扶贫,就是靠国家的力量改变了他们的生存环境。当他们努力就能改变自己生活时,从内到外,什么都被改变了。

  “我们80后的日子比60、70后好多了,只要努力,下一代会更好。”刘莉对未来的新生活充满信心。

【编辑】:樊玲
【责任编辑】:樊玲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宁)字第00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 宁ICP备10000675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