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盐池县的沙荒地上种牧草,一亩产量能达到10吨,若按目前市价一吨500元的收购价格计算,亩产值竟能达到5000元。
无论是产量还是产值,对于习惯了半辈子种植玉米、青贮和苜蓿的许多村民而言,听上去都有点不可思议。9月18日,记者走进了位于盐池县花马池镇田记掌村的菌草试验田一探究竟。
500亩的试验田里,一眼看上去郁郁葱葱,和青贮很像,但叶子更像玉米,生长高度却达到了4米。“这就是巨菌草,高产优质,可栽培香菇、灵芝等49种食用菌、药用菌,还能做畜牧饲料。”盐池县祺强菌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卢晓峰介绍,因为田边有树,受遮阳影响,生长高度达到2米8左右,但深入田间腹地,高度大都超过了4米。
原来,该牧草原产地在北非,是由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菌草技术发明人林占熺,于1983年引进中国,经过30多年培育出适合我国气候土壤环境的草种,并由林占熺研究员以“巨菌草”命名。“巨菌草植株高大,直立丛生,根系发达,株高一般为4到5米,茎粗一般为1.5到2厘米。分蘖力强,分蘖多的一个芽一年可发生40多个有效分蘖。”卢晓峰介绍道,巨菌草的主要营养成分高,粗蛋白含量高达16.2%,适口性好,可作为牛、羊、鱼、兔、鹅等的优质青饲料。是一种适宜在热带、亚热带、温带生长和人工栽培的高产优质菌草。
这种草更适合我国南方种植,为什么会来到宁夏?
一切都和闽宁协作有关。“菌草种植项目若在盐池全县实施推广,将有效补充盐池滩羊的饲料供应,促进滩羊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福建籍闽商卢晓峰坚信道,早在2014年,由于机缘巧合,他接触到了巨菌草。在跟踪了几年后,时于2018年,在福建派驻盐池县挂职干部的招商引资下,他来到盐池县甘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2018年,卢晓峰流转了80亩土地在田记掌村进行试种,结果大获成功,当年年底亩产达到8吨;2019年,共流转300亩土地试种,到年底,亩产达到10吨;今年,共流转了500亩,预估产量将不会低于10吨。“通过三年的试种,相对宁夏种植传统牧草而言,巨菌草不但产量高,耐旱节水,耐瘠耐盐碱,适合在宁夏中南部干旱地带大面积种植。”卢晓峰肯定道,巨菌草的试种成功,引起了广泛关注。
田记掌村试种户赵清认为,在盐池的沙荒地上种植一亩青贮,亩产在3吨左右,而种巨菌草,亩产在10吨。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格一吨饲草500元计算,同样是一亩地,除去成本,种巨菌草要比青贮产值高出2000多元。
养殖户汪军的算术法则是:一头牛一年的饲草需要3到4吨,一亩青贮只能喂养一头牛,而一亩巨菌草就能喂养3头牛。如果喂养一头牛的利润在3000元左右的话,一亩巨菌草喂养3头牛后,利润就能达到9000元。
卢晓峰还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一万亩青贮,能给一万头牛提供饲草,但一万亩巨菌草,则能给3万头牛提供充足的饲草。如此算来,同样喂养一万头牛,种巨菌草则能节约三分之二的土地。“节约出来的土地,可以发展别的经济农作物。”卢晓峰说道,有了充足的饲草后,他自己在盐池县也投建了千头牛规模的养殖场,计划10月底就可以建成。同时,为了发展草畜一体化产业,在今年6月份,他流转了226亩大棚种植羊肚菌,一亩地产量在260公斤左右,经济效益亩产值超过2万元。(宁夏日报记者 李峰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