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2020 -> 兴水塞上 -> 文字头条
从梯田层层绿满山到大地锦绣人富裕——宁夏治荒保水五年答卷
2022-06-15 17:42:46   
2022-06-15 17:42:46    来源:宁夏日报客户端

  水土资源是生命活动的天然物质基础,是生态循环的逻辑起点,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根本保障。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农业文明古国之一,水土保持自古有之。从《尚书》中“帝(舜)日,俞咨禹,汝平水土”的记载,到明代徐贞明提出“治水先治源”;从西汉时山区梯田雏形的出现,到明代起黄土高原的打坝淤地。人们在水土流失防治、生态环境改善、发展生产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梯田1.jpg

  自治区历届党委、政府坚持水土保持基本国策不动摇,带领广大群众持之以恒治理水土流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认真贯彻中央生态文明建设部署,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宁夏视察讲话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水土流失治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严格落实水土流失治理目标责任制,坚持治山、治水、治林、治田、治荒、治沙“六结合”,大力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坡改梯和淤地坝建设,南部山区探索出“山顶封山育林、山坡荒山造林、山脚退耕还林、山村生态移民”的治理方式,形成了“工程引水、水库蓄水、地窖存水、智能节水、生态养水”的水生态建设模式,蓄水保土功能显著增强。

水库.jpg

  截至2021年末,全区水土流失面积1.55万平方公里,占全区国土面积的23.40%,与2011年全国水利普查成果相比,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0.41万平方公里,减幅为21%。中度及以上侵蚀面积较2011年减5086平方公里,减幅为50%,实现了面积由“增”到“减”、强度由“高”到“低”的历史性转变。局部小气候的改善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不断向北推移。

毛家沟.jpg

  我们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聚焦脱贫攻坚目标,围绕重点贫困乡村因地制宜推进山水林田草综合治理、库井窖池坝综合利用。全区新建水平梯田45万亩,累计建成旱作“三田”660多万亩,变昔日“三跑田”为“三保田”。我们创新治理理念,水土保持与文化旅游、特色产业统筹发展,建设生态经济型小流域,扶持起了以龙王坝、金鸡坪为代表的乡村游,进一步夯实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生态基础。累计超过55万名贫困群众从中受益,增收约7.5亿元。南部水源涵养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2015年增长70.7%,实现了山绿与民富双赢。

爱占苹果.jpg

  水土流失问题的加剧,归根结底是人的不合理活动和生产方式造成的。只有控制住人的错误行为,切实遏制人为水土流失增量,水土流失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宁夏水保工作者坚决落实“重在保护”要求,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水土资源,基本形成一套覆盖监督管理全要素全流程、较为完备的监管制度体系。全面查处人为水土流失违法案件。近五年,全区各级审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3071件,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和报备1069件,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10.24亿元,生产建设项目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

  水土保持业务与人工智能、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从传统工作方法转向“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多维管理的新型监管方式,有效地提升了监管效能和水平。(宁夏日报记者 裴云云 文/图/视频)

【编辑】:杨泠然
【责任编辑】:杨泠然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宁)字第00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 宁ICP备10000675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