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固海扬水灌区到处是一片春忙景象,犁地、平田、修渠,辛勤的农民做足了准备,等待迎接今年的第一渠黄河水。3月29日上午9时,随着固海扬水工程泉眼山泵站3台机组的运行,宁夏2023年扬黄灌溉工作全面启动,黄河水将被逐级扬升,经过464公里的渠道浸润宁夏中部干旱带清水河两岸。
固海扬水工程是宁夏建设最早、规模最大的公益性生态扶贫扬黄灌溉工程,已建设运行47年,受益区域为吴忠市同心县、红寺堡区,中卫市沙坡头区、中宁县、海原县,固原市原州区等3市6县(区)共16个乡镇,解决了灌区和周边山区120多万人口、70多万头大家畜饮水、70万亩农田的灌溉的问题。
据了解,2023年度黄河转入枯水年,并可能出现连续枯水年或特枯水年。另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我区气候年景整体偏差,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全年抗旱保灌工作严峻。自治区水利厅分配固海扬水工程2023年取水指标4.962亿立方米,较去年减少1050万立方米,减少2.12%。春灌计划引水9500万立方米,计划完成灌溉面积70万亩。
“管理处及时转变工作思路,比往年提前开机引水,先期解决灌区人畜饮水水库的蓄水和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蓄水。我们从2月中旬开始就开始春季检修工作,连续奋战50多天,来保证工程顺利开机供水。”固海扬水管理处副处长彭军告诉记者,管理处将严格落实“四水四定”原则,按照“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的供水原则和“丰增枯减、同比例增减”的水量分配原则核定各县(区)用水指标。根据全区水量分配计划,采取提前开灌、延长供水时间、跨区域、跨灌域、跨渠道联调联供等方式,解决春播黄金期供用水矛盾,做到总量管控、科学调度。(宁夏日报记者 裴云云 文/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