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水池和泵站
9月28日,历经450余天艰苦奋战,中部干旱带海原县西安供水水源工程实现了4级梯级泵站及压力管线工程全线试通水成功,已具备向海原县关桥、西安、海城3个乡镇24个村供水的条件。
2022年5月,中部干旱带海原县西安供水水源工程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7.1亿元,从固海扬水工程七干渠取黄河水,通过4级扬水,抬升590余米,再经70余公里的输水压力管道,将水“分发”到11座蓄水池。整个工程的使命,是每年将2000万立方米的黄河水,输送到海原县关桥、西安及海城3个乡镇12万亩的高效节水灌溉农田里,受益人口6.51万人。宁夏水发集团有限公司承担了该项目的投融资、建设、运营等任务,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实施。2023年4月22日,一、二泵站试通水,已向海原县关桥乡农业灌溉供水约50万立方米。
泵站机组
自治区水利厅、宁国运集团对该项目予以高度关注,提供了政策和资金支持,为工程顺利实施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海原县委、县政府及水务局十分关心和支持中部干旱带海原西安供水水源工程建设,成立了工作专班,协同宁夏水发集团海原供水公司紧抓工程建设的关键节点,攻克地形复杂、山大沟深等重重难关,严把质量关、安全关,推动项目按期完成。
海原县水务局副局长梅海东介绍,该项工程不仅能替换和压减当地地下水开采量,逐步恢复地下水位,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还能提高海原县6.5万余名群众的生活水平,同时促进流域水网、县域水网构建和库坝池水网水系互联互通,进一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预计工程运行20—30年后,项目区地下水静水位恢复到70米以内,地下水资源量将达到670万立方米以上。项目区规划种植结构调整为经济作物为主,老灌区12万亩灌溉面积增产增收将得以实现。
跨沟管道
海原县西安镇潘家湾村种植户杨彦军说:“多年来,我们种秋杂粮主要靠天吃饭,年景不好的时候成本都收不回来。现在好了,通上了黄河水,收成就可靠多了,明年我打算再流转点地,踏踏实实、安安心心在家种地。”
宁夏水发集团总经理雷杰说:“接下来我们将做好消缺处理、尾工完善及竣工验收和决算工作,确保工程有序试运行,为具备蓄水条件的蓄水池足量蓄水,保障2024年春灌用水需求,促进项目区一年两收双重效益。”(宁夏日报记者 裴云云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