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2020 -> 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 理论评论
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2020-12-01 07:30:38   
2020-12-01 07:30:38    来源:宁夏日报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把“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摆在各项规划任务的首位,明确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作出的战略布局,为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充分认识创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重大意义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党中央历来十分重视创新,从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把“创新”排在第一位的五大发展理念,到党的十九大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再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和《建议》中被反复提及、贯穿始终的“创新”一词,党中央对于创新发展的战略方针和谋划部署既是一脉相承,也是与时俱进的。历史证明,“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正是坚持创新这一核心地位。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创新的高度战略定位,更有力地说明了在“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内,我们更加重视创新这个第一动力,更加需要依靠创新提供发展动力、深挖发展潜力、实现更大发展。

  “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复杂变化既带来一系列新机遇,也带来一系列新挑战,我们必须于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和全面把握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意义,清醒认识和全面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不断增强创新的自信心和奋斗精神,不断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坚持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加快走出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创新发展新路径。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科技强国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科技创新在实现民族独立、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生活幸福中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一次次重大科技创新都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深刻影响了世界经济格局。目前,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势必关系到世界经济格局的重构,关系到国际力量对比的深刻调整。在即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时,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地位和深远作用,深刻认识到加快科技创新的现实必要性和紧迫性。

  当今世界,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这是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在党长期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科学把握了当前世界科技发展的大势,坚持了中国特色自主创新发展道路,契合了新时代我国科技创新的阶段性特征和主要任务。“十三五”时期,党中央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持续加大创新资源投入,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建设取得丰硕成果。我国研发人员总量、发明专利申请量等指标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首位,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第29位升至第14位,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不断增强。

  面向未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必须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要把科技自立自强与开放合作有机结合起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要继续提升创新型企业的营商环境,进一步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技术创新以及体制机制创新方面的作用,让各方面创新创造潜能充分释放出来;要改善科技创新生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为创新创造者营造良好环境、提供基础条件、搞好相关服务;要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努力解决基础研究“最先一公里”和成果转化、市场应用“最后一公里”有机衔接问题,打通产学研创新链、价值链;要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等等,使科技创新真正成为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成为提高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关键力量。

  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着眼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出“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的远景目标,提出要“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到2035年我国要建成“人才强国”。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快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建设一支矢志爱国奉献、勇于创新创造的优秀人才队伍。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走创新发展之路,要建立良好的选人用人机制,不但要将真正的创新人才选出来、用起来,还要形成广纳贤才、人尽其才的制度体系。一是要树立和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方针,特别要重视集聚创新人才,要择天下英才而用之。既要充分发挥好现有人才作用,同时又要敞开大门,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形成一支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二是要积极探索选人用人发挥人才作用的体制机制,完善人才发展投入机制,加大人才开发投入力度。三是要进一步创造人尽其才的政策环境,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充分发挥优秀人才的主观能动性,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打下坚实基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贡献。(郭小涛  周欧 作者单位:自治区党委党史研究室)

【编辑】:闫文丽
【责任编辑】:闫文丽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