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2020 -> 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
从“高速”到“高质”的转变
2020-11-25 11:25:23   
2020-11-25 11:25:23    来源:石嘴山日报

  到龙泉村拍照、到大武口洗煤厂工业遗址公园休闲游玩,11月22日,城市下着小雪,处处银装素裹,但市民外出游玩的热情却丝毫不减。

  古老的龙泉村成了游客心目中的世外桃源,具有浓郁工业文化气息的大武口洗煤厂工业遗址公园成为市民的打卡地,这样的场景和我市大力发展旅游业密不可分。

  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始终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标。“十三五”以来,石嘴山市以实施全域旅游开发为统揽,以创建全域旅游为抓手,强化项目建设、实施“旅游+”模式,不断完善产品体系,提升旅游品牌竞争力,构建旅游业发展新格局,努力从“高速”向“高质”转型发展。

  夯实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全域旅游新格局

  11月21日,恰逢周末,在大武口区龙泉村,长廊里风铃清脆悦耳,游客休憩交谈,轻松惬意。“这里就是我心中的世外桃源,到这里游玩很惬意。”正在拍照的市民张娟梅带着一家人来龙泉村游玩。她告诉记者,自从龙泉村规划建成后,每到周末,她都带着家人来这里休闲放松,这里景色很美,心情很舒适。

  然而在几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土坯房墙面斑驳,周边道路和停车场等公共设施简陋——基础设施落后成为制约龙泉村旅游发展的最大障碍。

  基础设施落后如何引得游客落脚?为破解这一发展瓶颈,2018年以来,龙泉村美丽家园项目投资1亿元,先后完成集污管网建设、民俗商业街改造、后山绿化与综合生态整治、精品民宿、田园综合体等11个项目。“每年都会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为的就是给游客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大武口区龙泉村党支部书记高亮说。

  游客舒适了,村民的情况怎样?让群众致富是检验全域旅游发展成效的试金石。“每年到五一、十一节假日,就会有很多游客到这里来,生意很好,靠做农家乐,每年我能有8万元左右的收入,再也不用外出打工了。”龙泉村村民刘怀真说。

  做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近年来,我市加快推进旅游业发展步伐,按照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总体布局,以科学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进一步细化产业布局,多方争取旅游发展资金,实施了沙湖古镇田园花海项目、大武口洗煤厂工业旅游项目火车站房及站前广场建设,宁夏工业纪念馆展厅布展项目、华夏奇石山文化旅游区提升改造项目、观光小火车、龙泉村乡村旅游项目等一批重点旅游项目,进一步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北武当生态旅游区改造提升项目完成龟背山上下广场及台阶改造、新增观景亭3座、生态停车场1处,进一步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提升旅游接待能力,旅游服务综合能力显著提升,旅游发展呈现全新势头。

  在做好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实施重点区域优化打造大提升,2019年以来,新建旅游厕所14座、增设旅游标识及地标性标示牌103块;建成沙湖国际房车营地,拉巴湖自驾车营地、贺东小镇自驾车营地等项目加快推进。

  多点突破“旅游+”推进产业融合发展

  这几年,在石嘴山,想要旅游的人们,有了一个新的选择——工业旅游。

  11月19日,在大武口洗煤厂工业遗址公园,游客许雅雯游览完公园后,又坐上中国“最高龄”火车之一的绿皮火车,前往石炭井。“对于矿区来说,工业遗存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将它和文化旅游结合起来,让大家不但了解了工业历史,还可以乘坐绿皮小火车看看贺兰山环境整治的变化,是个不错的选择。”许雅雯说。与传统旅游相比,工业旅游有着不一样的优势。“十三五”以来,全市上下将发展全域旅游作为加快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把“旅游+”业态作为推进全域旅游的重要举措,构建工业遗存与旅游开发创新机制,以“两点一线”为核心,盘活闲置老矿区、老工厂、老运输工具等工业遗存,以分类保护、多元利用、彰显特色的原则进行保护和利用,变废为宝、能用尽用,致力打造自治区乃至全国独具特色的生态工业文化旅游标志性目的地,实施了大武口洗煤厂工业遗址公园、石炭井工业旅游小镇等一批重点项目,填补了宁夏工业旅游的空白,成为全域旅游引领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示范。

  几年来,大武口洗煤厂工业遗址公园、石炭井工业旅游小镇等工业旅游目的地均为游客提供了由专业公司开发的系列工业旅游文创产品,独有的文化印记让这些产品备受游客青睐,部分工业旅游景区也发展成为网红打卡地。贺兰山汽车越野拉力赛、乡村旅游节等一系列活动的举办,进一步汇聚了城市人气,提升了城市美誉度,推动我市生态工业文化旅游提档升级。2019年,绿皮小火车共计发送游客43815人(2018年发送游客33689人),同比增长30%。

  文化和旅游消费正逐渐成为美好生活“刚需”。提升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水平、拉动文化和旅游消费是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十三五”期间,我市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工作各领域、多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以改革创新激发活力,形成发展新优势,建设了平罗泥哇呜器乐传承基地、陶瑞珍葫芦文化园。其中,平罗县泥哇呜器乐传承基地就是文旅融合的亮点之一。

  2006年,国务院批准将民间器乐泥哇呜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平罗县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实训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文化旅游景点等项目融为整合资源发挥优势,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将文化和旅游结合起来,让大家了解这种古老的工艺,带孩子过来了解传统文化,简单又有趣。”近日,市民刘蕾带着孩子来到平罗泥哇呜器乐传承基地进行参观学习。

  近年来,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初见成效。我市先后举办了汉唐九街元宵灯展、拉巴湖沙漠文化旅游节(沙漠泼水节)、龙泉村乡村文化旅游美食节、全市旅游商品大赛暨展销活动等节会活动,聚集了人气,拉动了消费。

  截至2019年年底,全市共有旅行社71家,比“十一五”末增长了184%;A级旅游区达14处,比“十一五”末增长了75%;星级饭店29家,比“十二五”末增长了200%;星级农家乐37家。2016年至2019年,全市实现接待国内游客总人数约 1361.7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约90.62亿元。(记者 刘春燕 兰建勇)

【编辑】:张海燕
【责任编辑】:张海燕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宁)字第00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 宁ICP备10000675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