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起黄河,你经常能听到一个说法叫“天下黄河富宁夏”。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穿越九个省区,当然不可能只偏爱一个地方,这句话其实更多的是凝结了宁夏人对黄河养育的感恩之情。确实,谁都没法想象,在一个三面环沙,年蒸发量是降水量十倍的地方,如果没有黄河,生活在这地方的人该咋办。


宁夏利用黄河搞农业种植的时间很长,2000多年前就有了,但因为受到生产工具和技术的限制,规模很小。不过,即便小,以当时的人口基数算,也能保证生活在两岸的人旱涝保收,生活无虞。在一个平均海拔1200米的地方,挖条渠就能引水灌溉,还能种植出优质的大米,妥妥的岁月静好。

宁夏真正大规模地开发利用黄河,进行现代农业发展其实也就近60多年的事。1958年,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开工,赶上国家艰苦的时期,直到20年之后的1978年才建成。它让宁夏的水浇地面积直接从100万亩,变成了现在的828万亩。

不仅如此,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又提出了“扬黄灌溉”这个概念,就是通过设备把处在低处的黄河水提到高处去灌溉农田。这跟过去用水车浇地是一个意思,只不过水车顶多把水提高个三五米,宁夏扬黄灌溉扬程最高的数字是多少呢?答案是900多米,它把黄河水送到了宁夏最缺水的南部山区,这对当地人脱贫奔小康有多重要,不用我说你也能感受得到。

现在,黄河对“富宁夏”的作用体现在了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吃水、用电离不开它,城市建设离不开它,环境改善离不开它,文化旅游更离不开它。千百年来,流经宁夏的黄河从未改变它奔腾的脚步,只是宁夏已经在它的滋养下变得越来越美丽、越来越富裕,也越来越像天府之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