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2020 -> 遇见宁夏网上重大主题宣传 -> 黄河两岸是我家
探访宁夏黄河第一村:种树养羊办民宿 千年古村成网红
2020-06-10 09:09:19   
2020-06-10 09:09:19    来源:宁夏新闻网

 

宁夏新闻网记者  马建宁 祁瀛涛  王莹 杨泠然 视频

  黄河从甘肃进入宁夏,一路向北穿过险峻的黑山峡,突然一个急转湾,一大片翠绿田园展现在眼前,微风过处,阵阵清甜的枣花香沁人心脾。这里便是黄河流经宁夏的第一个村落,被誉为“宁夏黄河第一村”的中卫市沙坡头区迎水桥镇南长滩村。

  6月8日,“黄河两岸是我家”主题采访组走进长滩村,探访这座千年古村落的发展新脉动。

PANO0001-Pano-2.jpg

黄河岸边的千年古村落南长滩。 宁夏新闻网记者 祁瀛涛 摄

  站在村口,放眼望去,这里四面环山,黄河依山绕流,形成了弧形半岛。在黄河南岸,一排排错落有致的红砖瓦房掩映在绿树丛中。

  沿着青石小路走进村子,时时鸡犬相闻,处处鸟语花香,时间好像在这个古老村落慢了下来,村民们的步履缓缓悠悠,神情安然闲适,俨然一副世外农家之景。

  看到有外人来访,热情的村民主动上前指路,并招呼记者到家里做客。

DJI_0317.jpg

黄河岸边的千年古村落南长滩。 宁夏新闻网记者 祁瀛涛 摄

  村主任拓守凯介绍说,南长滩有354户991口人,80%的村民都姓拓。由于是黄河入宁夏最先流经的村庄,所以称为“宁夏黄河第一村”。据史书记载,南长滩村有1200多年历史,因为特殊的生态禀赋,2008年12月被住建部确立为宁夏首个“全国历史文化名村”。

  南长滩村主要以养羊、种果树为主要产业。因受黄河阻隔,过去村民出行十分不便,外出需要搭乘渡船北渡黄河,外人也难得进来。受自然条件制约,这座古村落的发展步履十分缓慢,村民的日子一直过得紧紧巴巴。

PANO0001-Pano-4.jpg

空中俯瞰南长滩。 宁夏新闻网记者 祁瀛涛 摄

  近年来,在国家扶贫政策的支持下,平整的水泥路修到家门口,家家户户完成了危房改造,村里的红枣和香水梨卖到了陕西、甘肃和内蒙古等地,山羊肉远销到北京、深圳。尤其是黄河梨花节的举办,激活了乡村旅游发展的“一池春水”,南长滩村一下子成了人人向往的“网红村”,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村民的农家乐生意一年比一年红火。2019年村民人均收入达到13000元,顺利实现了脱贫摘帽。

DJI_0251.jpg

南长滩村的田园。 宁夏新闻网记者 祁瀛涛 摄

  “现在我们的日子过得好,政府支持我们翻建了新房,这几年村里的旅游也搞得红红火火。"村民陈建玉热情地向记者介绍说。

  村民李刚正是依靠乡村旅游和养羊过上了好日子。“家里盖了民宿,每年接待游客也能赚上一两万元,加上自家的养羊收入,一年下来挣个六七万不成问题。”李刚笑呵呵地说。

  夏天到了,村民们盼着更多的游客来村里观光避暑,感受黄河边这座古村落的勃勃生机和独特魅力。(宁夏新闻网记者 杨洲/文)

【编辑】:李瑶
【责任编辑】:李瑶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