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2020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职业教育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借助“互联网+教育打造更加优质的职业教育
2020-10-30 12:23:50   来源:《宁夏教育》

  如今,随着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台,职业教育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颁布,制造业正在重新成为风尚,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需要大量的专业性人才。而今天的职业院校学生是数字化时代的“原住民”,他们从小就接触和使用这些数字化产品,体验数字化环境带来的种种便利,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实行的“互联网+职业教育”正是朝着智慧教育的方向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都将使职业教育的形式更加多元化、人性化。

  互联网技术提升专业实践水平构建“互联网+教育”的数字化教育环境

  近日,在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实训中心,该校工业机器人专业的大二学生白乐平和同学们对华数机器人进行编程和操作。白乐平一边和同学探讨着编码,一边操作机器人进行音乐演奏。如今,像这样的实训课,在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已经成为常态。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2018级工业机器人班张振华说:“作为一名零零后,我所生活的年代正经历着一个互联网飞速发展的过程。当我第一次接触‘互联网+教学’这门课程时,我就明白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已经渗透到教育领域了。‘互联网+课程’不仅产生了大量的网络课程,例如我们学生参与的大学MOOC学习平台,还使学校的整个课程结构、基本内容都发生了改变。而且互联网上的海量学习资源使得课程内容得到了拓展延伸与及时更新,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我们的课堂,提升了我们的学习效率。更令我感到惊叹的是,因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先学后教为特征的翻转课堂真正成为现实。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不再流于形式,互联网完全突破了课堂的时空限制,我们几乎可以随时随地随心地与同伴沟通、与老师交流。在互联网天地中,老师不再是居高临下地灌输知识,更多的是提供资源链接,激发兴趣,进行思维引领。”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实施“互联网+教育”融合应用试点,促进“互联网+教育”与创新素养教育深度融合,学校大力开展教学改革和创新素养教育,根据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企业、校友等不同角色的教育需求,采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构建智慧教育生态链,实现教学诊改、教学能力评估、专业设置评估、办学水平评估;建设智慧课堂、智慧教室、全息课堂、虚拟VR实训,全面实现教学和学习服务设施的网络化、智能化及信息化管理,支撑和服务教育教学模式变革和学习方式的改变。建成学校统一共享数据中心、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实现了学校各个应用系统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消除了“信息孤岛”。建设网上办事大厅服务门户平台,优化重组有关管理业务和办事服务流程,开展网上服务,变大服务为“微”服务,使师生快速便捷地体验到校园信息化服务带给工作和生活的改变。通过移动互联网应用、多媒体数字交互等核心技术打造以微信为入口,集移动学习、沟通互动、校园展示、快速传播于一体的现代校园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整体解决方案,实现掌上无边界学习、实时互动沟通。

  据了解,宁夏职业技术学院投资650万元新建智慧教室40间和1个智慧指挥中心,实现所有教室一体机教学及多媒体设备集中管控、常态化录播、远程互动、电子班牌展示等功能,教师使用手机扫码即可打开多媒体设备上课,通过人脸考勤机记录教师课堂考勤情况,通过与监控系统对接,实现巡课督导组对课堂情况的巡检与记录,为校园巡课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不仅如此,该校还投资120万元建设了10个县市远程互动教学云教室,投资130万元建成以大数据平台和VR实践为核心的宁夏电大开放教育学习体验中心,投资120万元搭建开放教育学习平台,投资400多万元建设宁夏社区教育体验展示中心,让宁夏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资源惠及社区教育、专业技术培训、开放教育等,通过互联网手段实现继续教育再学习、校园优质资源共享等价值。

  远程教学实现直观化教学梦想 构建“互联网+教育”互联互助平台

  在宁夏职业技术学院纺织与服装技术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大一学生看着教室前的投影屏幕,正在倾听宁夏汇川服装有限公司总工艺师孙倩倩远程进行的服装剪裁演示和讲解。学生们一边听,一边拿起桌上的布料进行练习。该校纺织与服装技术系2019级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学生李娟说:“通过互动课堂,我有机会向汇川公司老师学习缝制西服裙的技术,受益匪浅。我第一次缝制的西服裙并不理想,有很多瑕疵,比如开衩缝制后会有洞口存在。经老师讲解企业缝制开衩的方法后,我明白了自己的问题所在,第二次缝制得就很美观。课本上讲的方法与老师讲的工艺略有不同,两者各有所长:书上的工艺简单易懂,能让我很快熟悉整个缝制流程,而公司老师的缝制流程是按工厂的标准严格进行的,有一定难度。同学们对于这种实时互动课堂非常感兴趣,还能在课堂上及时向公司老师提出自己在缝制过程中产生的疑问,老师清晰的讲解有效地解答了我们的问题。通过这样每周一次与公司老师的课堂互动,我学到了工厂的工艺流程,借此机会好好学习缝制技能,以便到企业直接上手。”

  “通过‘互联网+’实时连线,企业师傅以工厂为背景,以企业标准为要求,以流水线方法为指导,提前将学生带入工作角色,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学生通过企业师傅的讲解,可以对比分析不同方法的优点,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加深刻,下企业实习时也能很快上手,积极投入到生产中。”纺织与服装技术系教师杨柳介绍。“互联网+教育”如今已成为常态化,每周一次的远程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和企业互动,在课堂上就能了解到企业最前沿的生产技术。类似这样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已在宁夏职业技术学院普遍开展。

  2019年,宁夏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工业工程学院、商学院、纺织与服装技术系等先行试点,建设全区10个县市远程互动教学云教室,建成以大数据平台和VR实践为核心的宁夏电大开放教育学习体验中心。通过智慧教室的视频远程直播、实时录制,与常州工程技术学院、红寺堡职教中心开展“两校同课”的远程互动教学、教研、观摩等活动,在企校、校校两地开展各类远程教研、教学活动,实现职业教育校校、校企远程教学的新突破,实现了将工厂车间搬到课堂的梦想,让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和能力提升有了保障。

  如今,宁夏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与企业需求的良性互动,形成了多方位、多层次、多领域的政行企校合作模式,建成校企共建软件技术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安全虚拟仿真实训中心1个,实现了“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有效对接,并且与共享集团和汇川服装两个企业开展远程教学,与红寺堡职教中心开展“两校同课”的远程互动教学、教研、观摩等活动,让学生们享受到优质课程,实现校级之间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工业工程学院、纺织与服装技术系通过智慧教室的远程互动直播功能,分别与福建船政职业技术学院和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长期的手拉手友好互助关系。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在这些方面的建设与规划,实现了校校、校企远程教学的新突破,实现了开放教育、职业教育、老年教育、社区教育资源共享,实现了人人、处处、时时可以学习的便利,扩大了受教育面,实现了职业院校与县区、企业远程授课、教师课堂教学与学生学习成效大数据分析,解决了职业教育师资缺乏的困境,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及管理水平,真正实现了“上联下联,左联右联”【上联:与国外国内(福建船政、常州工程),下联:扶贫、支教(红寺堡职教中心),左联:企业(共享集团、汇川服装),右联:本校楼宇、教室之间】,互联互助。

  因势利导推动“互联网+教育”促进信息化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记者在宁夏职业技术学院看到,如今的课堂上,教师用手机点名,让学生扫描二维码进一步获得文章或视频资源。该校相关负责人说,手机是学生重要的社交工具,手机进课堂亦是常态,因此在探索“互联网+教育”时,学院因势利导,力求把学生的手机打造成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终端,让手机成为重要的教学工具。

  该校现教中心教师纳芳介绍:“随着‘互联网+教育’示范校建设的推进,学校在信息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取得了显著成效,老师和学生们感受到了‘网络无处不在、学习随时随地、管理规范智能、服务便捷高效、生活绿色节能’,通过手机就能实现网上办公、网上学习、在线查询、消息提醒等。教师走出了传统课堂的局限,将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学生利用手机在任何地方都能实现课前预习、课中积极反馈、课后回顾,有效提升了学习的深度。同时,大数据分析对学生的综合评价也更具客观性。‘互联网+’实现了产学深度融合,培养了一批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企业按照实际生产过程进行教学,使他们能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就业率大大提升。”

  据悉,为全力推进混合式教学提质增效工程项目,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将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深度。混合式教学平台采用以点带面的推进方式,教师自愿报名参与试点课程,一期43门试点课程,二期50门试点课程,三期将覆盖全校适合混合式教学的所有课程。该校还召集全校教师参加现场观摩会,总结提炼形成典型案例并进行奖励和推广。

  2018年以来,该校已建设在线课程33门,发布课程11门,本学期自定义课程111门。教师端已经初步实现课前有计划备课、课中有互动数据积累、课后有教学反思的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学生端也已实现课前能预习、课中积极反馈、课后能回顾的学习模式。同时,平台记录并抓取教师的备课率、使用率、资源贡献数、作业布置次数等教学行为数据,以及每天学生出勤、课堂活动完成率等学习数据,为教师、学生过程性评价提供参考,同时也为课堂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提供了客观依据。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还按照自治区开展的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要求,大力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着力提升教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能力。实施学校全体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提升广大教师的教学能力、育人水平,探索完善“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该校实施了师资培养7个行动计划:“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推进行动、“双师”人才培养行动、青年教师能力提升行动、优秀教学团队培育行动、兼职教师培养培训行动、创新创业导师团队培育行动和管理体制机制创新行动。截至2019年上半年,该校先后开展赴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智慧校园”建设在岗实践、赴福建船政职业技术学院挂职锻炼、两批次赴上海同济大学进行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共计200人次,并组织培训教师在校内不同层面进行成果汇报和学习交流。该校还邀请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尤其是东部发达地区职业院校的同行来校开展讲座,以此更新师生教学观念,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负责人表示,随着“互联网+职业教育”示范校建设的深入推进,学校将在未来3年内完成“网络无处不在、学习随时随地、管理规范智能、服务便捷高效、生活绿色节能”的“智慧校园”建设,发挥“互联网+”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使宁夏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宁夏乃至西北和全国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佼佼者。


【编辑】:葛龙
【责任编辑】:葛龙

宁夏新闻网(www.nxnews.net)版权所有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中山南街47号宁夏日报新闻大厦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