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将调水工程比作一场足球赛,那么精准的运行管理无异于实现规划目标的临门一脚。 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工程是全区水利史上迄今最大、最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投运情况如何?人员技术是否认真过硬?管理是否精准?近日,记者进行了探访。
宁夏水投集团是中南部城乡人饮安全工程项目建设的法人单位,2016年10月通水后,该集团继而成为工程的管理、运营、维护主体,分别与原州区、西吉县、海原县人民政府签订农村供水一体化协议,对原州区、西吉县、海原县的51个乡(镇)、602个行政村、22万余户的百万人进行供水。
该集团下属六盘山水务有限公司在原州区和西吉县成立了的五里山、泾源、中庄水库等18个水务工作站,每个所需要管理20多公里到30多公里不等、分布复杂的管线。建立了一个400多人组成的服务团队,他们承担了龙潭水库、秦家沟水库、中庄水库等水库的安全运转,和1200公里长的主管线和4500多公里支管线、入巷入户管线的维护,以及供水厂、水质检测等任务。
2020年底,西吉县供水主管道爆管,工作人员连夜抢修。
时间是最忠实的书写者,总会记录下奋斗者的足迹。
2020年11月,因山体滑坡,西吉县沙沟乡叶河村地段的800米管道被冲到沟底,这是水厂通往西吉县各乡镇的主管道,故障会造成全县停水,后果十分严重。六盘山水务公司调度中心接到消息,第一时间安排接通备用蓄水池,以保证居民的临时用水。同时,紧急组织了20多人的抢险救援队,出动3台挖掘机2台装载机,把滑坡的山体重新填土固定,再把管道接通。由于这里地形复杂,山体土质疏松,抢修工作难度很大。施工人员冒着严寒,加班加点昼夜不休全力抢修24小时,终于在第二天中午实现通水,保证了西吉县40万城乡居民的饮水安全。
在宁夏中南部地区的冬季维修管道,考验的不仅仅是技术,更是毅力和为民办事的初心。零下20多度,地冻得像石头一样,洋镐砸下去只是一个白点,挖开一米多的冻土层十分艰巨。施工队伍,抱柴烤地、喷火加热,想尽一切办法找到冻点,排故障。
2021年春节前,原州区官厅镇乔洼村管道断裂,造成乔洼村638户2500多人突然停水,六盘山水务公司调度中心接到消息后,立即组织抢水救援小组进行抢修。由于输水管道需要穿越一条国道,救援小组实施了一项顶管工程,在不影响交通的情况下实现管道穿越公路,工程虽然花费了13万元,但可靠地解决了乔洼村的供水问题。村民陈孝儒说:“当时情况着急得很,一看停水了我就生怕我养的羊和牛喝不上水,水务站大冷的天给我们把水通上,我们从心里感谢他们。”
抢修公司经理赵鹏钰告诉记者:“去年冬天的一次抢修,同事小腿以下都一直泡在泥水里,把人冻得打哆嗦,从水里上来裤子都冻得硬邦邦的,但当时情况比较严峻,没人有一句怨言,都把心思放在给老百姓通水的事情上。”
2020年,六盘山水务公司共受理“96669”热线9932个,派单处理2278起,热线解释处理7654起,处理率100%,回复率100%,回访用户满意率100%。
用水户送锦旗。
“不但要使群众用上水,还要让群众喝上好水。”六盘山水务公司对原水、管网水、末梢水进行全程监测。实行出水水质三级检测制,水厂进行常规9项指标日检,公司检测中心定期抽检,地方监管机构定期监测,水质达标率100%。近三年来,每年两次送国家水质监测网站检测106项指标全部达标,在住建部联合督查过程中被专家赞誉为“最放心的水”。(宁夏日报记者 裴云云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