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2021 -> 建设“三地”法院 护航法治宁夏 -> 征文联展
法官史有明:扎根基层 用法律守护一方百姓
2021-09-17 11:44:41   
2021-09-17 11:44:41    来源:宁夏新闻网

微信图片_20210907221512.jpg

  跳出农门端上公家饭碗是大多数农村学生改变命运的主要方式,史有明也不例外,他勤学苦读考入宁夏法律学校,研读自己喜欢的法律专业。1989年毕业分配到农村,此后整整32年,在固原市的3个乡镇法庭永远回放着他忙碌的身影。他没有统计过这3个乡镇有多少家庭,但每个家庭成员却记住了史有明和善的容颜、诚恳的态度、公正的执法标尺,把他誉为“最接地气的法官”。而他本人也因工作突出、公正廉洁,获得“我最喜爱的好法官”“最美人物”“全国法院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法官”“全国模范法官”等荣誉称号。今年“七·一”,史有明作为全国法院系统14名代表之一,受邀到人民大会堂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庆典。诸多荣誉,不仅承载着史有明在工作中的努力和付出,也是党和人民对他多年工作的肯定。

微信图片_20210907221708.jpg

  为群众办实事不言苦和累

  在固原市六盘山人民法庭,史有明对记者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中国老百姓的感情很质朴,只要你设身处地为百姓着想,他们一定会把你当作亲人,给你最大的信任。”32年间,史有明用自己所学的法律知识在村民心中树起法官该有的正直形象,无论是家庭矛盾、邻里纠纷,还是交通事故,村民都愿放在法庭上解决,因为他们信任法庭上那杆公平公正的法槌。

  30年前,史有明工作的炭山人民法庭处于宁夏与甘肃交界地,经济落后、信息闭塞,十几岁结婚的村民比比皆是,由于思想不成熟、承担不起家庭责任,小夫妻之间矛盾和冲突不断,起诉到法庭要求离婚时,才发现许多人未领过结婚证。从法律层面而言,这种婚姻关系不允许调和,必须解除。但史有明考虑到农村家庭娶媳妇所耗的财力和难处,面对此类案件,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寻访当事人的家庭成员、亲戚和邻居,经过调查,将矛盾不深且有感情基础、因一时冲动要求离婚的案件归为一类进行沟通、劝和,补办结婚证。看着曾经吵闹到法庭,再和气离开的年轻夫妻,史有明的心里像卸下了一块石头。有一对曾经闹过离婚的夫妻半年后再次来到法庭,向史有明当面表达他们的谢意:“在你调解劝和之前,我们只在乎自己的感受,从不顾及对方的情绪,导致口舌之争多,气不过时还闹到法院,幸亏遇到了你,让我们认识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现在,我们俩的脾气都有所改变,日子越过越舒心了。尤其是补办了结婚证,既是对我们的约束,也让我们有了责任。”

  调和虽然挽救了一些农村家庭的完整,但解除同居关系在史有明处理的离婚案件中占比也较大。他说:“刚参加工作那些年,我每年处理的150多件法律案件中,80%都是离婚案件。”由于受经济条件限制,农民文化层次低、观念陈旧,好多家庭还存在换亲、近亲联姻等现象,这类婚姻一旦出现问题诉讼到法庭,法官都会判离。但在判离之前,史有明都会走村串户,了解双方当事人的经济状况,尽力做到公平、公正处理案件,让涉事双方满意。

  “那时候,口头诉讼是基层法庭受理案件最多的一种形式,法官根据当事人的口述写好诉讼书,在送达诉讼书、调查诉讼双方关系、财产状况和矛盾起因时,发现许多地名表述与实际路线不符。有的当事人得知自己被起诉离婚时,首先想到的是逃避,给法官调查取证造成一定难度”。但无论多难,都没能挡住史有明为百姓办事的决心,他从一辆自行车跑起,后来换成摩托车,每一条乡村道路上都留下他瘦削而匆忙的身影,他甚至不嫌路途遥远和身体受累,追随到自己辖区之外的地方寻找到当事人,以诚恳的态度分析当事双方的难处,最终得以公平处理。

  随着处理案件的增加,史有明成了当地有名的“判官”,百姓有了烦心事都喜欢找他去处理,村民遇见他,都会热情地打招呼,并拿出家里好吃的食品招待他,他含笑拒绝的时候,心里却涌动着一股被百姓认可的暖流。

  2000年,史有明工作了8年的炭山法庭被撤并到三营法庭,有获知消息的村民向史有明表达了心中的不舍,史有明笑着宽慰他们:“我只是换了办公地点,你们的事我还接着管。”史有明说到做到,无论是炭山乡还是三营镇,每一位当事人都得以公平对待,获得自己满意的结果。他也被宁夏高院、司法厅授予“全区法院系统指导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个人。

微信图片_20210907221610.jpg

  用“爱”的接力传递法律正能量

  2003年,史有明从三营人民法庭调到六盘山人民法庭,那时候,妻子的身体出现了关节肿大、疼痛等症状,但他却忙于工作,疏忽了对妻子的关心和治疗。直到2005年年底的一个夜晚,史有明接到女儿打来的电话,得知妻子的病已经痛得无法忍受,史有明连夜赶回家,将妻子送往医院,随后转入西安市西京医院被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晚期。想起自己多年一心扑在工作上,家里的所有事务都由妻子承担,还忍着疼痛照顾两个正在上学的女儿,史有明觉得自己亏欠妻子太多。但懊悔不能使时光倒流,2009年,妻子去世,两个孩子由亲戚和邻居帮忙照顾,史有明更是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

  史有明的办案能力和良好口碑很快传入了泾源县人民法院,领导有意将他从六盘山人民法庭副庭长岗位调离到泾源县城的人民法庭任庭长。进城和提职在别人眼中是求之不得的好事,没想到却被史有明婉言拒绝了。他说,农村是自己的根,他愿意一辈子扎根基层,为百姓办些实事。

  “2014年1月,我从泾源县人民法院的一名书记员调到六盘山人民法庭担任助理审判员,史庭长既是我的领导,也是我的师傅,我从他的身上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可贵品质。”六盘山法庭庭长于伟刚作为全区法院系统唯一一位90后庭长,与史有明共事7年,在史有明的指点和帮带下,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快速提升。

  刚调入六盘山人民法庭那一年,于伟刚跟着时任庭长的史有明办了一件令他终生难忘的民事案件。2014年夏天,六盘山镇有个10岁的男孩看到邻居家7岁的男孩守在自家摩托车旁边玩,大孩子提出给摩托车加油带着小孩去兜风,被小孩拒绝后,大孩子把从自家提来的一桶汽油泼在小孩身上,并点燃了打火机,导致7岁小孩重度烧伤。受伤小孩的父母将大孩子及其父母告上法庭,六盘山人民法庭将此案判决后,却因被告家庭困难无力支付受害人的医疗费用,而受害方也因经济能力有限,为给孩子治伤欠了不少外债,后续治疗也因钱不到位而停滞。为了躲避法院上门执行,被告方举家逃离了村庄。史有明得知情况后多次走村入户,向被告的亲戚和邻居打听被告的去处,看着史有明消瘦疲惫的身影,被告的亲戚忍不住说出被告在青海省玉树州的一个工地上打工。

  史有明第一时间将案件的进展汇报给上级领导,经会议研究,由泾源县人民法院分管领导、执行大队大队长、史有明庭长和于伟刚组成4人专案组,当天下午启程开车奔赴玉树州。一口气开了700多公里,凌晨2时到达青海省玛多县,当时,已经51岁的史有明因高原反应脸色苍白、嘴唇发紫,疲惫不堪的4人找了一家宾馆和衣休息了几个小时。次日早晨7时,4人退房出发赶往玉树州人民法院。在玉树州人民法院的帮助下,史有明在施工人群中一眼认出了被告,并向施工方负责人说明情况,要带回被告。然而,被告在玉树几个月的工作表现深得施工单位的认可,项目负责人提出提前支付被告工资2万多元先给受伤孩子治病,让被告继续留在工地上挣后续治疗费用。

  史有明不远千里的追寻,让被告放弃了逃避责任的侥幸心理,当年年底,被告带着结清的6万元工资找到史有明,表示愿向亲朋好友再借一些钱赔付给受伤孩子治病,希望能与原告和解。在史有明的调解下,两家老邻居终于握手言和。

  在这起案件中,于伟刚目睹了史有明心中装着百姓的难事、工作起来的不分昼夜的忘我精神,他也看到了史有明在当地百姓中的公信力和亲和力,只要史有明出面解决问题,老百姓都愿意相信并且接受案件的处理结果。于伟刚暗自下定决心,要做师傅这样的法官,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

  自2013年担任六盘山人民法庭庭长以来,史有明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在辖区设立“法官工作室”,将法庭开到老百姓的家门口,通过审理案件向群众普及法律常识,并通过一件件具体案件的公开审理、公开宣判并协同执行局公开执行,不断提升村民的法律意识。六盘山镇杨岭村村民赫某曾经感慨地说:“以前,我在法院有执行案,不是偷偷摸摸回村走亲戚就是发个微信红包问候,经法院强制执行还清借款后,感觉卸掉了思想包袱,能光明正大的回村发展了”。

  在史有明的影响下,于伟刚快速成长,能独立办案,还时常思考创新工作方法。

  经过几年的历练,史有明看到于伟刚的工作能力和潜质,便多次向上级部门力荐于伟刚任六盘山人民法庭庭长,并给每一位党组成员递交了一份辞去自己庭长职务的信件。经过上级部门的考察,2019年5月,史有明将“庭长”接力棒交到于伟刚手中,并全力支持、配合于伟刚的工作。

微信图片_20210907221628.jpg

  倾力打造特色法庭亲和力

  在六盘山人民法庭的墙壁上挂满了案件当事人送来的锦旗,每一面锦旗里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锦旗来源不仅仅局限于固原市境内,还有来自山东、河南、陕西、甘肃等外地企业和个人。史有明指着山东聊城一家物流公司寄来锦旗介绍了事件发生的原委:六盘山人民法庭位于福银高速、G312线、G344线交会处,交通便利,机动车交通事故案件占比较大,加之法庭辖区流动人口性强,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导致交通事故频发。2017年10月,一辆途经六盘山国道的物流货车与当地一位骑摩托车的村民相撞,货车司机电话报警的同时将老板转来的1.8万元交给受伤村民用于治疗。作为被告方的物流公司因事未能出庭,六盘山人民法庭多次以微信、电话等方式与原、被告双方联系沟通,双方均未提及1.8万元的垫付医疗费用。但六盘山人民法庭在调查案件过程中,核实了这笔垫付资金。保险公司的赔偿款到位后,六盘山人民法庭联系到涉事物流公司,表明要将该公司垫付的1.8万元医疗费用退回给他们。物流公司的总经理握着电话,不敢相信这个事实。他说:“我们物流公司的车辆在全国各地跑,还是头一回遇到这么认真负责的法庭,在我未出现在现场的情况下,不仅替当事双方办妥了法律事宜,还将我垫付的医疗费用退还给我。我当时想,如果不再让公司为事故赔偿就已经很不错了。”收到退款后,物流公司给六盘山人民法庭寄来了一面写有“廉明高效、一心为民”的锦旗,表达了公司对六盘山法庭的敬意。

  2020年初,河南三门峡市一家物流公司在六盘山国道上发生交通事故,在事故当天为受伤司机先行垫付了3万医疗费,在保险公司赔付到位后,六盘山人民法庭通知该公司领取垫付的医疗费用。此时,这家物流公司正为资金短缺而发愁,这笔钱无疑就是及时雨,但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该公司的车辆和人员无法进入六盘山镇。六盘山人民法庭建议物流公司出具授权委托书,最终让这笔垫付资金顺利退回到物流公司的账户。六盘山人民法庭以人为本的工作作风令物流公司经理深受感动,并专门制作了一面“为百姓排忧解难,为社会构建和谐”的锦旗寄到了六盘山法庭。

  庭长于伟刚说,近几年,六盘山法庭不断加强基层法庭审判,在力促地方和谐稳定中做了大量工作,这些锦旗背后的案件都是六盘山人民法庭“123+微法庭”工作的缩影。所谓“123+微法庭”即:打造“一室”诉讼格局,提升司法公信力;突出“两项特色”,提高诉讼服务质量;推行“三民”工作法,提升群众满意度;创新“微法庭”,方便群众诉讼。同时建立法官工作室,促使法官走进乡村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沟通,做到知民情、晓民意、解民忧,让群众打官司少跑路,从而提升了人民法庭的亲和力与公信力。

  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六盘山人民法庭确立了“在思想上亲民、方法上便民、行动上利民”的“三民”工作法,法庭坚持涉及当事人人数较多的群体性案件必调、案件当事人矛盾易激化的案件必调、辖区社会影响较大的案件必调。从2017年之后,六盘山人民法庭的执行案件开始逐年下降,近两年主动承担起泾源县人民法院的部分案件。

  除此之外,六盘山人民法庭还主动投入到地方经济建设中,针对六盘山周沟滑雪场冬季开业以来诉讼案件逐年上升的实际情况,制定一站式旅游纠纷速裁解决机制,以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化解滑雪场运营中的各种纠纷,为企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针对杨岭村村民借用扶贫贷款发展养殖业、修建置办农家乐设施、翻修房屋等,不能按期偿还时开始逃避、躲债,导致整村基本处于失信的状态,六盘山人民法庭通过一件件具体案件的现场公开审理、公开执行,使村民守法、信法的意识逐步增强,实现了从“整村失信”到“整村授信”的华丽变身。

  六盘山人民法庭的工作成效很快成了固原市法院系统的典范,连续多年被泾源县人民法院和上级政法单位评为先进集体,曾在杨岭村建立的工作室也更名为“史有明法官工作室”;2021年2月被固原市中院授予集体三等功一次、今年4月被宁夏高院授予“塞上枫桥人民法庭”荣誉称号。

  回首30多年的职业生涯,史有明默默地经历着平凡,却在每一处平凡里抒写出了精彩……(宁夏新闻网记者 胡琴/文图)


【编辑】:胡琴
【责任编辑】:胡琴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宁)字第00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 宁ICP备10000675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