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2021 -> 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 -> 要闻
奏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乐章
——宁夏民族团结工作综述
2021-09-01 07:39:25   
2021-09-01 07:39:25    来源:宁夏日报

  贺兰山下,响彻同心筑梦的伟大乐章;黄河两岸,遍开民族团结的绮丽之花——这是宁夏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生动写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只有顺应时代变化,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改进民族工作,做到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的有机结合,才能把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做好做细做扎实。

  近年来,宁夏各级党委和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守好促进民族团结生命线,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绘就了新时代民族团结的动人画卷。

  (一)

  宁夏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的历史源远流长。

  1935年红军长征途经西吉县单家集,制定了“三大禁令、四项注意”,著名的“单家集夜话”成为革命战争年代党的领袖重视民族团结的感人佳话。

  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抗日回民骑兵团发展壮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解放战争中,回汉支队为保卫陕甘宁边区、解放宁夏立下了赫赫战功,书写了各民族团结一心、并肩战斗的动人史话。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来自全国各地的大批干部、技术人员、教师、医生、文艺工作者和知识青年纷纷奔赴宁夏,与宁夏各族人民一道,共同开发和建设了美丽家园。

  光荣的革命历史,为宁夏各族儿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烙上了红色印迹。

  回顾宁夏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幸福密码”清晰可见: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指引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

  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兴。进入新时代,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区上下继承和发扬民族团结传统,积极探索、大胆创新,走出了一条具有宁夏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之路。

  银川市西夏区盈北社区,“一家人,一条心,一盘棋”成为推动社区邻里和谐、促进居民团结互助的要义,大家不分彼此,如亲人般和睦相处,社区生活温暖幸福。固原市原州区三营镇团结村,汇集了来自9个乡镇的800多户各族移民群众,邻里之间没有院墙之隔,每遇婚丧嫁娶,常常相互走动,宛若一个大家庭。

  近年来,我区持续开展马克思主义祖国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的“五观”大宣讲,及时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和党中央精神传递到千家万户。积极探索形成“585”创建模式,5个地级市、15个县(市区)、37个单位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同时,发挥各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基础深厚的优势,重在平时、抓好平常,重在交心、以心换心,扎实开展以“社区一家亲”为主题的邻里节、千家宴等系列活动,推动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二)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位于永宁县闽宁镇的双孢菇栽培示范基地内,工人们有条不紊地进行作业。技术工人马勇来自附近的木兰村,在双孢菇工厂干了2年多,除了每月都有固定收入,还能学到种植技术。“厂里一半以上的员工来自木兰村,大家的生活比从前好了很多,致富的劲头也更足了。”马勇说。

  马勇生活的变化,是闽宁镇移民历史变迁的一个缩影。经过20多年不懈奋斗,最初8000多人的闽宁村发展成6.6万人的移民示范镇,移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搬迁之初的500元跃升到2020年的14961元,闽宁镇6个行政村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600万元。

  在闽宁镇的示范带动下,宁夏涌现出110个闽宁协作示范村、78个闽宁协作移民新村、320个易地搬迁安置区,累计接收西海固地区易地搬迁移民100多万人,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如今的泾源县泾河源镇冶家村山清水秀、环境整洁,是一个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

  “依靠党的好政策和大家的团结奋斗,日子越来越好了。”冶家村党支部书记兰胜利说。

  过去,冶家村村民靠种植传统农作物为生,靠天吃饭、广种薄收,是出了名的贫困村。2010年以来,村党支部采取“支部引领、能人带动、协会运作、农户经营”的模式,通过带头人包农户,带领群众发展旅游产业。10年过去,经营农家乐的村民由最初的5户增加到现在的135户,户均年收入达到8万元。村民冶万银依靠经营农家乐年收入6万余元,不仅摆脱了贫困,还过上了红火日子。

  经过多年发展,冶家村从“农民穷、产业弱、环境差”的落后村变身为“百姓富、产业兴、生态美”的先进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正在铺展开来。

  (三)

  今年6月29日,71岁的吴忠市利通区金星镇裕西社区居民王兰花走上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颁奖台,双手接过了习近平总书记颁授的“七一勋章”。

  王兰花1995年入党。2004年,她从利通区金星镇裕西社区居委会退休时,已在社区服务居民近20年,本应享受退休生活的她却闲不住。

  帮助社区老人,化解家庭矛盾,解决下水道不通、暖气不热等群众的烦心事,王兰花常年忙碌奔走。2005年,她联系6名离退休干部和爱心人士,成立吴忠市首个社区志愿者服务小组——王兰花热心小组。在她的带动下,利通区志愿者从最初的7人发展到6万多人,以王兰花名字命名的“兰花芬芳”,已成为吴忠市乃至宁夏的特色志愿服务品牌。

  帮助各族群众的同时,王兰花也用自己的行动,影响着更多人加入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队伍中。“中华民族一家亲,大家相互帮助、团结奋斗,才能拥有更好的生活,才能把国家建设得更加富强。”王兰花说。

  根深方可叶茂,本固才能枝荣。走进校园,一场关于民族团结的接力赛在宁夏各地长期开展。

  银川市兴庆区第五小学立足传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红石榴思政课堂,培养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五小好少年”,同时开展书记讲党课、家庭教育讲堂、“学党史 悟思想 中国精神代代传”百年红色精神谱系系列活动,在润物细无声中传播中华民族共同体知识,进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让民族团结进步理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

  “我们通过抓住时事新闻,讲好中国故事、家乡故事、学校故事、班级故事等,打造‘互联网+思政课堂’,让民族团结教育走进课堂,成为国家课程内容的有效补充。”兴庆区第五小学校长李萍说。

  在中卫市第九小学,学校以“九彩追梦”党建品牌为引领,坚持把校园文化建设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相结合,开设了民族知识、民族风俗等校本课程,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举办民族团结进步主题班会,注重学生的习惯养成、情感融入,有效促进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

  历史的时针,指向新的刻度;伟大的梦想,开启新的征程。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宁夏将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把民族工作更好地融入、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宁夏大地上常开长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记者  马 越)

<p>  银川市金凤区长城中路街道办事处金宇名庭社区联合花漾年华艺术学校举行“童心向党 快乐成长”主题活动,培育少年儿童爱党爱国情怀。(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党硕 摄</p>

  银川市金凤区长城中路街道办事处金宇名庭社区联合花漾年华艺术学校举行“童心向党 快乐成长”主题活动,培育少年儿童爱党爱国情怀。(资料图片)记者 党硕 摄

【编辑】:尤天竹
【责任编辑】:贺璐璐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宁)字第00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 宁ICP备10000675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