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是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解决“基础教育优质的不均衡、均衡的不优质”问题的关键之举。今年以来,银川市经过前期摸清底数、找准短板、迅速部署、推进落实,在聚焦立德树人工程、规范化管理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下一步,银川市还将写好“改革创新”和“统筹兼顾”文章,全力推动银川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聚焦立德树人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短短几十分钟的视频,对我触动非常大,视频里中国南方发生暴雨洪水灾害,许多志愿者从全国各地奔赴受灾地进行支援,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十分伟大,我觉得当今社会雷锋精神更应该得到弘扬。”观看了开学第一课《闪亮的名字》后,银川唐徕回中南校区初二(3)班学生刘烜成颇有感触地说。
据悉,《闪亮的名字》思政课视频由银川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银川市委宣传部、银川市教育局、银川市新闻传媒集团承制,视频以“请党放心强国有我”为主题,分奋斗的源泉、奋斗的时代、奋斗的成就三个方面,通过集体诵读、讲红色故事、观看全息视频等,让学生们回顾东京奥运会、抗洪救灾等热点事件,进一步激发大家的爱国主义热情。这也是我市深化大中小幼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创新之举。
同时,这学期一套全新的教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以下简称《读本》)正式进入中小学生的课堂,成为必修课。目前,不少学校已经在老师的带领下认真学习这套教材。“四大提升行动”提出以来,银川市教育局聚焦立德树人,命名10名首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名师(工作室),设立银川市大中小幼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特色教研项目。暑假期间,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名师(工作室)的银川二中北塔分校教科研室主任蒋福军,精雕细琢,短时间内完成了《读本》“空中课堂”的录制。“《读本》是学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教材,是推动大中小幼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增强政治自觉,强化专业自觉,才能更好地做到立德树人、铸魂育人。”蒋福军说。
校内托管校外限制 “双减”让孩子回归学习
“现在的政策真是越来越好了,尤其是这学期的课后托管可给我们家长省事了。”提起今年学校实施的5+2课后托管服务,兴庆区唐徕回小北校区五年级学生家长李娜竖起了大拇指。李娜说:“没有这个政策时,孩子下午放学只能送到小饭桌,做作业时,一些不负责任的小饭桌老师直接让孩子抄答案,钱不少花,质量却无从保证。而现在作业交给学校代课老师辅导,我们家长很放心。”
记者了解到,从开学第二周起,银川市大多数小学都启动了课后托管服务,原本下午4点20分放学,延伸了两节课,到6点20分放学,方便家长接送。第一节是作业辅导课,由学校老师进班辅导,保证课后作业校内完成;第二节课有引进第三方培训机构的,也有学校老师开设社团课的,学生自愿选择。对于近日出台的银川市中小学课后服务收费标准,家长们普遍表示可接受。“与外面的小饭桌和培训机构比起来,收费便宜不少。”一名家长坦言。
校内减负的同时,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和专项整治行动的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热度”大减,关门停业、注销现象屡见不鲜,转战线上的教学方式一些家长不认同。“我们孩子之前报的英语辅导班,这学期开学后转线上了,我觉得效果不好,就停掉了。”学生家长马女士说,像这样的现象不在少数。根据自治区多部门联合督导调研了解,经过两个月的集中整治,全区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比例达28.9%。全区面向义务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面向学龄前儿童的校外培训机构和面向普通高中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实现“零”审批。全区除教学点、乡村寄宿制学校和小规模学校外,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00%开展课后服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过重的问题有效缓解。
充分保障教育用地 优化教师资源配置
教育改革创新一直在路上。记者从银川市教育局了解到,下一步,银川市将稳妥实施中考改革,优化普通高中公民同招方式,增加中考体育分值,将美育纳入中考计分科目,推动学校均衡发展,从2022年起,将银川市三区中考“指标到校”分配比例从60%提高到70%,以后逐步提升。
同时,适当提高中小学校幼儿园用地指标,适度超前配置中小学校幼儿园用地供给规模,确保中小学幼儿园用地规模总量满足未来发展需求。充分调动利用国有闲置资产,加强统筹协调,将三区范围内闲置的大中专院校国有资产资源用于中小学校幼儿园建设,解决城区内需建学校而无规划建设用地的现实问题。
此外,还将统筹考虑、合理核定教职工编制,盘活事业编制存量,优化编制结构,向教师队伍倾斜,采取多种形式增加教师总量,优先保障教育发展需要。稳妥推进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推动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以及城镇优秀教师、校长向乡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
一项项举措、一件件落实,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正在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奠定坚实基础。
记者手记
擦亮“教育在银川”品牌底色
改革如潮,每一次潮头高涌,都蓄积起澎湃的创新动能,书写着银川的精彩篇章。银川教育始终与时代发展的大潮同行,坚守为党育人的初心,坚定为国育才的立场,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部署,实施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聚焦立德树人,落实“双减”政策,创新招生录取方式,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在银川”品牌也更加厚重与响亮。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现教育现代化。自治区党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提出“十四五”期间要使“教育软件建设水平明显改善,供给质量、服务效率大幅提升,教育现代化进程位居西部地区前列”的目标。银川市教育系统按照区、市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为主题,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实施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解决“基础教育优质的不均衡、均衡的不优质”问题,让广大家长学生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从而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记者 李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