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2021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 时代先锋 -> 文字
张克智:发挥余热,讲好治沙故事
2021-09-22 07:36:36   来源:宁夏日报

  “档案”:张克智扎根腾格里沙漠数十年,带领中卫固沙林场治沙队伍苦战“沙魔”。中卫固沙林场曾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评为“全球环境保护500佳先进单位”。张克智先后获得联合国“全球环保500佳”金质奖章、“100位为宁夏建设作出突出贡献英雄模范”、全区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感言”:发挥余热,讲好治沙史,希望有更多的人热爱并投身治沙事业,让我们的生态环境更美好。

  包兰铁路是中国第一条沙漠铁路。沙坡头段地处腾格里沙漠东南前沿,从中卫市沙坡头区迎水桥镇至甘塘镇之间,有一道55公里长、1公里宽,一直护卫着铁路畅通无阻的绿色屏障。

  今年77岁的张克智,已从中卫固沙林场场长岗位退休多年。工作退了,但对治沙事业的关心却从未退却——他时不时会转转看看这片绿洲,查看植被的生长情况。“防沙固沙的副产品就是大大地改善了生态环境。”张克智甚是欣慰。

  翻看着中卫固沙林场荣获联合国“全球环保500佳”称号的《瀚海丰碑》纪念画册,半个多世纪前黄沙漫天逼近城市、流沙随时掩埋铁道的场景一一呈现。

  “防沙治沙都是被逼出来的。”张克智回忆与“沙魔”艰苦搏斗的岁月。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主要是解决流动沙丘的稳定问题,是防沙固沙最艰苦的时候。70年代末,张克智进入中卫固沙林场,从此扎根腾格里沙漠。1984年成为林场第三任场长,接过了“人进沙退”持久战的接力棒。

  “接棒”时,沙子漫上铁道的情况仍时有发生,工作任务也随之转段——彻底解决铁路两侧防风固沙和植被永续覆盖难题。每年的七八月正是最热的时候,沙漠地表温度达70多摄氏度,张克智和林场工人每天背着麦草走进沙漠扎方格。

  曾经,包兰铁路迎水桥至甘塘段周围沙丘裸露,植被覆盖率不足5%,干沙层厚达10至15厘米。前苏联专家因此预言,不到30年,包兰铁路就会葬身沙海。的确,仅有麦草方格还不足以完全缚住“沙龙”。通过10多年探索,固沙林场逐步建立起由卵石防火带、灌溉造林带、草障植物带、前沿阻沙带、封沙育草带构成的“五带一体”治沙防护体系。

  “从1992年起,沙子就再也上不了铁路了。”张克智说。“包兰铁路会葬身沙海”的预言就此终结。

  削平了上万个沙丘,扎设半隐蔽式格状草方格7.5万亩,培育沙生植物1亿多株……一代又一代治沙人接续创造的世界奇迹得到世界环保组织的极高赞誉。1994年6月,张克智赴英国伦敦领奖。

  而今,张克智简洁朴素的家中,客厅墙上挂着的是他从时任联合国副秘书长伊丽莎白手中接过“全球环境保护500佳先进单位”证书时的照片。180多个国家嘉宾出席颁奖仪式,中卫固沙林场是唯一因治沙成果入选的单位。在沙坡头展览馆门外的一块石碑上,刻着的正是伊丽莎白发给张克智的电报;“作为人类环境的卫士,中卫固沙林场在环境保护的艰苦斗争中,默默奉献,不求回报,你们的功绩举世公认……”

  “举世公认的成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回忆起站在领奖台上的感受,张克智满满的自豪感。

  退休后,心系治沙事业的张克智常常受邀为治沙林场的年轻员工讲授“入职第一课”,也常被社区邀请为干部群众讲述中卫市的治沙历史。“现在工作条件好了,但治沙精神不能丢。环境保护永远在路上,相信青年一代治沙人会为治沙事业作出更新更好的成绩。”张克智说。(记者  房名名)

【编辑】:尤天竹
【责任编辑】:尤天竹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中山南街47号宁夏日报新闻大厦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宁)002号 公安网监备案编号: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宁ICP备050066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