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2021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 时代先锋 -> 文字
张伟中:“枸杞大王”的技艺传承
2021-10-18 07:35:44   来源:宁夏日报

  档案:张伟中,男,中宁县舟塔乡上桥村村民。2015年,被评为中卫市“劳动模范”,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技艺传承人。2021年,被评为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

  感言:作为一名枸杞栽培、修剪方面的“土专家”,能够帮助更多种植户科学种植枸杞增收致富,是我努力的方向。

  10月15日,记者见到“枸杞大王”张伟中时,他正在自家的枸杞试验田内采摘枸杞秋果。

  “这3亩地种了8个枸杞品种,都是用来做栽培和修剪试验用的,每个品种的修剪方法都不一样。”张伟中说。

  在张伟中家中客厅的正墙上,有一张老照片。张伟中指着老照片说:“上面剪枝的是我父亲张佐汉,老百姓都称他是‘枸杞神’。”

  张伟中自小就跟随父亲学习枸杞修剪、栽培的独特技术,同时也继承了父亲艰苦朴素、善良淳朴的品行。

  据张伟中讲,一次偶然机会,父亲张佐汉发现了“大麻叶”枸杞品种,也就是现在普遍种植的中宁枸杞的母本。这种枸杞籽少粒大,肉多色红,果实似珍珠,是枸杞中的“挑俏货”。父亲张佐汉选育出了枸杞新品种,还创造出了修剪枸杞的“张氏剪枝法”。

  他将父辈留下“大麻叶”枸杞品种发展推广,迅速在中宁及周边县市大面积种植。目前,市场流行的宁杞5号、7号均是以“大麻叶”枸杞品种为母本进行的改良推广。

  张伟中继承和发展了“张氏剪枝法”,每有新品种,他就在自家地里搞试验,钻研新的枸杞剪枝技术。如今,张伟中被当地村民誉为“枸杞大王”,小儿子也继承了张伟中的衣钵。每当说起枸杞,张伟中言语中总是自豪不已,枸杞膏、枸杞酒以及枸杞的培育、修剪,说起来便停不下。

  作为一名技术能人,张伟中多次荣获区市县枸杞栽植、修剪技术奖项,被评为自治区级、市级非物质文化技艺传承人,是“自治区农村实用人才”,2014年他受邀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获得“优秀传承人展示奖”。

  张伟中从不吝啬自己的枸杞修剪、培育技艺,不论是周边群众还是科研人员,有人向他请教,他都会悉心教授,受他影响而发家致富的枸杞大户已不计其数。“每年一到种植季节,四邻八乡请我去指导技术,还有内蒙古、甘肃、青海等地的技术人员和种植户。”张伟中说。

  张伟中曾有过10年的村干部任职经历,担任过7年村党支部书记。其间,他鼓励周围群众种植枸杞,为群众提供技术指导。周边几个村的枸杞种植户越来越多,面积越来越大。后来,张伟中和其他几位枸杞修剪能手成立了枸杞修剪队,在枸杞修剪季节,给县内枸杞种植户修剪枸杞,带动群众务工增收。

  75岁的张伟中身体硬朗,每到枸杞结果季节,他和妻子总是到自家枸杞地里采摘。作为村上的老党员、枸杞栽植能人,张伟中还在发挥余热,不遗余力地传播枸杞文化和枸杞栽培修剪技艺。

  “现在枸杞栽培和修剪方面的人才青黄不接,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这项技艺传承得更好,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张伟中说。(记者 杨志挺)

【编辑】:尤天竹
【责任编辑】:尤天竹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中山南街47号宁夏日报新闻大厦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宁)002号 公安网监备案编号: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宁ICP备050066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