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要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红色文化,是党和人民在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和发展红色文化,是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彰显文化自信的重要路径。宁夏红色文化资源内容丰富、底蕴深厚,深入挖掘红色文化价值,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对于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增强文化软实力,提升宁夏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创造力和影响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们应认真探究宁夏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和本质,深入挖掘宁夏红色文化资源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不断坚定信仰信念、汲取前行力量,为“建设美丽新宁夏 共圆伟大中国梦”提供坚实保障。
挖掘红色文化典型,打造红色文化品牌。宁夏境内的红色文化遗产,既有革命遗址、遗迹、遗存、纪念馆、博物馆等,也包括电影、电视剧、音乐、舞蹈、歌曲、书籍及口述史等,它们都承载着革命精神、红色基因。我们在挖掘传承的基础上,应对宁夏红色文化资源进行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度研究和内涵价值的挖掘并高度提炼,打造属于宁夏的红色文化品牌。比如,打造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险、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红色文化品牌。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翻越长征途中最后一座山——六盘山,并写下气势恢弘的《清平乐·六盘山》,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面对困难却不畏艰险的精神气节,和红军将士革命理想高于天、不怕流血牺牲、勇于斗争取胜的革命精神。现在的固原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西吉将台堡红军长征会师纪念馆等就承载着这种精神、见证着那段红色岁月。其次,打造民族团结的红色文化品牌。1935年10月5日,毛泽东率领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到达宁夏南部,夜宿单家集,与回族阿訇促膝相谈;红军宣传抗日主张、尊重回族风俗习惯、当地群众热情迎接红军;1935年,红二十五军在驻地广泛张贴《告回族人民书》和“红军和回族同胞是一家”等标语;1936年10月20日,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成立……这些都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团结各族群众的生动范例。第三,打造青少年红色文化教育品牌。毛泽东的《清平乐·六盘山》、以斯诺的《西行漫记》(《红星照耀中国》)为代表的红色革命书籍以及包括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盐池革命烈士纪念园等在内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都是打造青少年红色文化教育品牌的有效载体,可以借助讲座、展览等方式,推进红色文化资源进教材、进校园、进课堂,教育引导青少年牢记红色文化,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争做合格接班人。
提高宣传教育质量,弘扬红色文化核心价值。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郴州市参观“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时强调,要用好这样的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怕流血牺牲、不畏艰难困苦、最终不断走向胜利的实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革命理想、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优良的革命传统等,是我们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动教材。在对红色文化进行宣传教育的过程中,首先要对红色文化的史料内容、内涵、外延,特别是一些重要事件的定性等有“精”“准”把握,要对史料进行严格考证,确保其的准确性与权威性,确保全区不同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博物馆、纪念馆等对同一事件解说的一致性。其次,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在红色文化的学习过程中,应牢固树立“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的思想,注重学习效果、指导工作实践。第三,红色教育应以此次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创新探索教育方式,以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扩大传播受众范围,让红色文化走进群众日常生活中、走进人民的心里,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成为红色文化的践行者和传播者,进而激发全区上下建设美丽新宁夏的强大精神力量。
开发利用好红色资源,增强红色文化软实力。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考察时强调,“发展红色旅游,指导思想要正确,旅游设施建设要同红色纪念设施相得益彰,要接红色纪念的地气,不能搞成一个大游乐场,要不就离红色纪念场所远一点,两者不要混在一起。”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固原考察时指出,“可以通过传统教育带动旅游业,但不能失去红色旅游的底色。”因此,开发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既要使其“活”起来,大力发展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实施红色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红色文化产业基地建设,更好地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时代价值;同时,也要以是否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红色文化的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为标准,处理好保护与开发、传承与弘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辩证关系。要抓住重点、分清主次,守住红色文化资源的“根”与“魂”,不能因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而违背了开发利用红色资源的初衷。要因地制宜,通过大力推动和扶植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做大做强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形成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带,增强宁夏红色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力,促进宁夏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让红色文化旅游产业成为经济繁荣发展的“助推器”。 (执笔:王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