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嘴(今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开城镇青石嘴村)位于六盘山东麓,地势独特,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这里的地形恰如其名,几座大山构成了一张大嘴,为咽喉要道。这里曾打响过著名的青石嘴战役,它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在六盘山地区围剿红军的图谋,打通了红军继续北上胜利会师的通道,同时也诞生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骑兵侦察部队。
1935年9月20日,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率领中央红军突破天险腊子口后,到达甘肃岷县南部的哈达铺。在这里,根据俄界会议精神,北上红军正式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彭德怀任司令员,毛泽东任政治委员。下辖三个纵队,有7000余人。9月23日,陕甘支队离开哈达铺。9月27日,中央政治局在榜罗镇作出陕甘支队前往陕北与陕北红军会合的决定。1935年10月6日,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博古等领导人随聂荣臻政委和左权参谋长等率领的陕甘支队右路一纵队经西吉县单家集、兴隆镇进入今原州区张易镇。
蒋介石在得知陕甘支队前往陕北与陕北红军会合的消息后,便妄图借六盘山天然屏障,前后夹击,一举消灭红军。急令在六盘山东麓的和尚铺、青石嘴、开城一带的东北军骑兵第七师门炳岳部据守堵截,并派此前尾随中央红军的敌毛炳文三十七军第二十四师李英部继续沿西兰公路追击,企图截断红军沿西兰公路翻越六盘山的去路。此时,敌毛炳文第八师陶峙岳部十二旅已经由静宁追至单家集、兴隆镇一带;在六盘山以北的固原县城还驻有何柱国的骑兵部队;在三营、黑城一线驻有马鸿宾三十五师一部。面对蒋介石咄咄逼人之势,毛主席审时度势,认为东进陕北必越银平公路,而和尚铺距固原40多公里,只有青石嘴一带敌军兵力相对较弱,红军只有从这里越过去,才能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10月7日晨,国民党军的前哨部队已接近张易堡以西的阎官大庄,红军留一部分部队在堡子梁据险阻击,主力部队沿王套、后莲花沟,于上午8时左右进入六盘山主脉地带,毛泽东、王稼祥等中央领导也相继登上六盘山。红军部队在迅速翻过六盘山行进到青石嘴以西约1公里的一个山洼时,抓到国民党便衣侦察人员。经审问,得知青石嘴驻有国民党门炳岳骑兵第十九团向固原运送物资的两个连,刚刚进入青石嘴休息,在老百姓家里做饭。毛泽东听到报告后,当机立断决定集中优势兵力从这里打开通道,过银平公路向彭阳方向进发。毛泽东随即召集一纵队各大队负责人开会,亲自部署战斗任务:由一纵队四大队(大队长王开湘、政委杨成武)正面攻击;一大队(大队长杨得志,政委肖华)、五大队(大队长张春山、政委赖传珠)从两侧迂回包抄;十三大队(大队长陈赓、政委邓飞)后卫掩护,形成钳形包围态势,突袭敌人。毛泽东要求部队攻击要猛、要快、要狠,迅速解决战斗,搬开拦路石。战斗发起后,已悄然占据有利地形的三个大队居高临下、分路出击,在高昂的冲锋号和震天的喊杀声中一并压向敌人。此时敌人正在河滩树荫处吃饭、休息,猛然看到红军战士从四面八方冲下山来顿时慌了手脚,人喊马嘶,乱作一团。有的还没来得及上马,就被击毙;有的刚跨上马,还没坐稳,就被打落下来。除少数逃脱外,大部分缴枪投降,战斗旋即结束。此次战斗约半个小时,共歼灭骑兵两个连,缴获战马100多匹,10余辆马车的弹药物资。红军用缴获的战马组建了第一支红军骑兵侦察连,从此红一方面军有了自己的骑兵部队。青石嘴战斗结束后,固原守敌何柱国部派一个骑兵团赶来增援,被担任后卫掩护任务的十三大队阻击,歼敌近200名,缴获战马百余匹。之后,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等中央领导随一纵队进入彭阳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