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剑协奏,兴国强军。
近年来,宁夏大力营造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浓厚氛围,将全民国防教育与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推动全民国防教育深入普及、全域覆盖;加强征兵宣传,调动青年参军报国积极性;不断加强基层武装部规范化建设,推动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高质量发展。
在红色故事里学党史悟初心
记者 杨 杰 文/图
“马列主义在宁夏的传播”“中共宁夏第一个党组织”“宁夏旅平学生会”“红军长征翻越六盘山”……这一个个生动的党史故事,被编印在近日出版的《宁夏红色印记》读本中。该读本收集整理了党在宁夏进行革命斗争的重大历史和宁夏各地红色遗址遗迹资料,图文并茂讲述了宁夏军民团结奋斗的伟大历程,已成为宁夏军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使广大官兵可以系统化、沉浸式、深层次学习党史。
“以往看到的都是碎片化信息,阅读层次比较浅,这次了解了画面背后深层次的故事,内心触动更大。”宁夏军区警卫勤务队上等兵陈志宏说。
近日,记者走进宁夏军区,发现这里的党史学习教育方式有新意。
“50余年来,一代又一代官兵在贺兰山这片热土上守山、护山、建山,经受了苦与乐、得与失、生与死的考验,用汗水、鲜血和生命诠释了‘艰苦创业 自觉奉献’的精神,也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个人、先进集体、拥军典范。”93岁高龄的宁夏军区原政委、老党员王焕民精神矍铄地为宁夏军区广大官兵上了一堂“特殊党课”。
王焕民将自己艰苦的革命经历转化成了党史学习教育鲜活教材,讲到动情之处更是数度哽咽。这种面对面的党史学习教育方式,让官兵身临其境,情感上产生共鸣。现场官兵深受感染,纷纷表示要以革命先辈为榜样,自觉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吹响强军号角。
“党课+电影”的新颖学习形式,也成为官兵学习党史的新途径。“今年是党的百年华诞,有不少红色大片接续上映,这是不可多得的学习教育资源。”宁夏军区政治工作局有关负责人说,着眼让教育更接地气、更贴近官兵,按照地方院线标准建设了多功能厅,并协调与地方影厅共建,遴选优秀的红色院线影片,在军营内集中组织官兵观看。《1921》《革命者》《血战湘江》《建军大业》等一系列优秀影片被搬上银幕。每场电影放映前,安排有关同志解读红色电影,讲述发生在电影背后的红色故事,让官兵深刻了解那一段党史。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宁夏军区充分发挥驻地红色资源优势,创新党史学习教育方式,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实效,以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推动工作开展,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做保卫红色江山、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强柱石。
倾听红色故事。
榜样引领,让征兵宣传入脑入心
记者 杨 杰 文/图
“当我第一次手握钢枪站在神仙湾哨所的哨楼时,我才发现,这里真的是‘生命禁区’,但我的内心无比骄傲自豪,因为我脚下站立的地方,是祖国。”这是宁夏大学退役大学生士兵金小珍在自治区优秀大学生官兵代表宣讲视频《军旅我的韶华》中,分享的成长感悟。“青春有很多样子,很庆幸,我是当兵的样子。部队的日子短暂又漫长,两年中我流过血掉过皮,在军营的磨砺中,明白了人生的意义和奋斗的价值。如今退役1年多的我,坐在教室偶尔会嘴角微微上扬,那一定是我又想起3000多公里以外的边防线上,为祖国站岗的日子。”
“我庆幸在最美丽的年华选择了军营,当校服换成军装,当笔杆变成钢枪,这都成为我人生中无悔的选择。两年的军旅生活,让我收获了宝贵的人生财富,军队和学校的双重教育,让我更感受到自己肩上责任的重大。作为一个平凡但不甘平庸的新时代青年,我会始终将我在部队里那股永争第一的精气神保持下来!”现就读于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虎昱梅,曾服役于武警宁夏总队银川支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宁夏军区动员局局长陈革说,去年宁夏军区面向区内普通高等院校和部分驻军单位,从选取士官、考学提干、立功受奖、参加演训等不同侧面,遴选确定9名优秀退役大学生士兵和1名现役大学生官兵代表的典型事迹,拍摄制作了自治区优秀大学生官兵代表宣讲视频。这些典型,既有在边防岗位执勤的“守护神”,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也有在平凡战位上的“女中豪杰”,橄榄群中红花艳,娇颜沙场露峥嵘。
“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军人的价值和美好的未来,有了追逐的目标。”“看了这部征兵宣传片,我感觉从军报国的理想看得见摸得着了。”金小珍、虎昱梅这样的身边典型,激起了广大适龄青年的参军报国热情。
近年来,宁夏不断探索创新征兵宣传举措,精心拍摄制作征兵宣传片,区、市、县三级同步通过媒体、电影院线、大型商业广场电子屏等媒介,与全国宣传片一并进行投放宣传,先后2次向全区手机用户发送征兵公益短信,积极在人社部门就业网站、教育部门官网和各高校门户网站开设征兵宣传专栏,发布征兵政策信息。在广泛营造浓厚应征氛围、抓好社会宣传的基础上,联合自治区教育厅开展2020年大学生征兵线上咨询宣传活动,自治区征兵办公室、教育厅分管业务负责人和优秀退役大学生士兵代表走进宁夏新闻广播直播间,解读应征入伍优惠政策,分享参军服役收获感悟,累计10万多名大学生参与收看互动。在政策方面宁夏军地联合出台《宁夏征集高素质兵员激励政策措施》《宁夏高校大学生应征入伍激励政策实施办法(试行)》等文件,从复学升学、经济补助、就业创业、公务员事业单位招录、优抚优待等方面制定出台具体措施,保障入伍青年经济上不吃亏、政治上有优待、退役后有发展。
奔赴军营的新兵。
让国防教育留下“特别记忆”
记者 杨淑琼 文/图
“遥想当年,19岁的王德修辞别母亲毅然参军,凭的就是民族危亡之际年轻人的一腔报国热血;当帝国主义将战火烧到鸭绿江畔,只有20岁的王海身披战甲升空迎敌,打出了15比0的空战传奇……”近日,2021年全区大学生“爱我国防”主题演讲比赛在银川举行,参赛者围绕“赞颂党的辉煌 汇聚强军力量”主题,结合家庭、学校、模范人物的教育和影响,抒发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理解和感悟。
“‘走近’是增强国防教育效果的好方法。”宁夏军区政治工作局负责人说,国防教育不能浮在表面,更不能流于形式,让群众现场见证、亲身感受,更能使他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读懂军人牺牲奉献的不易,让国防教育留下“特别记忆”,让国防观念深入人心。
宁夏将国防教育等内容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纳入各级党校教学计划,举办县处级领导干部国防教育培训班。结合“七一”“八一”“十一”“全民国防教育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升各级党员干部国防观念。
组织大中小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国防教育活动,抓实抓好《小学生国防教育简明读本》和网络课程教辅的配套学习、开展国防文艺演出进高校活动,在全区大学生、高中生军训实现100%基础上,在各县(区)遴选初中、小学各1至2所,进行军训试点工作,不断拓展学生军训年级,扩大青少年学生军训覆盖面。深入开展以“赞颂党的辉煌 汇聚强军力量”为主题的全民国防教育系列活动,在主流新闻媒体刊播,营造浓厚社会氛围。
注重把国防教育阵地建设纳入城市建设整体规划,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打造覆盖区、市、县三级国防教育阵地。发挥人才优势,将专武干部、民兵骨干、社区网格员培养成一线国防教育宣传员。如今,在宁夏这片国防教育热土上,在繁华街道的电子屏幕上、在主干线路的公交车上、在社区活动广场里,普及国防知识、展示英雄人物、表彰精武标兵的国防元素随处可见。宁夏还将国防教育课堂延伸进了军营,通过参观火热军营、讨论交流等活动,让国防教育入脑入心。
与地方相关部门联合,结合移交安置、就业创业、优抚褒扬、权益维护等方面,出台16项政策制度,为退役军人提供“普惠+优待”叠加式政策保障。联合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开展“送喜报、送证书、送奖金、送温暖”活动,让立功受奖的现役军人享荣耀、家人享荣光。
国防教育进课堂。
不断提升党管武装工作质效
记者 杨淑琼
“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发端于南昌起义,奠基于三湾改编,定型于古田会议,是人民军队完全区别于一切旧军队的政治特质和根本优势。”近日,宁夏军区党委中心组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学习现场,“听党指挥”成为讨论的高频词。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为全面贯彻党管武装根本原则和制度,宁夏军区将基层武装工作纳入“四个秩序”范畴一体抓建,着眼新时代基层武装部建设的新要求,推动解决制约基层武装部建设的重点、难点、堵点问题。近3年,宁夏军地各级不断加大对基层武装部建设的投入,全区民兵组织整顿根基不断夯实。2020年,我区大学生征兵比例由2016年的43%提升至72%,全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质量不断提高。
“只有跟着走,队伍才能整齐,才会不走乱、不掉队、不失散。”在吴忠市利通区板桥乡,当地人武部组织专武干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采取有条件单建、无条件联建的方式,确保民兵连有支部、排有小组、班有党员。
走出课堂,走进训练场。记者在石嘴山市大武口区看到,当地人武部组织民兵开展应急动员征召演练。接到动员令后,80名退役军人紧急集结到指定地域,更换服装、请领个人物资……演练现场,组织指挥者对动员征召的程序流程清楚,情况研判准确,军地各方配合协同紧密,参演官兵闻令而动、士气高昂,不仅提升了参演人员技战术水平,也进一步完善了应急演练的预案。
近年来,宁夏军地出台了《宁夏专职人民武装干部业务培训和考评实施办法》,规范了专武干部培训考评的组织领导、方法内容、奖惩办法;每年组织新任职基层武装部长、专武干事任职培训,已累计培训新任职基层武装部部长241人,武装干事157人,解决了专武干部业务不精通、素质不过硬的短板弱项,培养了一批基层武装工作明白人。
今年,宁夏军区进一步提高党管武装工作考评占高质量发展考评分值,立起党管武装工作“硬指标”。当前,夏秋季征兵工作全面展开,宁夏军区发动党员冲在第一线,主动将征兵服务送到应征青年身边,提供“一站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