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新能源为我们提供了实现价值的平台,我们要齐心协力画出最大同心圆。”5月6日,记者在位于石嘴山市大武口区的宁夏苏宁新能源设备有限公司采访时,该公司多名技术骨干表示。
在员工们眼里,苏宁新能源就是自己的“家”,承载着他们的“小康梦”。
苏宁新能源总经理赵文峰,进入苏宁新能源之初只是一名普通的操作工。他一边工作,一边利用闲暇时间刻苦学习专业知识,为铸件生产设计出了一整套新工艺,年节约生产成本500余万元,被破格提拔为质量检验部部长。随后,他提出以消失模整体铸造工艺代替传统铸焊工艺的研发思路,带领创新团队开始科技攻关,产品一次性浇铸成型。2020年11月24日,赵文峰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多年来,赵文峰带领团队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多家公司提出高薪聘请他,均被他婉拒。
赵文峰的经历,是苏宁新能源员工成长的一个范例,既带给员工们发展的希望,又为广大员工注入了拼搏的动力。
“公司不要求节假日加班,但自主加班进行生产、研发的员工不在少数。”赵文峰说。
“公司就是一个大家庭,凡事开会民主决策,对的坚持,不足的修正,达到整体的思想统一,坚持不断地执行下去。”公司创始人、董事长王明浩说。
重创新、铸精品、扬匠心、谋进取,是这个大家庭的“家文化”。
“所谓‘家文化’,就是让员工像爱家一样关心企业、爱护企业,让员工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凝聚力。”王明浩说,企业也要像“家”一样,给予员工温暖、慰藉,使员工有安全感和归属感,实现公司发展与员工个人发展的和谐统一。
苏宁新能源设备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办公室主任马莉,是又一个从员工中脱颖而出的典型。
2011年,在政府部门以志愿者身份学习工作了4年的马莉,经推荐来到了苏宁公司,负责办公室工作。当时,公司只有一个综合办公室,人员配置严重不足,生产以外的事全由办公室负责,工作量很大。
“一定要把大家团结起来,让公司凝聚力、向心力更强。”基础不足,马莉就努力学习,夯实理论基础;经验不够,她下沉一线,在实践中锻炼。在深入一线的过程中,马莉在普遍学历层次偏低的一线员工中组建了公司第一个技术研发小组,投入到攻克公司技术难题及科研项目的工作任务中。截至目前,这个小组已累计生产3万余吨,直接经济效益累计达3.2亿元,设计的产品已经成为公司的拳头产品,被自治区工信厅认定为“制造业行业领先示范产品”。
苏宁新能源的“家文化”,把广大员工紧紧凝聚在一起。公司成立以来,团队稳定,离职的员工很少,“智囊团”不断壮大,研发团队的“板凳厚度”愈加厚重,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48人、外聘专家6人。
在“家文化”的氛围中,员工们的内生动力被充分激发,大家齐心协力推动公司创新发展:建成国内领先的数字化白膜制造车间;建立中部槽机器人工作站,先后投入700余万元购置先进仪器设备,提升了实施研究开发和试验验证的基础条件;使用大量新材料,提高产品的各项机械性能,大幅延长其使用寿命。苏宁新能源还自主研发并率先在宁夏使用消失模整体铸造技术及空壳真空负压成型振动技术,技术含量和水平在行业内居于领先水平,并先后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及自治区技术标杆企业,年产值、销售双双过亿元……
“用梦想创造价值,有了梦想才有了实现梦想的动力。”王明浩表示,苏宁新能源的“家文化”,带领员工同呼吸共命运,共同绘就发展路上的“同心圆”。(记者 丁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