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隆德县第四中学七年级13班的教室里,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负责人林芊颖和学生用手机合影,一张张天真的笑脸围在老师身边,温馨画面被定格在这一刻,美好回忆留在彼此心中。
厦门大学先后派遣了24届345名获得研究生入学资格的优秀本科毕业生加入支教团。去年7月初,林芊颖和3名厦门大学同学一起来到隆德县,成为厦门大学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
当时正值暑假,支教团老师在隆德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展“七彩假期”志愿服务活动,为孩子打造趣味公益课堂。啦啦操、跳绳、钢琴、泥塑等“花样”课程,为大山里的孩子带来了不一样的学习体验。
“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优质教育资源,能够帮助学生开阔眼界、放飞梦想,播撒追逐梦想的种子,这是一名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林芊颖说。在隆德县第四中学,林芊颖和其他支教团成员在完成教学主业的基础上,发挥专业所长,教授学生信息技术、历史、生物等课程。支教团还为留守儿童和遇到困惑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答疑解惑。
“一二三,跳起来,脚抬高……”操场上,学生随着林芊颖喊出的节奏轮流起跳,有的开怀大笑,有的神情专注。日复一日的相处,支教团老师目睹着学生的改变,课堂纪律越来越好,语言表达能力有所提升。除了注重学生的文化课教育,支教团老师还在生活、德育等方面入手,时刻关注学生动向,和学生谈心,及时纾困解惑,陪伴学生成长。
“支教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责任。我们将继续用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林芊颖说。(记者 郑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