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2021 -> 千年古县文化隆德 -> 图片头条
装扮年的人
2022-01-18 17:11:11   
2022-01-18 17:11:11    来源:宁夏日报客户端


 

  腊月十三,隆德县正观花灯工艺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各式钢丝花灯框架已排好队等待裱糊,催得女工王连香和她的姐妹糊花灯的手快些,更快些。两三人一组,围着样式各一的花灯框架,用着颜色不一的棱布,一圈又一圈绷缠,一方又一方胶粘,一件又一件喷色,一组又一组贴画。

微信图片_20220115221249.jpg

  她们坐在小木凳上干活,小木凳上套着她们布拼的棉套。她们聊着天,说着笑,但干活的手比说话的嘴还要快,到了关键节点,她们屏息凝气合手做到完美。不知不觉,一天就这样过去了。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灯,富贵吉祥的牡丹灯,素雅清新的宫灯,彭阳茹河里的大天鹅,盐池城墙上的飞龙,还有关公、财神、寿星公等等,就从她们手中花花绿绿地活化出来了。一件件冷冰冰的钢铁框架穿上了年衣,散发着年味,有人称赞她们干的是美的事业,是“装扮年的人”“歌颂时代的人”。

  王连香和她的姐妹们不愿独占这份美誉,因为她们知道,自己只是给花灯穿衣的人,前段画样是花灯灵魂,构架是花灯骨架。

微信图片_20220115221307.jpg

  王连香经常看见厂长李建平拿着白色的石蜡,在车间水泥地里画样。画的祥云舒卷自然,好像在天上飘;画的牡丹雍容富贵,好像在花园里开;画的关公威武霸气,她看关公眼睛就心怯;画的下山虎,流浪狗看见会吼叫几声,就夹着尾巴逃走了。王连香实在看不出李建平这个外表粗糙的壮汉子竟然这样心灵手巧,只要客户说出想要的花灯造型,李建成就能画出怎样花灯方样。因为他一辈子用心只干好花灯这一件事。

  王连香也敬佩王永强等焊接工匠,只要李建成讲明白造型、尺寸等要点,他们就凭着胸中的画样,焊出一冲飞天的凤凰、驰骋疆场的马车等立体大型花灯构架。而陈振林这些钳工,蹲在地上,把8号铁丝按在画样线条上,打钳成花灯构架上的一个个配件,百炼钢在他们手中成了绕指柔。有时,她也纳闷,男人们在家的笨是不是装的?为啥到了厂里就这么灵巧呢?

微信图片_20220115221238.jpg

  一年四季,花灯厂生产车间都充盈着年味。由于订单多,又是纯手工工艺,除了春节几天年假,王连香她们几乎每天都得来上班赶订单。“我们公司全年生产花灯,每年都会提前储备好春节要用的花灯产品,这些产品最远销往福建,近处销往内蒙古、甘肃等地。尽管受疫情影响严重,但公司去年已实现年销售额2000余万元,带动附近群众200余人就业。由于花灯订单太多,忙不过来,公司又招聘了一批年轻人在电脑上设计花灯图案。”李建平说。

  腊月初八那天,银川的亲戚打电话给王连香说,在银川文化城,看见了她们造的隆德花灯,整个文化城一下子有了年的感觉,就好像看见了老家红红火火的年一样。

微信图片_20220115221259.jpg

  王连香只顾忙手上的活计,不知道厂里一年能出多少件花灯,也不知道花灯都卖哪儿了。但有一件事在她心里明得跟照镜子一样:“我裱糊花灯已经第四个年头了,只要两个人配合得好,一天就能做好3个小花灯,每个人能挣一半百元呢。”焊工、钳工工资比她们还高,普通工人每天能挣近200元,像李建平、王永强等灵魂级画师和工匠,月薪都几千元,甚至上万元。

微信图片_20220115221244.jpg

  在花灯界,有一个口碑是“南有自贡,北有隆德”。从创意到造型,从用材到花饰,隆德花灯满满地传承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但隆德花灯不拘泥于此,而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李建平带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聚力做大做强隆德花灯产业。2019年,李建平依照北京北海公园九龙壁,设计了第一个九龙壁花灯作品。2021年,他又为宁夏春节联欢晚会设计制作了一部分花灯道具。今年,李建平打算除了设计制作春节花灯外,还尝试把花灯设计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例如给大型酒店、娱乐场所设计一些山水画、花鸟画等花灯类壁画装饰,让传统文化随时随处细无声滋润人们的心田。( 宁夏日报记者 王玉平/文 李霞霞/图 牛宝林/视频)

【编辑】:王雪玲
【责任编辑】:王雪玲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