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在六盘山文化城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基地,几位女工正在编织抱枕和挂件。在另一间手工室,心灵手巧的绣娘正在神情专注、一针一线地绣着外地客商定制的“锦绣山河”“鹏程万里”等作品。带动她们就业创业的,正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刺绣)代表性传承人田慧君。
7岁那年,田慧君因不幸导致粉碎性骨折落下二级肢体残疾。2006年,她和丈夫毛锦玉所在的企业进行改制,夫妻双双下岗。下岗后,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田慧君开始学习传统刺绣。凭借一双巧手,她很快掌握了刺绣技术,手艺日渐纯熟。2012年至2013年,田慧君先后参加固原市、隆德县有关部门举办的刺绣、编织、剪纸培训班,进一步开阔了眼界,增长了学识和技艺。
2016年7月,在政府有关部门和亲友的帮助下,隆德县慧君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挂牌成立,办学内容包括刺绣、编织、剪纸、串珠、布艺以及美容师、美甲师、化妆师等职业技能培训。同时,在固原市残联、隆德县残联、妇联等部门支持下,开展了人员技能培训、就业登记和推荐就业“一条龙”服务,实现提供劳动就业服务与传承民间艺术文化双赢。
据悉,为拓展残疾妇女就业渠道,帮助其就地就近灵活就业,2022年8月自治区残联联合妇联、人社厅、文旅厅、乡村振兴局下发通知,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残疾人“美丽工坊”创建活动。旨在通过选拔和扶持一批适宜残疾妇女就近就便或居家就业的手工制作企业或机构,打造“美丽工坊”这一残疾妇女培训就业品牌,帮助更多残疾妇女通过劳动实现就业梦想。慧君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已累计举办编织、刺绣、剪纸等各种技能培训85期,培训学员4113人次(残疾人333人),其中1820人取得国家专项技能资格证书。
“美丽工坊”的建立为残疾妇女实现就业增收创造了条件,同时也激励参与企业通过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社会组织、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参与到帮扶残疾妇女就业创业工作当中。“借助这个创建活动,希望我能带动更多残疾人就业,实现自立自强的梦想。”田慧君说。(新消息报记者 方海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