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2021 -> 千年古县文化隆德 -> 乡村振兴
隆德县奠安乡肉兔养殖拓宽村民致富路
2022-02-24 17:17:33   
2022-02-24 17:17:33    来源:隆德县融媒体中心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为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近年来,奠安乡立足乡村实际,积极引进产业扶贫项目,投资建设肉兔养殖基地,助力村民致富、村集体增收。

微信图片_20220224164009.png

  近日,记者走进新街村三联兔业肉兔养殖示范园区看到,整齐的兔舍里,一只只兔子在饲养员的精心喂养下膘肥体壮,甚是惹人喜爱。闲暇之余,兔场负责人蒙玉新还会为饲养员们耐心讲解和教授喂养兔子的方法和技巧,并通过定期对兔舍进行消毒、配备自动化除粪机等方式,保障兔子生长环境的干净、舒适。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兔子一批一批出栏,给村集体带来收入的同时,也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增收。“新街村养殖园区是从2022年1月份开始,前景很好,疫情原因并没有对兔厂产生很大的影响,从1月份开始整个园区的出栏量是5个批次,每个批次出栏大概是3600只到4000只左右,每只下来就是37元到40元,一整车大概是十二三万元,5个批次整个园区毛收入大概是50多万到60万,基本纯收入达到六七万元。现在母兔存栏量达到5000只,子兔现在存栏量达到3万只,每月出栏要达到3个批次,各方面都很好。”三联兔厂厂长蒙玉新介绍。

微信图片_20220224164012.png

  据了解,肉兔养殖投资少、风险低、见效快、收益好。经过培训,家庭妇女、老人、轻度残疾等劳动能力较弱的人群都能胜任。外加奠安境内饲草丰富、光热资源足,温度湿度适宜,符合肉兔养殖的有利条件。奠安乡党委和政府立足实际,确定了肉兔产业发展“联村联社联资”的工作思路,探索形成了肉兔养殖“1156”发展模式,及“苜蓿种植+饲草料加工+肉兔养殖”的产业链条,充分利用闽宁资金,建设并运行肉兔饲养颗粒饲料加工厂,使肉兔产业成为奠安乡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目前,全乡肉兔存栏5.2万只,2021年出栏量达到10万只,全年村集体收益300万元。“我们新街村村集体经济发展主要以肉兔养殖为主,去年,村集体经济收益达到90多万元。我们利用当地有利的资源紫花苜蓿,自己加工肉兔饲料,降低了肉兔的饲养成本,村集体经济去年带动一部分农户参与家庭肉兔养殖,全年下来参与肉兔养殖的农户家庭经济有所增加,今年我们准备利用党的好政策,发动更多的农户参与家庭经济肉兔养殖,使农民的家庭经济收入有所增加,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产业基础。”新街村党支部书记马丁虎告诉记者。

微信图片_20220224164015.png

  现如今,奠安乡村集体经济日臻完善,呈现出村村结果的良好态势,有力的推动了农村综合改革,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带动了农民增收,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的提高。小兔子成就了奠安乡村振兴大产业。(实习记者 刘金池)

【编辑】:王雪玲
【责任编辑】:王雪玲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