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隆德县杨河乡杨河村在县委、县政府的产业扶持下,走出了一条“家家种草、户户养牛”的草畜产业发展路子,村民们奋发向上,努力走上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这期间少不了村“两委”班子的入户宣传和带动,更少不了农户自身的奋斗和努力。而这一切在村民马小林的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3月7日,记者来到马小林家,只见宽敞的现代化牛棚里,一头头西门塔尔基础母牛在石槽前悠闲地咀嚼着草料,时不时发出哞叫声。草料棚内成垛的草料、玉米整齐地码放着。
马小林作为一名90后,婚后他便开始发展肉牛养殖,从最初的3头牛发展到如今的近50头,他的养殖事业越做越大,生活也越来越好。操控铲车运送草料、拌料、喂牛,是他日常的工作。他告诉记者,这几年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考虑到八十多岁的爷爷奶奶没有任何收入,他便主动为老人代养了两头基础母牛,闲暇时间也会去陪老人聊天解闷。提及养牛,马小林直言这一切都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好政策。
“自2012年我开始养牛,养牛3-5头,到后来发展到一二十头,以及目前的50头左右。这一切都离不开党的好政策,比如有见犊补母、饲草补贴、牛棚搭建补贴、硬化路改造这些方面。希望以后在党的好政策帮助下和我自己的努力下,我们的生活越过越好。”杨河乡杨河村村监会委员马小林告诉记者。
同时作为一名村监会委员,他平时会积极参与村庄管理,协助村“两委”完成基本工作,登记表册、为群众答疑解惑、入户宣传党的政策等。虽然还不是党员,但他时刻以一名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每到夏天,他都会对接蔬菜大棚种植基地,每天免费接送本地妇女去大棚务工。
从最初的一穷二白发展到如今存栏近50头牛,马小林从没有抱怨一句。每天喂完牛他就急匆匆来到村委会投入到一天紧张而又繁忙的工作当中。他的身上折射出了隆德人民吃苦耐劳、助人为乐的精神和努力奔向幸福生活的拼劲,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村民们都会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行。(记者:张浩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