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2021 -> 千年古县文化隆德 -> 经济·隆德
林地里种药材种出“增收良方”!隆德县发展林药间作和野生抚育模式
2023-09-11 19:29:14   
2023-09-11 19:29:14    来源:宁夏日报客户端

  9月7日,隆德县观庄乡林沟村,村民们正在六盘山北联池下的林地里除草。“这里种的是黄芪,那边是柴胡。”村干部向记者介绍。

  隆德是六盘山道地中药材重要种植区域,但中药材种植面积、区域受限,难以扩大规模。与此同时,该县退耕还林面积24.6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34.5%。

六盘山下新增一大片林药间作基地。

  盘活退耕还林地,用林药间作模式推动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开发和当地百姓致富增收,成为一种因地制宜、两全其美的思路创新。在隆德县科技局统筹指导下,观庄乡于今年春天打造六盘山外围林药间作种植基地,面积3000亩,包含林沟、倪套、前庄三个村所辖的退耕还林地,栽植树种以落叶松、山桃和沙棘为主,间作药材品种以黄芩、板蓝根、柴胡、秦艽为主。因林地土质肥沃,水源充沛,空气湿润,适合种植中药材,而且通过整地、除草、松土等,对于抚育幼林、促进林木迅速生长有好处,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既培育了后备森林资源,又能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是利用森林资源发展林下经济的一种新模式。

中药材和退耕还林的林木相得益彰。

  该基地由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负责组织实施,进行统一管理,统一进苗、购种、种植和管护。同时,充分考虑退耕农民的经济利益,按照“村集体经济+基地+农户”的模式,通过劳务用工、农户自主采收销售的方式,农户直接参与到中药材产、加、销活动当中,既解决了生态问题,又解决了农户的收入问题,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培育找到了有效途径。

  据了解,林药间作和野生抚育模式是隆德县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中一类比较独特的配置模式,符合当前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方向,具有投资少、见效快、回报较高等特点,不但能够获得生态效益,而且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隆德县在陈靳新和、城关镇王辛湾、联财恒光、奠安旧街等地建立了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林下药材示范基地。今年,隆德县又利用飞播的形式,以黄芪、秦艽品种为主,沿观庄、好水至联财北山片区,开展野生资源修复与保护5万亩,加上历年种植,截至目前,全县林下中药材面积已经达到25万亩。(新消息报记者 雍斌 文/图)

【编辑】:王雪玲
【责任编辑】:杨丽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