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谢,石嘴山市生态保护林场书记、场长。
除了这一身份,他还有许多为人称道的“闪光”身份:“全国绿化奖章”获得者、全区绿化先进个人、自治区我身边的战“疫”模范、石嘴山市第五届敬业奉献道德模范、石嘴山市建市60年感动人物、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就在7月27日召开的宁夏首届“最美退役军人”发布会上,他再获殊荣,被授予宁夏首届“最美退役军人”荣誉称号。
一切荣誉,均来自于他退役后义无反顾投身于生态建设,并为之奋斗了16载所作出的努力。
或许是曾在部队服役4年的经历,磨砺了张廷谢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意志。
退役返乡的他带着乡亲们走出穷山沟,扎根石嘴山,奔向致富路。从1996年到2006年的10年间,张廷谢注册成立的工程劳务公司先后承揽了一大批市政、水利、土建、园林绿化等工程项目,累计实现纯利润2000余万元,实现了一名退役军人凭借双手自主创业的华丽转身。2007年,张廷谢被组织任命为石嘴山市绿森林公司总经理兼奇石山分公司经理一职,承担起石嘴山市3万多亩公益林的管护任务。2015年临危受命,接任了市生态保护林场场长职务。
这16年间,每年总有长达5个多月的时间,找不到他的踪迹——不在家里,也不在办公室里,而是在一个个生态建设项目的工地上。
华夏奇石山、星海湖、浴山潭、贺兰山生态综合整治……一个个老百姓耳熟能详的重点绿化项目和城市区绿化提升工程,无不烙印着张廷谢率先垂范、砥砺奋斗的身影。他带领着一支“绿化铁军”,战天斗地,书写了一个又一个变污染为生态、化腐朽为神奇的“绿色奇迹”。
犹记得华夏奇石山最初的模样——一座高十几米,占地面积相当于140个标准化足球场的粉煤灰垃圾山。如今却精致秀美,天蓝水清、层林尽染,芦花摇曳、水鸟嬉戏,一派和谐。
犹记得浴山潭广场未改造前的容颜——遍布素有“癌症土壤”之称的白僵土,土地贫瘠,草木荒芜,人迹罕至。如今却草木繁盛,小品景观齐聚,游人如织,成为石嘴山市绿化景观亮点工程。
犹记得被“开膛破肚”采掘,留下累累伤痕、满目疮痍的巍巍贺兰山,如今经过换土回填、植树增绿等系列生态修复后,正逐步恢复元气,重新变回那个生机盎然、身姿伟岸的父亲山。
犹记得作为国有资产的生态林场,由于历史等多方面原因,基础设施严重落后,债务包袱沉重,生产经营举步维艰。如今却涅槃重生,2015年至2020年累计实现利润3000多万元,每年补贴公益林管护资金300多万元,承担了国有企业的政治和社会责任。
……16年间,张廷谢走遍了石嘴山的戈壁荒滩,始终奋战在石嘴山市生态建设和园林绿化第一线上,用真诚和奉献,书写着新时代退役军人的赤子情怀。他像胡杨一样深深扎根在这片热土,默默奉献,倾尽全力。
一项一项,持续作战,日复一日。
一处一处,攻坚克难,年复一年。16年光阴,从“橄榄绿”到“生态绿”,从军营到林场,张廷谢的身份在变、角色在变,但那份永葆军人本色的钢铁意志和“舍小家、为大家”的军人情怀却从未改变。对于林场未来的发展,他也早已做好了规划。他说:“能够为贺兰山的生态保护尽一点微薄之力,是我一生的骄傲。未来,我将继续从事贺兰山生态保护事业,加快林木良种化进程,打造苗木良种繁育基地。充分利用林下有机肥资源丰富的优势,探索林下套种中药材、红薯等经济作物,提高林地资源利用率,增加职工收入的同时,为林场经营转型探索出一条新路,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带来金山银山。”(记者 朱玉浩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