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2021 -> 先行区 -> “六新六特六优”产业看发展 -> 绿色食品产业
从原料端、种植端、加工端、产业端、品牌端入手
贺兰县布局绿色食品产业“先手棋”
2021-07-06 10:58:05   
2021-07-06 10:58:05    来源:银川日报

  宁夏山逗子杂粮绿色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

  宁夏厚生记食品有限公司杞动力全自动生产线。

  百瑞源枸杞股份有限公司枸杞筛选环节。

  农户在贺兰县峻松樱桃采摘园采摘。

  贺兰县红酒生产企业酿酒车间。

  “食用农产品合格证”成了优质蔬菜的“新名片”。

  百瑞源枸杞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枸杞系列产品。

  贺兰县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记者 梁小雨/文 李靖/图

  从丁北西芹、张亮香瓜等银川人耳熟能详的瓜果蔬菜,到稻田蟹、有机米、南美白对虾等品种繁多的水产品,再到厚生记、百瑞源、塞尚乳业等精深加工食品产业,这些充满“贺兰元素”的绿色食品,正在朝向特色化、标准化、规范化、优质化、品牌化方向快速发展。

  围绕绿色发展理念,今年贺兰县依托绿色食品原材料特色优势和产业集群优势,分别从原料端、种植端、加工端、产业端入手,通过调结构、建集群、强龙头、育品牌、延链条、优服务,推动绿色食品产业建立健全产业链、融通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拓展创新链,全面提升全县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加快传统食品加工向绿色食品加工转变,形成绿色食品产业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不断让百姓从“吃饱”“吃好”再到“吃健康”。

  未来规划 完善产业结构加快发展产业集群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聚焦绿色食品产业,强化精准招商,补齐绿色食品产业链短板、弱项,重点引进一批资金雄厚、技术先进的优势企业,新上一批发展前景好、产业集聚度高、牵引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

  围绕“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战略,贺兰县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推动绿色农业加速发展。一幅农业兴、农民富、农村美的画卷正在贺兰这片热土上徐徐展开,续写着现代都市特色农业发展新篇章。

  下一步,该县将发挥龙头企业作用,以绿色食品龙头企业为基础,切实加大绿色食品基地建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优化供给结构,提高供给的质量和效率。

  ◆强化产业集群发展。以贺兰工业园区德胜片区资源集聚区和物流节点为重点,促进产业前延后伸、横向配套、上承市场、下接要素,构建紧密关联、高度依存的全产业链,培育一批集生产、加工、流通、仓储物流、体验、品牌、电商于一体的产业集群。

  ◆拓宽品牌建设渠道。绿色食品的核心价值在于品牌建设,通过充分挖掘自身品牌潜力,可以更好地扩展市场。在进行品牌建设时,将绿色食品标志和企业标志进行融合,加强高端销售,积极参加各种食品博览会,不断提高企业的曝光度,更好地提升企业食品的品牌价值。

  ◆做大做强做优产业。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延伸及建链强链补链等,实现一批中小微企业做大,再通过政府扶持、创新驱动等做强做优,进而实现绿色食品产业高端化、产业化、融合化发展。

  原料端 绿色食品原材料特色优势突出

  5月底,位于贺兰县洪广镇的图兰朵葡萄酒小镇正式揭牌,贺兰县葡萄酒产业再添生力军。该小镇有葡萄园3303亩,总投资25亿元。酒庄总经理郑子丰表示,这里的气候土壤适合种植酿酒葡萄,希望未来几年能为葡萄酒爱好者们打造一个休闲、放松、回归心灵的好去处。

  小小酿酒葡萄串起贺兰人民的紫色梦想,贺兰县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带南至与西夏区交界、北至与平罗县交界、东至1150等高线、西至1200等高线,总面积4.63万亩,引进葡萄酒企业58家,已建成酿酒葡萄基地2.1万亩,种植品种主要有赤霞珠、马瑟兰、西拉、黑比诺、霞多丽、品丽珠等,建成中型精品酒庄11座。2020年全县优质葡萄酒产能达到400万瓶,综合产值约4亿元,产区内9家酒庄在首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博览会评比大赛中斩获多项大奖。

  与葡萄酒同样熠熠生辉的还有贺兰县的适水产业。在贺兰县,有水有田处就有“稻渔共作”的探索,就有“宽沟深槽”的建设,就有名优新品鱼种的展示。近年来,该县突出抓好名优品种设施养殖、大宗淡水鱼健康生态养殖、稻渔综合种养、休闲渔业等特色产业发展,2020年全县水产品总产量达5.8万吨,占全市产量71.2%。全县大宗淡水产品总量的70%稳定外销西藏、甘肃、内蒙古、陕西、青海等周边省区,渔业总产值稳步达到6.5亿元,较“十三五”初期增长了58.5%,打造出“塞上江南、鱼米之乡”乡村产业图景。

  水产、酿酒葡萄、优质大米、绿色蔬菜,这是贺兰县当前的四大特色产业。该县在绿色食品方面的原材料特色优势十分明显,现有全国有机水稻示范基地一个,面积1033.33公顷。有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水稻基地7133.33公顷、小麦基地5600公顷。有绿色食品企业8家,认证绿色食品27种,产地规模达2478多公顷,年产量超2万吨。有有机食品企业5家,认证有机食品8种,产地规模近630公顷,年产量3600多吨。有地理标志产品4种,分别为丁北西芹、张亮香瓜、贺兰螺丝菜、宁夏菜心,生产规模约325公顷,年产量约9000吨。

  优质的原材料为该县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围绕着从原料到产品、从产品到产业、从产业到品牌的发展历程,贺兰县一步一个脚印,开创出一片可喜的新天地。

  种植端 绿色生产模式让农产品更优

  6月28日,在宁夏兰星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的种植基地,不同于传统使用除草剂的方法,工人正推着微耕机在地里除草。

  该基地负责人马光杰介绍,以往使用除草剂虽效果显著,但生产出来的西红柿农药残留较多,无法进入高端市场。如今基地均采用微耕机除草,同时使用果菜堆制的有机肥和生物菌剂,既保证了西红柿秧苗不受杂草影响,也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从种植端确保了农产品的优质和绿色。

  不仅如此,在马光杰的基地里,水肥一体化技术也应用广泛,管道布满了田地,混合在一起的水肥被定时定量输送到每株秧苗根部,既节省成本,也提升了吸收率。马光杰介绍:“现在不像以前那样大水漫灌、广撒肥料,通过管道精准滴灌,蔬菜就能吸收到足够的养分,还节省了不少成本。”

  受益于绿色种植和智能化管理模式,马光杰的西红柿多年来备受市场青睐,每年销往重庆、郑州、上海等地的高端果蔬超市,既打响了银川优质蔬菜的品牌,也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增收。

  杨学英在该基地已经干了10年,她说:“在家门口就业,方便又轻省,跟着老板也学了不少种西红柿的技术,以后还能自己出来单干。”据悉,马光杰的种植基地每年能带动周边村民200余人就业。

  贺兰县通过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战略,着力抓好标准基地建设,全县已建立优质粮食原料基地4万亩、千亩以上瓜菜示范基地8个、国家绿色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4个、自治区级标准化示范基地5个,以标准化的种植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同时进一步提升农产品品质。

  与此同时,该县把发展“两品一标”认证工作作为创建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支持鼓励企业积极申报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相关部门及时兑现绿色认证奖补政策,对新获证企业给予项目扶持,将区市及本级奖补政策落实到“两品一标”认证的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和种植合作社等经营实体。截至目前,全县共培育国家级驰名商标5个、宁夏著名商标27个、宁夏名牌产品33个。

  加工端 龙头企业示范引领作用明显

  在贺兰工业园区德胜片区,宁夏山逗子杂粮绿色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难觅工人身影,映入眼帘的是成套的智能化生产设备,各色杂粮原料从入口进入设备,最终以成品样貌出现在设备出口。

  该公司副总经理王长安介绍,该生产线是一条杂粮的综合加工生产线,企业投资2000万元于2018年开始自动化改造,2019年底开始试生产,如今广泛用于大米、面粉、豆类等农产品的加工生产。“以前的生产线需要聘请几十名甚至上百名工人,劳动力成本高昂,如今通过程序设置,工厂可以达到无人化。”

  生产车间里,机器发出的轰鸣声震耳欲聋,只有两名技术人员正拿着维修记录本四处查看机器运转情况。“这是料仓的指示灯,里面装有感应器,如果原料不够了,这个指示灯就会提示我们及时加料。”王长安介绍,自从改造了生产线后,企业的生成能力成倍提升,2020年产能仅有2万吨,今年预计到8月份产能将突破4万吨。

  同样凭借科技创新在行业站稳脚跟的还有百瑞源枸杞股份有限公司。去年至今,在许多企业受疫情影响销售额骤减的情况下,百瑞源却凭借“锁鲜枸杞”、枸杞原浆、枸杞系列保健产品等销量一路飘红。

  在企业的生产车间,从头包到脚的工人们,或在流水线上筛检次品,或包装成箱。静电除杂、金属探测、分拣包装、紫外线杀菌、无菌净化包装等重要环节均由智能化生产线完成,无须人力操作。企业营销总监张国旺表示,通过智能化生产线的改造,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保障了食品的卫生健康。

  对技术的升级改造,对产品的创新研发,对发展的绿色追求,这是百瑞源异军突起的“秘诀”。为了减少自然晾晒带来的二次污染,企业投资引入烘干设备,同时联合科研机构升级锁鲜技术,将产品定位为绿色和高端,张国旺说:“以质量发展为突破口,是当前食品加工业的必由之路。”

  贺兰县积极构建以绿色食品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一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不仅加大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和引进,加快突破绿色食品生产、流通等领域关键共性技术的开发,着力推动加工企业由小变大、加工程度由初变深、加工产品由粗变精,同时以企业科技创新为核心,通过自主研发和引进消化相结合,推广运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建设一批现代化农业龙头企业,以产业科技创新全面提高服务效能。

  产业端 绿色食品产业集群趋势形成

  相信银川的市民一定对麦尔乐蛋糕不陌生,这家位于贺兰工业园区德胜片区的食品加工企业是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宁式烘焙食品龙头企业。

  历经多年发展,宁夏麦尔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在德胜片区投资兴建了独具规模的烘焙食品生产基地,并配有十万级净化生产车间、自动化的生产包装流水线,以及科技化的产品研发中心和现代化的综合办公楼,经营月饼、粽子、汤圆、面包、蛋糕、糕点和西点等,有麦尔乐西饼直营店近50家,丰富的产品系列和优质的蛋糕口味,使其深深烙印在银川人民的美食记忆中。

  市民同样耳熟能详的还有宁夏广银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蟹田米,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绿色、有机、无污染,这既是消费者的诉求,也是我们近年来的生产方向。”

  据了解,很多传统的大米加工企业虽然具备原料采购优势,管理和运行成本低,但一般采取低价销售策略占领市场,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宁夏广银米业有限公司从源头入手,在种植环节,不仅突出种植标准化,更采取了“稻渔共作”的立体生态种养模式,既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同时也减少了农药化肥的使用量,进一步提升了大米品质。而在加工环节,企业引进全套的自动化生产线,从稻谷变成大米,需经过去石、碾米、抛光、色选等10多道工序,加工出来的大米再经过自动化计量和真空包装就可投放市场,全程只需一两名工人即可完成基本操作,省时又高效。

  麦尔乐、广银米业的发展历程是近年来贺兰县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缩影。越来越多的绿色食品加工企业汇聚于此,形成了以厚生记为龙头的休闲小食品加工,以百瑞源为龙头的枸杞加工,以广银米业为龙头的粮食加工,以金河、塞尚为龙头的乳制品加工,以科丰种业为龙头的制种加工,以西夏啤酒为龙头的酒类加工,以麦尔乐为龙头的糕点食品加工,以辛普劳为龙头的马铃薯加工,以中地为龙头的奶牛养殖等主导产业。多家龙头企业对于提升地区产业水平和区域化协作水平、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带动作用。而这些日渐响亮的名片背后,也是县域经济持续扩张、产业集群快速发展的生动写照。

  目前贺兰县绿色食品产业的集群趋势已十分明显,以贺兰工业园区德胜片区为主阵地,依托贺兰农业特色产业,重点发展奶制品、枸杞、粮油、酿酒等特色加工产业。截至2020年底,贺兰工业园区有绿色食品企业42家,绿色食品产值占园区工业总产值的37%,其中规上企业13家,2020年占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的25.56%,绿色食品从业人员近5000人。

  品牌端 多元机制树立绿色农产品品牌形象

  6月已是蔬菜的收获季,在位于贺兰县立岗镇的宁夏自然之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有机蔬菜生产基地,每天工人们忙碌不停,运输车辆来来往往,新采收的菜心被打包装车,准备发往深圳、上海、北京等城市。这些宁夏菜心从清晨采收、检测装车、冷链运输,再到目的地分拣包装、超市上架,整个过程不超过50个小时。

  当前贺兰县共有13家企业建立了18个供港蔬菜基地,2021年全县计划种植供港蔬菜9.15万亩。企业产品经理曾小芳介绍,宁夏菜心在南方市场备受消费者青睐,但此前一直存在产地混淆、质量参差不齐的发展困境。“很多外地菜心都打着宁夏菜心的名头,消费者难以分辨,如今有了政府授权的合格证,消费者自然买得放心。”

  曾小芳提到的合格证,就是今年贺兰县推行的食用农产品合格证,上面有产品名称、数量、生产经营主体、联系方式、产地、开具日期、检测结果等基本信息,同时在醒目位置打印着生产主体承诺声明和一个二维码,消费者扫码即可查看产品来源、批号批次、检疫检验报告等内容,快速了解所购蔬菜的信息。

  小小的食用农产品合格证成为了优质蔬菜的“新名片”。不仅如此,贺兰县还多措并举树立绿色农产品品牌形象,积极推动实施食品安全监督检查信息化管理,加快食用农产品、食品供应链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建立起部门联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长效制度机制,共同督促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切实发挥线上检查与线下协同监管作用。

  贺兰县依托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着力培育市场知名品牌,全面打造宁夏大米、宁夏菜心、贺兰水产等地理标志品牌,加大绿色食品产品品牌创建支持力度,培育敬义泰、西夏啤酒、金河酸奶3个中国驰名商标,以及欧必客稀奶油、瑞格莱斯蛋白粉2个宁夏著名商标。同时,该县创新宣传推介方式,加大传统营销与电子商务的深度融合,线上线下相结合增强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意识,提高民众对绿色食品标志的认知水平,充分挖掘绿色食品市场的需求潜力。打造“互联网+绿色食品”的新型办展模式和营销策略,集信息发布、产品推介、网络销售于一体,推进绿色食品市场宣传,提高绿色食品品牌的认知度,促进绿色食品产业向市场化方向发展。(记者  梁小雨/文  李靖/图)

【编辑】:张静
【责任编辑】:张静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宁)字第00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 宁ICP备10000675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