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排队等候到手机预约挂号;
从跑腿缴费到诊间一键支付;
从小病拖大病到远程就诊;
……
一部手机、一个APP就能完成从挂号缴费、信息查询到在线支付、医院报告单推送等全过程。这是信息化时代医疗健康发展的趋势和必然,也是“互联网+”模式下医疗健康信息化发展的中卫实践。
近年来,借着东风,中卫市加快建设云天中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部署要求,创新医疗服务模式,促进健康数据融合共享,多措并举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着力改善群众看病就医的切身感受,增强群众的医改获得感,不断为全市医疗健康事业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乘云而上,医疗大数据中心建设提速推进
地处西北腹地的宁夏不可避免的面临着优质医疗资源短缺、发展不平衡等难题。
而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有利于解决优质医疗资源不足、配置不均衡等问题。这是共识,更是机遇。
源于此,中卫市扎实开展国家(中卫)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医疗云专区建设,积极协调区内外医疗机构业务系统上云。截至目前,医疗云专区已为区内外31家公立医院、8个县域医共体、35家行业企业提供云服务,其中,全市78%公立医院(7家)实现医疗数据云上部署,安全稳定运行800余天。
7月27日,在中卫市中医医院院药剂科,“医师开具处方—药师审核处方—煎药配送中心—快寄公司—患者”的快捷配送模式有条不紊地运行。
据中卫市中医医院药剂科负责人邵旭红介绍,后期医院还将承接沙坡头区辖区的各公立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服务站、民营医院、个体诊所等医疗机构及互联网门诊线上、线下诊疗中药处方调配代煎配送服务,大力缩短门诊患者等待取药的时间,实现药事服务的精细化、智能化管理。
不仅如此,按照“云天中卫”城市大脑数据对接要求,中卫市卫生健康委积极梳理卫生健康信息,形成共享数据资源目录,目前已推送出生医学证明、健康扶贫、疫苗接种、家庭医生签约、医护人员及医疗机构等卫生健康信息。
而这也正是为何中卫能在第十六届中国卫生信息技术/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交流大会暨软硬件与健康医疗产品展览会发布的全国卫生健康信息化发展指数(2021)城市结果中名列前十的原因。
贴心服务,医疗卫生应用业态不断拓宽
“以前要排队等候,现在是手机网上挂号,省心又省力。”7月27日,在中卫市人民医院,68岁的张顺华感慨道:“今天我从看病到住到病房,不到1小时!”
看着张顺华高兴的样子,老伴周淑霞接过话茬说:“输液都有监测,我们两个老人不担心出岔子!”
“是的!”市人民医院肿瘤科护士长花晓燕正在科室走廊盯着两块电视屏幕。
“这是我们科室的护理智联看板,上面不仅可以显示科室当天的温度、湿度,还可以显示科室所有住院病人就诊信息,当天输液总人数、重点关注病人等。”花晓燕说,除此之外,护士可以从智联看板上查看患者的长期医嘱和临时医嘱,随时根据病人的医嘱信息进行核对。
在中卫市中医医院就诊的患者梁军住院就医11天,对医院的“先进”诊疗赞不绝口!
“方便、快捷、高效,对病人的管护及时到位,患者有什么问题线上线下、院内院外都能够及时沟通交流。”梁军说。
就在梁军感叹时,护师马欢来为梁军换药,并完成了心电图、血压等生命体征的信息核对。
马欢指着她手中的移动式护士工作站说:“小身体、大容量,每一层都可以放置为患者治疗的一些所需用品,同时护士可以在病床旁随时为患者核对医嘱,减少护士在病房、护士站、治疗室来回走动的时间,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大大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真正做到了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患者。”
……
这一切,都源于中卫市医疗卫生应用业态得不断拓宽。近年来,中卫市人民医院、中卫市中医医院智慧医院建设成效显著,率先完成与全区一体化平台对接,成为全区首批上线试运行的医院,电子病历应用水平达到4级,移动护理、线上中药煎配送、智能查房等特色应用有效提升医院便民惠民服务水平。网络安全风险抵御能力明显提升,中卫市人民医院获得自治区公安厅“网络安全实战演习防守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同时,在全区率先开展临床用血“一站式”结算服务,实现用血费用“即用即结”。中卫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入驻“掌上健康宁夏”APP,积极推广应用电子健康码、电子母子健康手册,居民累计申领健康码73520个、健康手册10650本,实现就医“一码通用”。开辟线上就医通道,开展预约诊疗、诊间结算、检验检查结果查询、健康管理等线上服务,预约诊疗率达79%。深入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建设,平台已于5月初上线运行,开展留置尿管、伤口护理、产后护理、刮痧、针灸、推拿等“线上预约、线下服务”。
……
资源共享,县域信息化平台加快部署
“今天远程接诊的患者有20多人,有时一天能达到70多人。”在中卫市人民医院,超声医学主任医师俞风雷正坐在电脑前,查看一位患者的心电图。
记者了解到,中卫市人民医院远程超声诊断中心于2019年11月建成,远程诊断中心向上对接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自治区人民医院,向下对接沙坡头区所有乡镇卫生院。乡镇医生把村民就诊信息表上传到远程诊断中心,远程诊断中心随时进行分析。如果市人民医院有疑难,会上传到医科大总院或者是自治区人民医院,由专家再分析,提出诊断意见。自该中心建成以来,市人民医院已经处理线上上传病例6000多例。
中卫市人民医院网络信息中心主任鹿庆说,目前中卫市人民医院正在积极筹备“互联网医院”的申请工作,后期将给广大患者提供在线复诊、视频问诊、药品配送到家、药师咨询、在线咨询等更加丰富的便民服务功能。
医疗资源共享、下沉,让百姓零往返就医!
不仅如此,沙坡头区县域医共体打造互联网门诊、影像、超声、心电、胎心监护五大远程中心,拓展智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涵,完成线上签、续约21.6万人,开展老年人健康体检、慢性病随访等服务310.6万人次。中宁县投入2650万打造“互联网+县域医共体”平台,为179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智能健康体检一体机及便携式随访箱,开展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家医服务、健康体检一体化服务。海原县运用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为基层医生赋智赋能,基层病历规范率达到98.5%。借助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建设,全市已建成28家标准化“互联网+”预防接种门诊,实现疫苗接种全流程数字化管理。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医疗改革,关乎民生,情系百姓。中卫迎难而上,让全民共享健康服务,让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全媒体记者 张秀 任浩 实习生 周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