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0月19日至25日,我区与全国同步启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全方位呈现双创的新作为新成效,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创新引领未来,创业成就梦想。本组稿件从企业、科研机构、大学院校选取5位“双创达人”,讲述他们的精彩故事,以激励更多的人投身于双创实践。
周志军:让中国高端3D打印装备走向世界
六年“磨剑”,深耕智能铸造。
共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3D打印事业部总经理助理周志军,带领团队苦心钻研持续创新,在3D打印领域,取得了突出成绩:
提出了跟随式不间断循环喷墨打印技术路线,实现了大尺寸高效率铸造砂型3D打印;
开发微角度双向铺压一体技术及叠形槽振动下砂技术,研制出大跨距双向高速铺砂装置;
制造出的铸造砂型3D打印设备,打印效率是同类设备的3至5倍,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多台设备出口至欧洲、日本等地,累计新增产值超过4亿元……
“让共享品牌作为中国高端装备行业代表走向世界,是对我们团队最大的激励。”10月31日,周志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2015年初,共享集团决定自主研发砂型3D打印机,以摆脱国外技术垄断,2009年毕业于同济大学的周志军,作为项目组核心成员参与其中。
“在研发初期,由于国内无相关产品参考借鉴案例,且团队成员经验不足,每个方案设计需要经过多轮讨论评审才可定稿,很多时候,凌晨一两点了,团队成员还在热火朝天讨论。”周志军回忆,经过两个多月的精心设计策划及零件制作后,首台砂型3D打印样机正式进入了总装、调试阶段。为了考虑保密的同时不影响项目进度,团队成员自发取消了周末及节假日的休息时间,并搬入一个四面没窗户的实验室开展安装调试工作。
经过半年多不懈努力,首台样机开发成功。
2018年初,共享集团3D打印研发团队在完成大尺寸产业化机型研发后,开始瞄准面向中小企业及科研院所使用的中型高端精密机型,周志军再次被委以重任带领团队进行攻关。
“有别于大尺寸产业化机型,中型高端精密机型的研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周志军介绍,为保证设备打印的砂型全尺寸精度控制在±0.3mm范围内,他带领团队从每个零件的选型和设计入手,每个环节都要经过严谨的计算及分析。在首台设备进入安装调试阶段,国内一所高校提出需要紧急订购一台,首台研发设备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安装调试并高质量交付客户,这无疑又对项目组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为避免安装调试过程中任何一丝疏忽带来的返工及质量问题,周志军驻扎现场全程参与,晚上偶尔有放松的时间就在现场席地而睡,在研究任务集中的时间段,他三天时间累计仅休息了6个小时,终于带领项目成员在项目开发周期内完成了首台样机的研发,并在客户要求的交付时限前完成了高质量交付。
在经过近五年的设备研发及产业化应用实践后,共享集团提出的铸造砂型3D打印、机器人等创新技术+绿色智能工厂的转型升级之路在国内取得了初步成效。2019年初,日本一家制造型企业的负责人主动来访,初步参观考察及洽谈后,当场签订合同采购了一台中型高端精密砂型3D打印机。
“德国、日本等国一直被认为是高端汽车、机床等装备制造领域的最高水平,日本企业主动上门采购中国制造的砂型3D打印机,间接证明了中国在该领域的领先优势。”周志军说。
如今,周志军主持研发的砂型3D打印机已实现多台设备出口至日本、欧洲等地。
而周志军本人,先后荣获全国机械工业设计大赛金奖、中国创新设计产业战略联盟好设计银奖、自治区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自治区及银川市“优秀共产党员”“青年岗位能手”“先锋工匠”“向上向善好青年”等荣誉称号,是银川市高精尖缺人才、银川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并入选宁夏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记者 丁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