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2022 -> 宁夏两会新闻中心 -> 文字头条
从“别人家的物业”到“我家的物业”
——委员说热点系列报道之三
2022-01-22 11:15:40   
2022-01-22 11:15:40    来源:宁夏日报

  住宅小区不仅是群众居住生活的基本单元,也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基础单元。在这里,门内是个人的“私域”生活;推开门,则进入公共空间。无论是公共事务的科学决策,还是公共收益的依法分配,都让小区物业服务成为影响居住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也聚集了委员的关注目光。

  百姓心声

  “我父母家的小区,以前还有公共绿化区域,后来全改成了停车位,走在小区里,人车混行,很没有安全感。”银川市金凤区北京中路街道办事处辖区内某小区的业主周女士说,她和亲朋好友经常交流彼此小区的物业服务,发现一些共性问题:比如物业公司擅自改变小区公用设施用途,而且公共收益不透明。此外,还有擅自提高物业费标准、乱收费等现象。

  作为小区业主,却很难参与小区管理,这是家住银川市西夏区一处新建住宅小区的业主赵先生的烦恼。“虽然业主群里商量得热闹,但是业主委员会迟迟建不起来,因为是新小区,入住率还不高,听群里人说,成立业委会对小区入住率还有一定的要求。”

  这样的“烦恼”并不特殊。据公开报道,截至2020年末,银川市2100多个小区中,有物业管理的1300多个,成立业委会的小区仅有150个左右。业主委员会是业主行使共同管理权的一种形式,也是业主维护自身权利的重要途径。业委会的缺失,影响了业主参与小区治理。

  行业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区网络平台投诉中,涉及物业服务的占有相当比例。

  雷军委员在《关于规范小区物业行业管理的提案》中梳理出当前物业服务存在的短板,“服务意识有待提升,物业收费不透明,监管存在盲区,管理体制不顺,部分小区尚未成立业委会。”

  银川中瀛御景小区或许是很多市民眼中“别人家的小区”。2018年起,该小区依法成立业主委员会,出实招解决了困扰居民多年的暖气不热、车辆乱停等问题。随后,业委会与小区物业公司沟通,收回小区公共区域经营权,并定期公布收支明细。小区业委会受到业主、物业和社区的认可,提供了一种值得借鉴的模式。

  2021年8月,《宁夏回族自治区住宅物业服务导则(试行)》印发,明确了住宅物业服务企业的基本服务标准和要求,引导物业服务公司强化服务职能,提升服务水平。2021年12月,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就有关提案办理情况进行了答复,《宁夏物业管理条例》修订初稿已基本形成,将进一步完善我区物业管理条例,做好顶层设计,不断提升物业服务水平,切实增进居民幸福指数。

  委员建议

  如何不再羡慕“别人家的物业”,让“我家小区”的物业管理更规范、治理更精细。

  民建宁夏区委会建议,要明晰物业企业责任清单,加大对物业企业履职行为监督。将物业服务企业优先纳入基层治理体系,对物业服务企业全面排查,列出问题清单,建立问题台账。强化街道办、物业办在基层治理中的责任意识;进一步建立健全社区自治相关立法,加快修订社区治理的配套法规,明确划定社区自治的权限范围、运行程序及评价体系,有效管理基层社区自治各项事务;进一步理顺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小区物业公司三者之间的权责关系。加强社区数字化改造进程,建设数字社区,为基层治理服务提供数据支撑。

  马中勇委员建议,明晰小区公共收益,可采取近年在北京市、四川省等地兴起的新型物业管理模式,即设立业主大会为委托人、物业企业为受托人、业主为受益人,将物业费、公共收益等设立为信托基金,归全体业主所有,物业企业则从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保障款,主要用于一线员工的补贴及小区维修基金,以此构成业主信任物业企业、物业企业忠诚业主的新型信任体系。同时,搭建小区自治平台,充分保障业主的知情权、参与决定权和监督权。最后,要强化制度约束,建立日常监管标准体系。

  雷军委员建议,进一步明确物业服务行业的主管部门与职责分工,不断提升监管水平,特别是针对物业服务质量差、服务不到位、多次被业主投诉的物业企业,建立约谈和退出机制。此外,搭建居民议事平台,充分尊重居民意愿,促进物业服务行业的现代化、专业化、规范化,实现“管理有序、服务到家、幸福宜居”。

  物业服务受到的关注热度,正是因为它承载着民生温度,亟待相关政策的落实力度。解决好每一个“我家小区”的烦恼,才能妥善成就“千家万户”的宜居生活。(记者 毛雪皎 张瑛 张唯)

【编辑】:赵虎
【责任编辑】:马江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