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签约现场。
观众在中阿博览会上体验展出的医疗器械。(资料图片)新华社发
宁夏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更是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通道、商贸物流枢纽、重要产业和人文交流基地。在“一带一路”倡议发出后,不少阿拉伯国家对中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带来了巨大的合作机遇。这样的兴趣和机遇,需要更多的文化交流来获得,宁夏智慧宫国际文化传播集团有限公司应运而生。
“以前我们的业务量并不大,搭乘共建‘一带一路’的发展快车,企业不断在中文教育、图书出版、影视推广等方面创新研发。目前已有多种文化产品传播到‘一带一路’国家,在当地掀起了‘中文热’。”该公司董事长张时荣说,近3年来,公司营收增幅保持在年均40%左右。
从起初单纯的中阿翻译、阿语教学工作,到如今参加开罗国际书展、阿布扎比国际图书博览会,签订埃及颇负盛名的亚历山大图书馆信息数据合作项目以及国家文化部中国文化对外推广项目、丝路书香等重大文化交流工程,这家来自宁夏的民营文化机构,充当着中国和阿拉伯世界的重要文化桥梁,成为阿拉伯国家了解中国、读懂中国的一张名片。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纵深推进,越来越多的阿拉伯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开设中文课程。智慧宫出版了《国际中文教育等级标准》阿文版,将《智慧学中文》教材打造成在阿拉伯国家深受欢迎的国际中文教育品牌。此外,智慧宫还积极推进国际中文教育师资派遣服务,向阿联酋、沙特、埃及等国推广“互联网+教育”解决方案。今年8月,智慧宫在沙特阿拉伯开设的第二家中文教育学院吉达学院正式开业。同月,沙特政府要求所有中学将周日、周一的第四个教学时段专门分配给中文教学。
近年来,阿拉伯国家各大院校竞相开办或计划开办中文系,以满足日益频繁的阿中交往对汉语人才的需求。据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院长李绍先介绍,22个阿拉伯国家中,已有4个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或开设中文院系,13个国家建有20所孔子学院、2个独立孔子课堂。沙特、阿联酋、埃及等国家在汉语教学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和进步。(记者 安小霞 韩胜利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