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2023 -> 美丽新宁夏 黄河千里行一带你探访先行区 -> 要闻
干就一个字——宁东基地建设社会主义的“单字诀”
2023-07-21 21:32:49   
2023-07-21 21:32:49    来源:宁夏日报客户端

 

思想伟力越时空

  真理,往往是朴素无华的,背后蕴含着的思想伟力却能穿越时空。

  2016年7月19日,在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400万吨煤制油项目建设现场,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了“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伟大号召。

  社会主义大厦,就是一砖一瓦地建立起来的,当中无不浸透着广大建设者们的汗水。2003年,在荒芜的毛乌素沙漠边缘,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破土动工,矢志“再造一个宁夏经济总量”。就这样,一座工业新城平地而起。秘诀无他,唯有实干。

  这是殷殷的嘱托。中华民族积蓄的能量太久了,要爆发出来去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广大建设者们牢记嘱托,感恩奋进。2016年12月21日,400万吨煤制油项目一次试车成功打通全流程,产出合格油品,为我国增强能源自主保障能力、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促进民族地区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绿色宁东,铺就高质量发展底色。

  7年来,“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伟大号召响彻四方,激励着中华儿女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丰硕成果,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时至今日,这一金句闪耀出的思想光芒仍不断照向时空的纵深处,历久弥亮,继续指引广大建设者们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7月14日,宁夏日报报业集团“美丽新宁夏 黄河千里行”采访小分队东跨黄河,来到大河之畔的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实地感受这里“干”的精神、“干”的风采、“干”的成绩。

  具体而言,宁东能源化工基地争“干”的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事业。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时,赋予宁夏“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重大使命任务。

  作为我国中西部最大的化工园区,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建在黄河东岸,一个重要考量就是毗邻着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之源:这里距黄河只有30公里远。

  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所需的工业用水,主要来源于黄河水。当地通过反复循环来了个“吃干榨净”,做到了一滴工业废水不排黄河,成功申报了全国首家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园区。

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夜景。

  除了“近水楼台”的黄河之利,宁东能源化工基地还有更近的煤炭之利——整座化工基地就坐落在煤炭资源密集区,经过不断做精“煤头化尾”,构建形成了年产400万吨煤制油、350万吨煤基烯烃、40万吨煤制乙二醇等煤化工产业集群,规模和产值均列我国四个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之首。然而,在这座以煤为“主食”的化工基地中,却没有落了个“灰头土脸”,反倒是“小清新”成了常态:2022年空气优良天数比例高达87.7%——这得益于当地在减煤加氢、减碳增效上的久久为功。

  2022年,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创造工业总产值近2000亿元,同比增长23.2%。强势增长的背后,单位GDP能耗却下降8%,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7.8%。

  在这组说服力满满的数字面前,记者感受到了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干”在前,正为宁夏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屡立新功。

十万工人齐奋斗

  行进在宁东能源化工基地,记者有幸见识到黑漆漆煤的各种神奇“变身”:除了亮晶晶的柴油,还有喷在身上的香水,有戴在脸上的口罩……颜色、形态、功用等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能让煤炭发生“七十二般变化”的“法术”,正是煤化工技术。宁东能源化工基地不断做深“煤头化尾”文章,煤炭生产能力达到9675万吨,煤化工生产能力达到2600万吨以上,跻身全国最大的煤制油和煤基烯烃生产基地。

  这一回,记者采访的煤化工产品叫氨纶,是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拳头产品之一。这个专业气息十足的名字,多数人并不熟悉,可是现代人都和它有着“亲密接触”。氨纶被广泛应用于服装、织物上,其弹性好、手感柔、不变形、耐老化等优点备受消费者青睐,有着“人类第二皮肤”的称号。

  眼下,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正在奋力打造年产百万吨级的“中国氨纶谷”,引进全球最大的氨纶生产商韩国晓星集团落地生产,已形成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预计到2025年产能达80万吨左右,跻身全球最大的氨纶生产基地。

  在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有家五恒化学有限公司,是2021年招商引资而来的,其主要产品就是1,4-丁二醇,这是生产氨纶的主要原材料之一。

  在这片崇尚实干的热土上,五恒化学有限公司的创业热情被充分激发出来,企业只花了短短两年工夫,就兴建了三期项目。截至目前,前两期项目建成达产,1,4-丁二醇年产25.6万吨,不光在宁东就地销售,还面向浙江、江苏等东南沿海市场,并出口越南。除了用作氨纶原料,也为制造生物可降解材料等下游产品提供原料支撑。目前,三期年产18万吨GBL和10万吨NMP的项目正在建设,预计今年10月份可建成投产。项目全部投产后,年产值将达60亿元。

  “企业落地宁东,首先是宁东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其次原料、市场离得很近,能省下不少的交通成本。”五恒化学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丙学说,原料之一的电石就出产于100多公里外的乌海市,另一种原料甲醇在园区就有生产;其主要客户也集中在这座“中国氨纶谷”里。

  在公司副总经理孙凯的带领下,记者走进厂区中控室,这里是企业的生产中枢。只见大屏幕上投影着实时生产画面,下面端坐着几十名中控员工,各自紧盯着电脑屏幕上不断变化的实时数据。

  面对大屏幕,孙凯向记者侃侃而谈起企业生产流程。作为一线生产管理者,孙凯待得最多的地方是生产车间,交流最多的也是一线工人。最长的一次,孙凯连续一个多月吃住在厂区。

  当天下午,在厂区中控室值班的调度长叫王帅,只有26岁。这位年轻的调度长的家,距离厂区有40多公里远,开车半个小时就能到。在五恒化学有限公司,王帅就职两年多,月工资过万,还享受五险一金。

  目前,五恒化学有限公司拥有员工650多人,绝大多数都是一线工人,车间保持着全天候生产。

  放眼整个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入驻企业200多家,有产业工人10万人。他们血肉之躯中奔涌的就是一股工人阶级的拼搏精神。这些不辞辛劳的产业工人创造出一笔笔不菲的化工财富,不断为社会主义大厦增砖添瓦。

绿氢耦合煤化工

  走进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宁夏宝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犹如徘徊在一座工业“现代都市”,高塔林立、釜罐成群,遍布着各种大型化工装置。

  这里占地2万亩,建设了集“煤、焦、气、甲醇、烯烃、聚乙烯、聚丙烯、精细化工、新能源”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是我国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善的高端煤基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基地。

  进入烯烃成品车间,几十件牌号不同的烯烃样品摆放在展示桌上。记者了解到,这些只是公司所有产品的冰山一角,目前宝丰能源已实现聚烯烃新材料产品牌号的全覆盖。

  然而,万变不离其宗。这些琳琅满目的高端化工产品的“前身”,其实就是我们大家所熟知的煤。在这座车间里,记者被上了一堂生动的现代煤化工课,懂得了烯烃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农业、包装、电子、电气、汽车、机械、家用电器等多个领域。

  “富煤、贫油、少气”,是我国能源结构的主要特征。煤炭是国家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的“压舱石”。宝丰能源作为全球烯烃头部企业,采用了现代煤化工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工艺,以煤替代石油生产高端化工产品,实现了进口替代,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贡献。产业集群上下游紧密衔接、相互联动,上一生产单元的产品直接成为下一生产单元的原料,产业布局、产能规模、工艺技术、装备水平、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经营效益等指标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真正做到了对煤炭资源的节约集约、清洁高效利用。

宝丰能源——全国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善的一体化高端煤基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集群。

  在扩大烯烃新材料产能的路上,宝丰能源仍是“高歌猛进”,但走的却是一条绿色低碳发展的新路子。公司响应国家清洁能源发展战略,率先布局氢能产业,建成了全球单厂规模最大的绿氢生产厂,利用“风光融合”生产绿电,电解水制取“绿氢”“绿氧”,并创新将“绿氢”“绿氧”与煤化工融合发展,开辟了一条用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生产绿色燃料和绿色材料的“碳中和”科学路径。公司现已形成年产6亿立方米绿氢产能,每年可节约标煤80万吨、减少碳排放140万吨。未来将形成年产百亿标方、百万吨绿氢的产业规模,是全球最大的绿氢供应商。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在这句伟大号召的起源地上,理想信念之火已然熊熊燃起。在建设这座社会主义大厦过程中,有你有我也有他,每一个人都了不起。我们义无反顾地向前奔赴着,追求着各自的价值,实现着共同的中国梦……(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苏 峰  杜晓星 何耐江 杨玉瑛 王沛瑶 何婉蓉  实习生 马磊)

  出品人:景 瑜

  策 划:赵海虹

  监 制:连晓芳

  统 筹:马钦麟 杨焘郡 王 猛 杨宗惠 李东梅 于 海 凌 雁

  采 制:苏 峰 杜晓星 何耐江 杨玉瑛 王沛瑶 何婉蓉 马 磊

  出 品: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编辑】:尤天竹
【责任编辑】:尤天竹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