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大火的“直播带货”宋朝就有雏形?
泰坦尼克号上用的中国造船技术?
10月27日,记者走进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大开眼界。
在一组“迎番货”的雕塑里,记者看到了宋朝“直播带货”的生动场景:大道上,“番女”在“敞篷”的轿子上,佩戴着珍珠、玛瑙、象牙等珍贵首饰,并通过不同动作进行展示,身后的伙计们肩挑手抬着来自海外的货物,老板们则紧随其后。百姓如潮围观,如果看中了某个商品,只需要记住货物编号即可联系购买。
南宋古沉船,采用的水密隔舱结构,既便于储存货物,也能防止某个船舱破损后造成整艘船的沉没。这项泉州人的“划水”黑科技,被运用到了泰坦尼克号上。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陈列着不少举世闻名的文物瑰宝。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里,收藏有大量“海丝”巅峰时期的历史遗存,展示着数十根木、铁、石等古代锚具,数百方宋元时期的石刻,各个时期的外销陶瓷器,200多艘中国历代各水域的代表性船模,生动地再现我国古代悠久辉煌的海上丝绸之路历史和海洋文化,是“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重要基地。
通过港口,装满香料、楠木、象牙等洋溢着异域芬芳的货物,从远航而来的“蕃舶”上卸下。同时,一艘艘满载丝绸、茶叶、陶瓷的福船,又从泉州驶向远洋。
船,承载着泉州出海的辉煌历史。
港,续写泉州关于“海丝”的新故事。
宋代海船的水密隔舱结构,凝结着泉州人的智慧。
宁夏,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
泉州,则是联合国认定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曾经万国通商,鲜花着锦。宋元时期,泉州港以“刺桐港”之名驰誉世界。
“我知道中阿博览会是在宁夏举办,宁夏在为共建‘一带一路’作着积极贡献。我们泉州同样,积极践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馆里就多次开展海外展览活动,让更多的人记住‘海丝’多元共生的故事,看到泉州勇立时代潮头的精神。”讲解员曾诗怡告诉记者。(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周一青 陈瑶 祁国昌 文/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