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2023 -> 宁夏应急管理
宁夏“四化”举措持续推动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落地
2025-10-16 16:40:25   
2025-10-16 16:40:25    来源:宁夏应急管理厅

  今年以来,宁夏各行业领域指导本领域生产经营单位通过“四化”举措持续推进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落地落实。截至目前,14个重点行业领域及其他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9178家企业已全部建立并实施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累计报告并整改事故隐患55万余项,兑现奖励资金1591.2万余元。

  机制构建精准化

  各行业结合风险特点制定差异化奖励措施,实行重大隐患重奖和小隐患即时奖励相结合。燃气行业设立重大隐患重奖制度,石嘴山市翰达实业红果子分公司职工金某在日常巡检中发现阀井燃气泄漏重大隐患,第一时间上报并牵头搭建燃气泄漏预警系统,既提升处置效率又降低运维成本,因贡献突出获上级公司重奖5000元。特种设备领域推行即时性小额奖励机制,建立“隐患发现—应急处置—通报表扬”的发现即奖、整改即兑全链条激励机制。宁夏美邦寰宇化学有限公司锅炉岗位一名司炉工在例行巡检过程中,发现因室外气温骤降导致蒸汽管道安全附件压力表出现异常显示,立即启动应急程序并通知维修,获得200元奖励及全公司通报表扬。

  奖励兑现高效化

  各行业融合智能化手段与制度建设,有效构建了安全奖励闭环,实现了激励的精准高效。宁夏农垦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实施双轨并行的制度保障,在落实《安全生产奖罚与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考核办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管理措施,专项制定了《安全隐患报告奖励制度》,细化规范兑现关键环节。宁夏天长民爆器材有限责任公司创新开展“安全隐患随手拍”活动,鼓励员工通过二维码上传隐患信息,实现安全隐患随手拍移动管理。该公司配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王某在库区停电巡查时,发现视频监控系统UPS电源供电时间不达标问题并及时提出更换建议,立即获200元奖励。宁夏沙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启用网格化管理和双预防体系建设新模式,通过定格、定人、定责,将公司全域划分为若干责任网格,实现隐患精准定位,整改闭环更加及时。在此体系支撑下,同步建立并实施安全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通过“网格吹哨+全员响应”,累计收到的8起安全隐患报告中涉及重大风险预警2起,兑现奖励550元,形成网格监管无死角、全员参与有激励的双向赋能格局。

  角色转变主动化

  企业通过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推动员工从“要我做”向“我要管”转变,实现安全管理角色的主动转化。石嘴山市翰达实业有限公司红果子分公司构建“线下检查+线上巡查”隐患排查模式并搭建燃气泄漏预警系统,在实施物质奖励的同时,对报告人员给予精神表彰,激发一线员工成为安全管理“前沿传感器”,有效提升燃气泄漏发现与处置效率,推动治理模式系统升级,促进个体经验转化为制度依据。吴忠安盛民爆有限公司一名职工发现改性铵油炸药生产线集水池西北侧电缆线裸露,存在触电安全隐患,上报消除隐患后该公司兑现奖励。

  宣传推广多样化

  全面推行“四个牌子”可视化管理制度,在醒目位置公开《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实施办法》以及报告奖励等“四个牌子”,并创新实施“现金激励+绩效奖励+积分兑换”三重奖励机制,充分调动了企业员工报告隐患的积极性。创新探索“一个图释”引导方式,围绕29种生产安全事故基本类型制作了事故类型图释挂图和宣传动画,通过图画展示+文字注释的形式,向企业员工普及29种基本生产安全事故类型具体内容,进一步提升员工对安全隐患的敏感性和自身应急处置、自救互救能力。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示范带动作用,广泛运用公众号、网站等平台公布企业内部隐患报告典型案例9期54例,有效激发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内部活力,推动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

  下一步,我区将持续巩固现有成果,通过强化督导检查、推广典型经验、深化宣传培训,推动企业主体责任和员工报告意识双提升,进一步扩大机制覆盖面和影响力,促进全区安全生产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筑牢高质量发展安全基石。

【编辑】:谢丹
【责任编辑】:任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