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市场化配置释放个体效应,到叠加多要素形成综合效应……自2021年实施土地权改革以来,宁夏狠抓土地“盘活增值”,通过创新供地方式、提高审批效率等,盘活未供土地20.9万亩、处置闲置土地4.4万亩,土地综合利用效益明显提升。
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综合法规处处长马海军说,宁夏创新建立了“五个一”用地审批机制,推广产业用地“标准地”出让、混合产业用地和工业用地弹性年期出让等供地方式,探索处置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用而未尽土地的方法,走出了一条投入集中、要素集聚、用地集约、产出集显的节约集约用地新路子。
图为宁夏西吉县将台堡镇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受访者供图)
据了解,宁夏还创新规划“留白”机制,全区农业、生态、城镇3大空间用地布局整体优化,并率先建立了区、市、县、乡、村和村民小组六级耕地网格化监管机制,构建“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全方位耕地保护监管体系,守住耕地保护红线。
目前,自治区区级审批用地时限较法定时限已压缩50%以上,14.3万亩重大项目、重点产业用地快审快批、应保尽保;62万宗农村宅基地应确尽确,登记发证率100%;全区村庄规划编制覆盖率达到100%。
此外,宁夏还探索国有农用地经营权确权方法路径,已为24个酒庄颁发土地经营权证59本,有效解决了葡萄酒企业承包经营的国有农用地无法确定权属、资产不能融资的历史难题。(记者 于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