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2024 -> 文化中国行
金凤区:构筑城市新空间 “悦”享高品质生活
2024-11-04 08:10:54   
2024-11-04 08:10:54    来源:宁夏日报

金凤悦书房。

第六届中国·银川黄河合唱节暨金凤区群众合唱系列活动开幕。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韩胜利 摄

金凤区聚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城市。(资料图片)(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焦小飞 摄)

市民在满城北街街道红色皮影馆体验皮影制作。

贺兰山中路街道阅海万家F2区万家社区食堂吸引众多就餐者。

长城中路街道七子连湖社区早教班。

  文化名片

  “悦”享金凤的N种打开方式

  生态环境优美、数字经济集聚、新型服务业领先、文体事业繁荣……在银川市金凤区,无论哪个年龄段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生活乐趣。金凤区热情澎湃、开放包容,正铆足劲在城市经济、品质生活、创新治理上示范引领,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城市,构筑高品质生活新空间。

  金凤区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突出抓好城市品质提升,着力深化城乡融合,面向群众需要,聚焦“一老一小”,加大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力度,一大批养老、托幼、文化、休闲设施建在小区边,悦书房、社区食堂(悦厨房)、“金凤悦邻里”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普惠便捷的公共服务,也让城市的关怀触手可及。

  古色古香的建筑、现代简约的陈列风格、涉及全领域图书的金凤悦书房,是“书香金凤”的典范。它实现了阅读、学习、休闲等多功能、个性化服务体验的融合,迎合了当下不同年龄段群众对阅读的需求,有效促进了公共文化服务向基层延伸,让群众享受公共文化建设成果。

  金凤区第二十四小学悦书房打造金凤区首家“公共文化会客厅”,推出“公共文化服务直播间”平台,围绕“书香金凤”品牌,延展文化空间,荟萃城市书房、非遗展示、手作空间、读书联盟、文化驿站、花艺互动、茶艺文化等内容,开展“我们的节日”等一系列文化艺术活动,吸引周边不同年龄段居民参与,“悦”在其中。

  结合辖区人口实际情况,金凤区对原有的43家城市“老饭桌”及各镇、街道老年人助餐需求进行全面摸底,科学布局辖区社区食堂。截至目前,新建、改造社区食堂27个,全部采取“公益+低偿+市场”的市场化运营模式,为居民提供就餐服务。同时,选取食堂面积较大、供餐能力较强的长城花园、清水湾等社区食堂,“以大带小”为不具备开办社区食堂的小区助餐点配餐,实现老年人助餐服务扩面提质。

  社区,是城市中最活跃的细胞,也是民族团结、百姓安居的重要场所。金凤区锚定社区服务品牌化、体系化、规范化、生活化、人文化“五化”目标,打造“邻”聚社区、悦享幸福的“金凤悦邻里”品牌,实现“15分钟便民生活服务圈”,传递向上、向善、向美的社区精神,让社区更有暖意、让城市更有温度、让居民更有幸福感和归属感。

  文化探析

  “悦”享金凤引领高品质生活

  悦书房:书香四溢 文化新地标

  走进金凤悦书房,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温馨的空间、舒适的桌椅、整齐的书架,营造出理想的阅读环境。这里总是坐满热爱阅读的人,学生在认真写作业、查阅资料;上班族到这里放松身心,沉浸在知识的海洋;老年人在这里品味经典,回忆往昔……悦书房成为不同年龄段人群共同的精神家园。

  建设悦书房,是金凤区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满足居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举措。悦书房拥有丰富的图书资源,涵盖文学、历史、科学、艺术等各个领域。在这里,不仅可以免费阅读书籍,还可通过自助借还书机,完成自助借书、还书和续借等操作。悦书房还加强数字阅读、移动阅读和网络阅读平台建设,统筹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整合和互联互通、共享共用,实现由纸本阅读向线上阅读、数字阅读等多层次、立体化的阅读方式转变。

  为了更好地服务读者,悦书房还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读书分享会、作家讲座、亲子阅读、社会公共实践等活动吸引众多居民参与。在悦书房的带动下,金凤区的阅读氛围日益浓厚,建立起以金凤区图书馆为龙头,街道图书馆分馆、金凤悦书房为枢纽,图书流通点、农家书屋为基础,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的三级公共阅读推广体系,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精准化、便利化,让群众享受公共文化建设成果。

  如果说悦书房的文化服务模式是“政府+文化场馆”,那么嘉麓书院等新型文化空间,则把文化服务模式转变为“空间+多元主体”,让演出、展览、讲座等实现“哪里有地方,就办在哪里”。踏入嘉麓书院大门,仿佛来到一个宁静古朴的世界,典雅的中式门楼,院内竹影摇曳,青石板铺就的小路蜿蜒曲折,屋内木质家装和精美的书画作品,散发着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宁静的气息,让人们沉下心来,沉浸在书本和艺术的世界。这些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运用多种形式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研究、展示、体验活动,满足群众的个性化文化需求,推动艺术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社区食堂:暖胃暖心 民生新福祉

  干净整洁的环境、美味可口的饭菜、实惠的价格,社区食堂已经成为居民的“心头好”。10月23日中午,走进位于贺兰山中路街道阅海万家F2区东门的万家社区食堂,只见人头攒动,等待取餐的人排起长队。这里能同时容纳200余人就餐,是金凤区规模最大的社区食堂。

  近年来,金凤区采取“场地换服务”及闲置资源盘活、政企合作等措施,争取各级项目资金、政府专项资金,将社区停运或闲置的养老服务设施阵地改造成社区食堂,同时免收房租和设备使用费,吸引社会力量多元开办社区食堂。通过运营模式的转变、社会主体的多元参与,目前社区食堂就餐人数较原来增长3至5倍,个别社区食堂日均就餐人数达到300至500人次,是原来的10倍以上。

  同时,社区食堂在服务功能上实现“一日三餐、一周菜品不重样”,并提供特色熟食、饮品出售,老年人、退役军人等特殊群体享受菜品8折优惠,孤寡老人享受5折优惠,不但解决了老年人的就餐问题,还满足了上班族、学生族的就餐需求。社区食堂还推出规模配送、配送入户等个性化服务。

  悦邻里:和谐社区 幸福新家园

  在老年大学里学习新疆舞、非洲鼓、电子琴、合唱,在健步走团队里走秀,时不时还参加社区举办的各种文艺活动……黄河东路街道通福家园社区58岁的郭广萍没想到自己的业余生活会如此多彩。

  通福家园社区以“金凤悦邻里”品牌为载体,创建了邻里中心新型社区服务模式,去年被评为全国“全年龄和谐友好”完整社区。邻里中心可以说是社区的文化交流和活动中心,引入商业、公益、社会组织、个人四类群体,以“公益+低偿”“公益+市场”方式开展运营,以资源换服务、以服务促治理、以服务换服务,推动社区服务高质量、高品质、高效能同步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金凤区残联借助通福家园社区创建完整社区的契机,将残疾人之家嵌入社区服务中心,依托现有公共服务资源,建设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残疾人综合服务平台和工作平台,已为20多名语言或肢体发育迟缓的孩子进行康复训练。

  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金凤区聚焦居民需求,全面统筹资源,构建共建、共管、共享、共治的社区管理服务长效机制。结合城市更新、市域治理现代化等重点工作,以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为主体、专项服务设施为配套、服务网点为补充,优化城乡社区服务设施布局。建成10个集社区公共服务、养老托幼服务、文体教育服务、社区社会组织培育等功能于一体的“金凤悦邻里”。

  “金凤悦邻里”定期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文艺演出、体育比赛、手工制作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居民的业余生活,还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悦邻里”鼓励居民参与社区管理,通过成立居民议事会、志愿者队伍等方式,让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和管理,增强主人翁意识。

  在“悦邻里”的带动下,社区变得更加和谐美好,各族群众走出小家、融入大家,在社区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

  文化点评

  文化建设与城市发展相得益彰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座城市的根脉。金凤区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市场体系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具有鲜明特色和深刻内涵的文化品牌,彰显金凤区奋发有为的现代化新风貌。

  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提升,是居民生活幸福指数的重要评测标准,也是打造高品质生活之城的基础。宁夏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万静表示,文化建设与城市发展关系密切,两者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城市建设不仅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还涵盖了文化设施的完善、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及文化氛围的营造等方面。良好的文化建设能够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吸引更多投资和人才,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打造城市文化名片可在四个方面发力:完善文化设施,如图书馆、博物馆、剧院等公共文化设施,不仅能丰富市民文化生活,还能提高城市吸引力,成为城市的一张名片;保护文化遗产,每个城市都有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遗产,保护好这些遗产,既能传承历史文脉,也能增强市民的文化自信,还能促进旅游业发展;营造文化氛围,通过举办各种文化节庆活动、艺术展览等,活跃城市文化氛围,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促进社会和谐;培育创新文化,鼓励和支持创意产业发展,如设计、广告、动漫、游戏等,激发城市创新活力,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文化自信

  “悦”享金凤“悦”在其中

  “金凤区促进旅游与文化、休闲、农业、生态等产业深度融合,形成了文旅产品与多业态产品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金凤区文化旅游体育广电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以辖区六大商圈为核心,重点打造现代高质量旅游服务综合体,使数字经济、文化旅游和品质生活等产业体系优势互补,推动城市发展,促进产城融合。依托首店、老品牌、免税店等购物街区,打造中北部城市休闲片区全业态品牌矩阵,促进文化旅游、跨界集合、体验商业等相互融合,创新丰富“夜游金凤”产品,推动金凤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发展和商旅融合新地标建设。

  金凤区将强化公共文化阵地打造和新型文化空间培育挖掘,深挖公共文化场所文化内涵,拓宽体验功能,持续强化文旅融合发展。依托文化产业园区、华夏非遗文创小镇、阅彩城、凤凰幻城、银川剧院等培育发展演艺娱乐、文创设计等文化产业,支持企业开展网络直播、短视频创作、微电影拍摄等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更多消费。促进跨界融合,推动数字产业发展,深化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数字化提升工程,利用新技术创新文化体验,改造文旅消费场景,培育壮大新型文旅消费形态。

  提升服务品质,强化金凤悦书房旅游服务功能,使“金凤悦书房”成为极具魅力的城市会客厅和网红打卡地,增强其文化吸引力和传播力,彰显城市核心区的人文魅力。吴广仁是宝湖公园金凤悦书房的拥趸,带上一杯茶,打开一本小说或散文集,他在家附近的这座书房一泡就是半天。“书房古色古香,又在公园这么美的地方,里面都是看书学习的人,氛围特别好。”吴广仁一语道出自己常来这里的原因。

  以文化人,重在润物无声。无论是家门口的悦书房、社区食堂、“金凤悦邻里”,还是文旅融合的创新,都彰显着金凤区以文化人、久久为功的追求。独特的文化韵味,滋润着这片土地上人们的精神世界,凝聚起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焦小飞)

【编辑】:王雪玲
【责任编辑】:马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