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家住固原市原州区三营镇新三营村的马静准备到同学家玩,上午10时,她在家收拾好行李,步行三四百米来到公交站点,乘坐三营镇至固原市区公交车,大约40分钟后,准时到达市区。
“一年能节省百余元。”马静在固原市区读高中,周五下午放学乘车回家,星期天下午乘车返校,一学年乘车八九十次。去年年底,固原市区至三营镇公交车开通,车票价格下降,班次增加,她觉得乘公交车回家、返校方便又省钱。
为方便群众出行,固原市交通运输部门结合道路条件状况及群众出行规律和出行需求,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城乡道路客运班线公交化发展模式。去年,着手对固原市区至三营镇、张易镇、头营镇3条人口出行相对集中的客运线路,进行公交化改造。
“改造采取高密度的公交化营运方式,在沿途停靠站点设置站牌并公布班次信息,缩短乘客的候车时间,让农村群众和城市群众一样可享受到循环准时、停靠有序、安全舒适、票价合理、服务规范的公交化客运服务。”固原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乘坐固原市区至三营镇公交车在沿途看到,农村公交站牌与城市公交站牌标准、外观一致,上下车地点标注一目了然。“原来坐车,需要到固定站点,到哪里下车需要问司机。现在,乘车站点设在家门口,途经行政村全部写在站牌上,为我们老百姓出行提供了便利。”居民周雅玲说。“虽然票价降了,但上座率明显提高了。”公交车司机杜良正补充道。
“农村客运公交化后,运营票价低于原先农村客运票价15%,线路在30公里以内日均发班次不低于6班,线路超过30公里日均发班次不低于4班,固原市区至三营镇发班间隔为7分钟。”固原金马客运有限责任公司副经理张宝成介绍,这3条农村客运线路共投入公交车103辆,涉及67个行政村,受益群众达2.6万人。
固原市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农村公交供给能力,缩小城乡差距,增强农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我们村距县城42公里,由于山大沟深,没有通公交车之前,遇到下雨下雪天,进城办事不方便。现在公交车准时准点进村发班,再也不用为出行发愁了。”家住隆德县联财镇太联村的村民柳小弟,对农村通公交带来的变化感触颇深。
2023年,隆德县采取优化、延伸县城公交班线,建设客货邮商综合便民服务场站,开通学生返家、返校专线等一系列措施,提升城乡居民出行条件,全域推行公交建设,98个行政村通公交率100%,成为固原市首个完成所有行政村通公交车的县。
截至目前,固原市62个乡镇中,通公交及农村客运公交化运营乡镇41个,普及率66.1%;795个行政村中,通公交及农村客运公交化运营建制村441个,普及率55.5%,惠及群众68.5万人。(记者 剡文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