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2024 -> 新春走基层 -> 要闻
站好最后一班春节岗——
“老铁”朱旭普
2024-02-15 08:36:15   
2024-02-15 08:36:15    来源:宁夏日报

  2月12日,农历大年初三。

  “今天的任务是银川站道岔、轨道电路、信号机、电缆径路巡视检查……大家要打起十二分精神,高质量完成检修任务。驻站联络员赵建龙,现场防护员朱旭普……”8时,在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公司银川电务段银川信号车间的会议室内,工长纪强进行班前工作安排。

  听到自己的名字,朱旭普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

  早在节前安排值班时,车间考虑到他即将退休和身体情况,春节期间原本不打算让他值班。但他立马表态:“我在铁路上干了三十多年,这是我在岗位上的最后一个春节,我一定要站好这班岗!”

  车间主任拗不过朱旭普,答应了他春节值班的请求。但在工作安排上,担心检修作业身体吃不消,最终安排他担当现场防护员。

  尽管是现场防护,朱旭普依然一丝不苟地做足准备工作。

  “作业用具不齐全、作用不良,无异于上战场没有武器!”他一边检查自己的用品,一边向青年职工讲解班前检查作业用具的重要性。

  自1998年起,朱旭普就来到银川信号车间工作,一干就是26年,银川站的站场分布图已经深深印刻在他的脑海中。9时40分,他迈着大步,带领作业人员向作业点走去。10时30分,天窗作业计划正式下达,朱旭普给出上道作业的指令,作业人员迅速展开作业。

  “驻站联络员,202#道岔请求扳动1次。”

  “现在扳动202#道岔,现场防护员明白。”

  “202号道岔扳动,作业人员注意安全。”

  北风呼啸,其他人员都是脖套、口罩等保暖“神器”多重保护。而朱旭普则选择不戴口罩、脖套,为了让自己的声音能够“穿”过“风墙”,清楚地传到每一位作业人员耳朵里,他张大嘴巴,使劲喊,一遍又一遍重复,为作业人员作出安全提示。            

  “天窗点还有30分钟,作业负责人钱峻峰,现场作业是否达到开通放行条件!”

  “天窗点还有10分钟,大家检查工机具、材料是否齐全。”

  组织作业人员上道,执行3—5分钟通话,操作设备呼叫应答,提醒作业人员劳动安全。这样的话,一个天窗,朱旭普要重复几百遍,嘴巴一刻都没有停歇,嗓子沙哑了,脸、鼻子、嘴巴冻得通红。

  “作业完毕,大家依次下道,注意脚下。”

  等所有人撤到安全地带,他再次清点人员,确认作业地点没有工具材料遗留,才放心地跟着作业队伍撤回防护网外。

  “老朱还是这么认真!”工长纪强说,“这种忘我的敬业精神他已经坚持了30多年。记得在2017年银川站改施工中,朱旭普在施工监管现场一干就是40多天,脖颈晒暴皮了,脚磨破了,他都没叫过一声苦。”

  在回工区的路上,朱旭普兴奋地对同事说:“你们在线路上一会儿小跑,一会儿脸贴在石砟上,看得我心里痒痒的,要不是防护员不能参与作业,我真想冲上去与你们一起大干一场。”纪强接过话:“您干了一辈子,也该把那根精检细修的接力棒,放心交给我们了!”

  “坚守了一辈子,还有79天就要退休了。我要站好最后一班春节岗。”说完,朱旭普走进工区,又坐在了电脑旁,对设备曲线进行监测分析。(记者 裴云云)

【编辑】:张静
【责任编辑】:李金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