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2024 -> 新春走基层 -> 要闻
中宁县万人比赛吃蒿子面
2024-02-17 09:12:54   
2024-02-17 09:12:54    来源:宁夏日报

  2月16日,大年初七,对中宁县来说,这一天的习俗是吃长面。这个长面,不是普通的长面,必须是赫赫有名的中宁蒿子面。

  当天下午,在中宁县人民广场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万人评鉴蒿子面——吃长面大赛”。

  现场,中宁蒿子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第五代传承人于振玲演示了蒿子面制作的独特技巧和制作方法,让群众亲身体验制作蒿子面的乐趣。

  非遗传承人展示完绝活之后,活动现场举行了“食”全“食”美“大胃王”——吃长面趣味大赛。

  根据大赛规定,随机抽取群众上台参与,参赛者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吃掉眼前的蒿子面。

  台上,参赛选手士气满满,拉足了架势要在吃上一较高下;台下,观众喜气洋洋,大声为竞选“大胃王”的乡亲们加油助威。主持人一边监督参赛选手们的表现,一边调侃:“您的实力不容小觑,15秒钟两碗面干没了,汤底儿也喝光了!”“您这不行,还差两根面条才能算您第二名!”一时间大家笑作一团,整个广场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在舞台的一侧,十几位中宁蒿子面非遗传承人忙个不停,煮面、捞面、盛汤,为排队品鉴蒿子面的数千名群众端上热气腾腾的免费蒿子面。

  “面条劲道,臊子汤味道也不错!”一位六旬老人排队端了一碗面,几口下肚,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这些面都是我们的蒿子面非遗传承人连夜做好的,臊子汤也是今天一大早炒好预备下,下午全部搬到人民广场,就是为了让群众能安安心心吃上一碗香气扑鼻的蒿子面!”中宁县文化旅游广电局副局长李琼说,蒿子面又称中宁长面,是中宁人最喜爱的特色美食之一,近年来,中宁县每年都会搞蒿子面大赛,各乡镇也会组织巧手媳妇儿们开展擀长面大赛、切臊子大赛等活动,但在过年期间举办这样大型的吃长面大赛,这是头一回。中宁人有初七吃长面的习俗,通过此次活动,以“传承创新、美味营养、祈福安康”为主题,展示中宁美食文化,打造中宁美食名片。

  李琼介绍,在其他地方,家家户户大年三十吃饺子、吃团圆饭,而中宁人的习俗,则是吃蒿子面,寓意阖家团圆、幸福长长久久;农历正月初七是人日,此时吃蒿子面,又称吃拉魂面,寓意福寿绵长、人人平安、事事顺利。“除此之外,小孩过百天、老人过喜寿、新婚夫妇喜结连理、出嫁的女儿回娘家,都要吃蒿子面,所以蒿子面又被我们称为寿面、喜面、百岁面。”

  “一碗好吃的蒿子面的制作工艺可不简单,要经过和面、揉面、醒面、擀面、晾面、叠面、切面、放面八道工序,其中,擀的面要像纸张一样薄,切的面条要像线一样细,而且越细越长越好,所以我们的蒿子面又叫中宁长面。这样的面条,配上一勺色泽诱人、肉香浓郁的汤汁,那才地道够味。”李琼介绍说,这样复杂的工艺,要保证5000人到1万人的分量,中宁县文广电局预估现做可能来不及,也担心会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因此,组织蒿子面传承人提前预备。在现场开展活动时,专设了餐具领取区、煮面区、盛汤区及评鉴区四大区域,邀请宁夏美食专家共同品尝、评鉴蒿子面的独特制作工艺,观其色、赏其形、嚼其劲、品其味、鉴其营养卫生,并要求评鉴现场的食材必须符合食品卫生法相关要求,严禁使用有害健康的色素、添加剂、腐烂变质的原料和国家明令禁止的原料,这才确保了万人安安心心、痛痛快快一起吃碗面。(记者  尚陵彬  见习记者  李昊斌  文/图)

台上,角逐“大胃王”的选手不甘落后,台下加油助威声不断。

  台上,角逐“大胃王”的选手不甘落后,台下加油助威声不断。

    每碗蒿子面都是中宁蒿子面非遗传承人亲手制作的节日美食。

  每碗蒿子面都是中宁蒿子面非遗传承人亲手制作的节日美食。

    礼仪人员为参赛选手们端上精心准备的蒿子面。

  礼仪人员为参赛选手们端上精心准备的蒿子面。

【编辑】:杨丽
【责任编辑】:杨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