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一年,我们经历了很多关于法治的记忆,我们共同感知法治带来的所有情绪。因为这一年,我们看到了关系百姓民生的一系列措施的出台,让法律与人们更近距离;我们看到对社会毒瘤“黑恶势力”的零容忍;我们看到法律这把“利剑”为生态文明建设护航……这些,仅仅是我区法治社会建设中的“点滴”,折射出的却是塞上江南的法治图景。这幅图画里,充满了情、理、法的碰撞,而在情理之中,又充满了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获选的宁夏2018年度“十大法治新闻(事件)”,反映出我区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坚持不懈地推进法治宁夏建设,取得了丰富的制度成果和实践成果。也让人们深信,以获选的法治新闻(事件)所蕴含的法治价值为引领,会进一步弘扬法治精神,会进一步助推法治宁夏建设的进程,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贡献“宁夏智慧”。更会让我们相信,沐浴着法治的阳光,法治宁夏建设会奏响新的凯歌、谱写新的华章。
宁夏公共法律服务“三大平台”
让百姓足不出户解决法律问题
“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与12345、12315、110等热线形成联动,已实现县(市、区)公共法律服务全覆盖……如今在宁夏,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法律服务。
三大平台,让群众在最快的时间、最短的距离找到法律明白人。变得触手可及的法律服务,也让法治思维浸润众人心,让法治意识在全社会更加激荡。
全国法治报为宁夏“七五”普法点赞
24家省级法治报记者亮绝活
今年7月份开展的全国省级法治报社长(总编辑)“七五普法塞上江南行”采访活动,让全国法治媒体聚焦宁夏“七五”普法的成绩和经验,将宁夏“七五”普法工作亮点“在全国放大了几十倍”。
述说宁夏普法工作的点滴进程,记录宁夏普法工作的日新月异,在全国普法工作中有了“宁夏普法”的深深印记。
历经3年半侦办
宁夏首例“零口供”判处死刑案 细节首次公开
历时3年半,辗转五省,行程万余公里,完善言词证据150余条、补充增强证据100余条、检验鉴定60余次,穷尽所有侦查手段、科技手段,最终形成了以零口供诉讼标准的证据链条,宁夏警方将这起零口供案办成铁案。
这是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实施以来,宁夏首例以“零口供”判处死刑的案例,该案件的判决,有力地捍卫了法律的尊严,无论从打击犯罪、震慑犯罪,还是维护公平正义都意义深远。
宁夏为见义勇为者及其亲属买保险
最高可获赔90万元
一直以来,“见义勇为”都是个“高成本、高风险”的行为,“路见不平一声吼”看似责无旁贷,但都伴随着极大的危险。
宁夏为见义勇为者及其亲属买保险最高可获赔90万元,这一举措体现我区对见义勇为人员保障力度,在社会上营造了关爱见义勇为英雄、崇尚见义勇为行为的浓厚氛围,也让“英雄流血不流泪”。
网上辱骂因公牺牲辅警王永良
三名男子被警方抓获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对于英雄,我们应该始终怀着一颗尊敬的心。
3名男子在网上辱骂在抗洪抢险中因公牺牲的辅警王永良,公安部门立即着手调查最终将3人抓获。这不仅捍卫的是一名辅警的权益和尊严,更彰显依法维护国家法律权威的力量。
“让柔弱的臂膀,披上法的武装;让蒙尘的眼睛,看见希望的光亮……”法治影响生活,生活需要法治。宁夏2018年度“十大法治新闻(事件)”,用一个个细节展现法治宁夏建设的进程,描绘法治时代的脉络与走向;宁夏2018年度“十大法治新闻(事件)”,对于全面树立法治权威、提高法治素养、增强法治信仰、推动法治宁夏建设,意义非凡。
这些新闻(事件),用法律扶助贫弱群体,让法律服务于民生福祉,记录法治社会建设的发展轨迹。也让人们感受到法治温情,更让人们对于法治有着深深的情怀、满满的期待。
记录,是为了保存时代的注脚;回顾,是为了更好地前行。相信宁夏2018年度“十大法治新闻(事件)”会让法治升温,传递法治能量,推动法治进程,会为推进社会建设贡献“法治智慧”。
我区成立首家环境资源保护法庭
厚植宁夏绿水青山
绿色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环保的“紧箍咒”越念越紧,如何用好法律这把“利剑”,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宁夏成立首个环境资源保护法庭回答了这个问题。
环境资源保护法庭,打击生态环保违法犯罪行为,也宣告着“生态环保执法越来越严格将成为必然”。
宁夏首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案宣判
近年来,个人信息窃取、倒卖案件频发,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受到公众高度关注。到底是谁动了我们的信息?
宁夏首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案宣判,不仅敲醒了社会群众,而且警示涉公民个人隐私、个人信息的相关部门、相关人员,对进一步提升社会各界保护公民个人信息、打击违法犯罪,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宁夏吴忠“哈氏集团”覆灭
郭某等52人涉黑案宣判
本案系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宁夏法院判决的首起涉黑案件,不仅是对宁夏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的高度肯定,也对潜在的黑恶势力形成了巨大震慑,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社会效果。
涉黑犯罪,必被严惩,也告诉着人们:正义可能迟到,但不会缺席。
一老人酒驾老年代步车肇事
灵武市检察院提起公诉当地法院公开审判
该案的公诉与审判具有代表性,为相关案件的办理提供了一个标杆,对驾驶非传统意义机动车驾驶员提出了要求。相关报道刊播后,公安机关开展了对此类机动车的专项整治活动。
这一案件,推动了老年代步车这一监管的灰色领域进入公共视野,有效带动了司法、执法领域对这一问题的监管与重视,对推进银川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公安部挂牌督办特大电信诈骗案在固原宣判
电信诈骗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科技犯罪,一方面犯罪分子比较隐蔽,另一方面受害群众覆盖面大。
固原市两级法院及时、高效办结公安部挂牌督办的特大电信诈骗案件,在严厉打击犯罪分子的同时,也借机向社会开展反电信诈骗普法宣传活动,教育引导群众增强风险意识、法律意识,取得了“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记者 杨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