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通过微信转账把钱错转给了别人账号,但现在对方失踪了,我该怎么办?”1月2日,银川市民张先生向本报新闻热线反映他的遭遇。
张先生告诉记者,两个月前,他保存了一个朋友的新手机号,微信提示该手机号已开通微信。当时他以为是朋友的微信号,于是通过该手机号加了微信,但未和朋友确认。12月28日,朋友向他借1.1万元现金,他通过该微信号先向朋友转账1万元。转账后,他打电话给朋友让其收款,朋友却说没收到微信转账。随后,朋友拿着手机找他当面确认,他才发现通过手机号加的并非朋友的微信号。随后,他向此人提出退还1万元转账时,对方却将他拉黑了。记者试图通过张先生提供的手机号加微信,但微信系统提示,该用户不存在。
张先生的朋友王女士告诉记者,她是四川人,今年带着工人在张先生的工地上做工。今年8月24日,按照工地要求,她在银川街边的一家联通营业厅申请一张手机卡,以方便办理银行卡用于结算工人工资。12月底,张先生准备给她和几名工人发工资,当时她提醒张先生将工资汇到她的银行卡上,但张先生可能因为太忙,在未核实微信真实身份的情况下就将1万元转账到别人的微信中。
手机号由王女士使用,为何会绑在别人的微信上呢?对此,王女士认为该手机号可能之前别人使用过,而且绑定了微信号,后来手机号码不用了,但该手机号却一直绑着微信。
那么,遇到钱转错账户该怎么办呢?宁夏天器律师事务所律师张雯表示,首先推荐协商解决。无法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起诉解决。根据《民法通则》第92条规定,“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因此,收到错误转账拒不归还的行为,构成不当得利,收款人负有全额返还的义务。
需要提醒的是,按照相关法律规定,不当得利纠纷的管辖法院是被告住所地,事主所在地的法院是没有管辖权的。也就是说,张先生需要到对方户籍地或者经常居住地法院起诉。一旦提起诉讼,需要在起诉状中写清楚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互联网转账,转给陌生人,如何得知对方的真实信息呢?张雯建议,如果无法获取对方信息,可求助于专业律师或报警。如果想要成功维权,还需要向法庭提供各种证据。当事人应当保存好相关证据,如转账凭证、报案回执、对方身份信息等。如果涉及金额较大,为防止对方挪用或挥霍,也可向法院申请诉前财产保全,冻结对方账户,以保障财产安全和最大化减少损失。(记者 苏克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