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我喝到了可以媲美法国波尔多的葡萄酒,果香浓郁、单宁细腻、口感上佳,我想把这里的葡萄酒推广到全世界。”营销师阿拉丁用一口流利的中文说。
六月,进入万物快速生长的季节。在贺兰山脚下,连片的葡萄长势喜人,让这片土地生机勃勃。
阿拉丁来自法国巴黎,在青铜峡酿酒葡萄产区的一家酒庄工作,40岁的他已有10多年的酿酒经历。在酒庄大堂见到阿拉丁时,他灿烂的笑容令人印象深刻。
来宁夏之前,阿拉丁对青铜峡产区并不了解,对中国葡萄酒的认知也很少,但他唯一可以确信的是,宁夏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种植酿酒葡萄——尤其是马瑟兰。
“这些年的工作经历让我更加了解市场和客户需求,积累的葡萄酒专业知识越来越多,对于品牌建设、推广葡萄酒文化也有了一些经验。”阿拉丁说。
青铜峡葡萄酒产区日照充足、热量丰富、灌溉便利,产出的葡萄具有香气发育完全、色素形成良好、糖酸度协调等特征,是业界公认的酿酒葡萄种植“黄金地带”,更是吸引了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国际酿酒师到这里工作。
来自智利的玛利亚还记得2016年品尝到的第一款宁夏葡萄酒,“橡木桶味过于浓重,口感也完全不平衡。”玛利亚与贺兰山东麓葡萄酒的初次邂逅让她并不愉快。
但随后的几年,玛利亚见证了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的成长。来到这里的酿酒师逐渐增多,技艺也逐渐成熟。“酿酒师们不再过于追求橡木的味道,侧重点放到了口感上。”
“来宁夏这几年,也带来了很多技术,我希望这里的发展越来越好。”玛利亚说。
人生道路可以有许多种,对出身于葡萄酒世家的尼古拉来说,与酒相伴或许不是第一选择,但来中国酿酒,却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2000年,三十出头的尼古拉从法国来到中国,并把波尔多的马瑟兰品种带到这里。
随后,他在北京、山东等地都种植过马瑟兰,也拥有自己的酒庄,因此很多人都叫他“马瑟兰爸爸”。尼古拉虽然在中国生活了20多年时间,但他的中文说得并不好。
在与玛利亚、尼古拉的交谈中,阿拉丁一直陪在身边,无论他们说什么,阿拉丁中英文切换自如,笑称“我的第二职业是翻译”。
从阿拉丁口中得知,尼古拉到中国20多年来,已经拜访了很多中国城市,最近几年他一直在青铜峡酿酒葡萄产区工作,是因为宁夏的风土、气候更适合种植品质好的马瑟兰。
“每个国家每个产区都不同,波尔多就是波尔多,宁夏就是宁夏,宁夏有自己独特的风土。”尼古拉说,他会长时间待在这里,完成这一批红酒的酿造工作。
“我爱这里的葡萄酒,非常优秀,完全可以和世界上任意一款葡萄酒相媲美。我选择这里是因为我的工作就是要搭起一座连接中欧葡萄酒产业的桥梁。”阿拉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