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产经 -> 财经第一线
从修车学徒到新疆智能物流仓储领跑者
张兴宇:汽配“链”通中亚五国
2025-07-31 08:42:36   
2025-07-31 08:42:36    来源:新消息报

张兴宇核对汽车配件型号与标签。

张兴宇获聘中国汽车后市场总会新疆分会副会长。

聚德隆商贸有限公司一角。

智能化汽配仓库。

乌鲁木齐聚德隆商贸有限公司办公区。

张兴宇在租住的地下室成立了新疆鑫睿翔汽配公司。

  在新疆乌鲁木齐地下室里,不到一个月净赚6万多元;第一次收到国外订单,激动得一夜没睡……在外打拼的诸多“高光时刻”,张兴宇至今想起来心里都甜滋滋的。

  28载时光,从宁夏吴忠市同心县的小村庄到新疆的广袤大地,再到中亚五国,那些背井离乡的艰辛、学徒岁月的磨砺、创业路上的沉浮,最终都化作他事业版图上的坚实足迹。

  鞋底藏着10元钱,19岁小伙孤身闯新疆

  1997年4月13日,天刚蒙蒙亮,19岁的张兴宇背着一个洗得发白的帆布包,悄悄离开同心县张家塬乡,搭上了开往县城的拖拉机。包里只有两件打了补丁的蓝布褂子和一条褪色的裤子。

  那时的张家,是村里数得着的贫困户。三间土坯房,墙面上的裂缝能塞进手指头。父母守着几亩薄田度日,家里的孩子们一个个蹿着个子长。

  “在新疆每天能挣25元,老家只有5元。”同学赶集时偶然说的一句话,像一道光投射进了张兴宇闭塞的世界。在老家干一年还顶不上新疆3个月的收入?“赚够两三万,回老家盖五间砖瓦房,娶妻生子。”这个念头,让他选择离开家乡。

  从同心县到乌鲁木齐的班车票价150元,是母亲找村里人东拼西凑来的。买完票,张兴宇只剩下10元钱。他把钱折了三折,塞进鞋底的夹层里。

  抵达乌鲁木齐已是3天后的傍晚。班车司机看他穿得破旧,从口袋里摸出30元钱递给他:“娃,好好干,别给咱宁夏人丢脸。”

  走在深夜的他乡街头,饥肠辘辘的张兴宇买了两个热乎乎的馕,蹲在路灯下狼吞虎咽。那一刻,他突然意识到:自己不再是个孩子了。

  朋友在乌鲁木齐一家锅炉厂打工,住处离车站8公里,张兴宇舍不得坐车,只能顶风前行。4小时后,当他敲响朋友宿舍的大门时,布鞋已经和血肉粘在了一起,脱下来时扯掉了一层皮。

  第二天凌晨4时,张兴宇来到一处建筑工地。包工头上下打量他:“这么瘦,能扛动钢筋?”他拍着胸脯:“我能!”第一天,他卸了3车水泥,扛了20根钢筋,手心磨出了水泡。傍晚,包工头递给他25元钱。接过工钱,眼泪止不住地涌出眼眶——这是他赚到的第一笔钱。

  干了一个星期,张兴宇睡不着了:“靠力气吃饭,不是长久之计。”他望着街头来来往往的车辆,突然想起村里拖拉机手总说:“机器坏了就得修。”于是,脑子里冒出个念头:“学修车吧,车越来越多,总有饭吃。”

  睡零件库稻草堆,学徒3年成汽修能手

  “你这身子骨,扛个轮胎都得打晃,修啥车?”1米8的个头,体重还不到90斤,乌鲁木齐一家汽修厂的李师傅扫了张兴宇一眼,转身去拧扳手。

  第二天天不亮,张兴宇就蹲在修理厂门口等着开门。李师傅拆发动机,他就在旁边递扳手;师傅午休时,他就用抹布把螺丝擦得锃亮;晚上收工后,他把满地的废油迹扫得干干净净。“蹲守”的第三天傍晚,李师傅突然说:“明天来上班,管吃住,没工钱。”

  张兴宇兴奋地差点跳起来,他终于有“家”了——修理厂后院一间堆零件的小库房,地上铺着稻草就是床。

  一个月后,老板突然递给他300元钱,张兴宇愣住了。老板说:“你擦的车,客户都说干净;干的活,比谁都好,该给。”他攥着钱一路跑到邮局,一分不留全部寄回了家,填汇款单时手都在抖。

  往后的日子,张兴宇趁着休息时间练习拆装零件,直到闭着眼睛都能摸对位置,抱着从废品站淘来的《汽车构造》书看到深夜……

  拆发动机、换活塞、调气门,动作干净利落,比师傅还快。3年后的一天,李师傅说:“你出师吧,去闯你的天地。”那天晚上,张兴宇躺在稻草堆上,摸了摸枕头下攒的5000元钱,思绪已经飘到了更广阔的地方。

  做最优质的供应商,打造完整的供应链

  在修理厂工作时,张兴宇发现一个规律:车主要么抱怨配件太贵,要么跑遍全城都找不到合适的型号。“我懂修车,又认识配件商,为啥不自己干?”这个念头像团火,在心里越烧越旺。

  他连夜给老家的弟弟张兴旭打电话。第二天,弟弟辞掉了月薪3000元的工作,来到乌鲁木齐。兄弟俩租了间40平方米的地下室,成立了新疆鑫睿翔汽配公司。

  头道难题是进货。听说上海的汽配城配件最全,张兴宇坐了40小时的绿皮火车来到上海。在汽配城“冒险”订了2万元的货,付完定金,身上只剩下168元钱,刚够买一张回程的硬座票。

  5个月后,当集装箱缓缓打开,看着那些印着外文的配件,兄弟俩既兴奋又紧张。张兴宇骑着三轮车,挨家挨户找以前认识的修理厂老板:“我这儿有进口的原厂配件,比市场价低两成。”靠着修车时攒下的口碑,这批货不到一个月就卖光了,净赚6万多元。那天夜里,兄弟俩在地下室里数钱,1元、5元、10元……一共数了3遍。

  2008年,为扩大汽车配件销售规模,张兴宇找亲戚朋友借了40万元,和弟弟开着辆二手面包车跑销售。遭遇过沙尘暴,因路面结冰翻过车。3年时间,他们跑废了4辆车,换了28条轮胎,却把生意做到了新疆12个地州市。

  2013年,张兴宇发现街头的宝马、奔驰车越来越多,果断转型做德系车配件。那年冬天,他们搬出了地下室,在乌鲁木齐天信汽配城租了间80平方米的门面房。

  2014年,新疆鑫睿翔汽配公司正式更名为乌鲁木齐聚德隆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德隆公司)。

  2021年,当同行还在靠账本记库存时,聚德隆公司已经花10万元从广州引入了“拾车道”智能系统。“以前找个配件,得翻半天,现在扫个码,在哪排货架、有多少库存,秒出。”这个新疆首家“物流与仓储一体化”智能厂区,成了同行参观的样板。如今的聚德隆公司,4000平方米的厂区里整齐码放着5万多种配件,与本地750家供货商和6家保险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我们的目标是做最优质的供应商,打造最完整的供应链。”

  汽车配件出口到中亚,计划在国外开分公司

  2023年深秋,在霍尔果斯口岸展厅里,中亚五国客商云集,这是张兴宇第一次联合30多家同行组织的汽配展会。3天时间,展会总交易额突破2000万元,他自己就签了480万元的订单。

  其实早在2015年,就有哈萨克斯坦司机找他买配件,但那时他的主要精力还在新疆市场,直到共建“一带一路”的春风吹遍天山南北,看着中欧班列一趟趟从乌鲁木齐出发,他才意识到:机会来了。

  他让弟弟张兴旭带头学俄语,办公室里贴着俄语单词表,吃饭时都在背,还招聘外贸专业大学生,组建了外贸团队。如今,聚德隆公司每月发往中亚的配件能装满5个集装箱。来自哈萨克斯坦的客户别克·托乎提说:“以前等一个配件要半年,现在从张老板这儿进货,3天就能到,靠谱。”

  “明年,我们将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市开分公司。”张兴宇望着远处的天山,眼里的光和28年前刚到新疆时一样明亮。从宁夏到新疆,从中国到中亚,这个曾经只想赚“两三万”的少年,沿着丝绸之路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陈永峰 郭小立  见习记者 马对对文/图)

【编辑】:张剑平
【责任编辑】:邹炜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