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产经 -> 财经第一线
让绿色出行续航无忧
​ ——宁夏新能源车充电枪建设观察
2025-10-17 08:49:27   
2025-10-17 08:49:27    来源:宁夏日报

银川市金凤区湖畔嘉苑丽景苑小区东南角停车场设有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满足居民充电需求。 记者 王瑞 摄

中宁县白马乡新田村的充电桩。记者 徐琳 摄

位于银川市新百CCPark商场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站。记者 赵磊 摄

  编者按

  日前,我区印发《自治区2025年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新建3000个公共充电枪,聚焦城市、农村、景区等八大场景织密充电网络,实现满足2025年底19万辆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的目标。

  随着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充电难”成为群众关切的实际问题。本期策划通过多路记者实地调查,呈现宁夏在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创新举措与现实挑战。记者既记录成效,也直面问题,期盼通过政府、企业、社区多方合力,真正让绿色出行无忧续航,让百姓幸福一路“满格”。

  “3公里充电服务圈”续航绿色出行

  8月29日,记者在银川市金凤区CCpark商圈停车场看到,16个充电桩中有12辆车正在充电。“这里宽敞,早上也不用排队。之前在这里充过几次,我的车充一个小时就能充到80%以上。”前来购物的市民齐先生边介绍边将充电枪插入充电接口。

  日前,我区下发《自治区2025年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今年将新建公共充电枪3000个,各类公用及专用充电枪累计达到12416个。

  根据方案,今年,我区将加快公共停车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城市3公里充电服务圈”。加快单位内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大型央国企等,按不低于20%的车位比例建设充电基础设施。与此同时,推动园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专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公交、环卫、市政、出租等领域因地制宜建设公共领域车辆专用充电站。加快乡村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重点乡镇全覆盖”,加强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家住银川市金凤区湖畔嘉苑的张娟去年购入一台国产新能源汽车,由于自己有车位,买车以后就申请安装了充电桩。“新能源汽车充一晚上电也就7块钱,比燃油车划算多了。”张娟说,平时在家充电,有急事了就去充电站快充,跟加油一样方便,一点都不耽误事。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公司投资7700万元,完成455台充电桩建设。闽宁“绿电小镇”建成1座绿电充电站,中环大厦建成1座共享移动充电示范站,银川上前城建设1座“超级充电+风光储充放柔性一体化”大型综合示范站均已建成。今年,公司将重点推进市区、商业区、大型社区停车场及周边充电站建设,完成新建、续建、改造充电桩300台,坚持质量、安全、进度三位一体推进。(记者 赵 磊)

  小区充电桩“安不了用不上用着烦”如何解

  8月31日,银川市金凤区未来城小区地下停车场B区,新能源车主刘勤正费力地将充电枪从车后备厢里拖出来,绕过一辆横在充电车位前的燃油车,终于给车子充上了电。他指了指头顶“新能源车专用”的指示牌:“标识形同虚设啊。”

  这样的场景在宁夏不少小区司空见惯。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充电桩建设已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的新阶段。记者连日来走访多个住宅小区发现,充电桩“安不了、用不上、用着烦”等问题正成为困扰新能源车主的新烦恼。

  老旧小区充电桩建设更是难上加难。银川市兴庆区光明小区建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共有864户住户,常住人口约2000人。“三天两头要在附近的凤凰碑充电站抢车位充电,来晚了就没办法了。”小区业主李凤琴告诉记者,小区电容不足是最大瓶颈,“电力公司说现有变压器只能支持有限的充电桩同时运行,想要增加就得扩容,但改造费用无人承担。”

  银川市兴庆区某小区物业经理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变压器增容需要50多万元,加上线路改造、智能管控系统等费用,总投入接近80万元。“按照现行电价和政策,收回成本需要十几年,我们实在负担不起。”该物业经理表示,虽然业主要求安装充电桩的呼声很高,但物业也很为难。

  金凤区满城北街街道平伏桥村采取了不同做法。为方便业主给车辆充电,社区利用小区的边角地进行改造,施划新能源汽车专用停车位,并安装上了充电桩。“小区一共安装了5个充电桩,支持智能预约和远程监控功能,再也不用满大街找充电桩了。”居民张芳告诉记者。

  据悉,为解决各小区充电难题,在安装充电桩之前,银川市金凤区综合执法局、住建和交通管理局等多个部门联合施策,实地查看分析研判新能源充电桩安装位置、取电措施、引入方式、安全保障等各项工作,同时征求周边楼栋居民意见建议,确保安装充电桩项目落实到位,真正解决居民需求。

  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区在老旧小区改造中,要求将充电设施建设或预留安装条件纳入老旧小区改造范围,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建设作为必改项目,有条件的小区要坚持因地制宜、居民自愿、建管并重的原则,推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

  “充电桩进小区不能一装了之。”专业人士指出,需要根据小区实际情况选择适宜建设模式。新建小区应按比例同步配建充电设施;老旧小区可采取分区布线、分时共享等方式逐步改造;确实无法扩容的,可引导车主使用周边公共充电设施。(记者 王 瑞)

  乡村充电桩,如何“桩”点幸福路

  随着新能源汽车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青睐,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进度,尤其是乡村地区的充电便利性,成为关系群众绿色出行体验的关键一环。

  8月13日,家住盐池县大水坑镇红井子村的村民杨孟宁如往常一般开车到银川市上班。由于工作需要,他在去年购买了一辆新能源汽车。杨孟宁说,周边居住的村民都会在国网宁夏电力公司盐池县供电公司大水坑供电所充电,那里是新能源汽车的电量“补给站”。

  “供电企业作为能源服务主体,承担着落实乡镇充电桩全覆盖的任务。对于乡镇来说,现在新能源车辆越来越多,充电需求都很迫切,但问题也很突出,比如飞线充电、线径不够、防护措施不到位,遇上刮风下雨或者高温天气,很容易引发短路、火灾,安全隐患很大,所以在供电所提供充电服务,满足周边村民的生活需要。”国网宁夏电力公司盐池县供电公司大水坑供电所营业厅负责人杨博艺说。

  自治区下发的《2025年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到,加快乡村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重点乡镇全覆盖”,新建充电枪230个。政策的明确指向,正回应着乡村群众对充电便利的迫切期盼。

  “镇街区域常住人口密集、商铺集中,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现有充电设施已显紧张。我们建议在此类区域适度增加充电枪数量。同时,在乡镇主干道路沿线科学布局充电设施,配套建设休息区,既能满足过往车辆补能需求,也能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平罗县头闸镇政府相关负责人建议,当前不同充电站点的电价和服务费标准差异较大,群众充电成本不透明,期盼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运营主体,制定统一的电价和服务费标准并公示,既保障运营方合理收益,又让群众享受质优价廉的充电服务。(记者 徐 琳)

  记者手记

  以“绣花功夫”缝合供需裂痕

  宁夏新建3000个充电枪的目标背后,是一场从数量堆砌到精准适配的民生革命。“充电焦虑”的本质实际是精准服务度的落差。破解之道,正在于以“绣花功夫”缝合供需裂痕。

  “3公里充电服务圈”不再只是一句口号,它正逐渐成为宁夏人日常出行的坚实保障。在商圈、社区,一个个新建的充电桩相继出现,成为城市绿色转型中最直观的风景线。不少车主告诉记者:“现在充电越来越方便,幸福感真的提升了。”

  但便利的背后,仍有不少焦虑亟待化解。老旧小区电力扩容难、燃油车占位、运营成本高等现实困难依然横亘在不少新能源车主与便捷充电之间。它们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治理课题,需要政府、企业、物业和车主共同协作、精准施策。

  令记者受触动的是,在乡村,充电设施的建设同样稳步推进。大水坑镇一个供电所的充电桩,承载着周边几个村庄村民的出行希望。乡镇全覆盖虽刚刚起步,却已让很多农村用户感受到“电满格、心踏实”的出行体验。

  充电枪虽小,关乎的却是民生大事。它既是新能源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的“试金石”,也是民之所盼、政之所向的重要交汇点。期待宁夏在持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用户体验与资源平衡,让绿色出行真正无忧无虑。(记者 王 瑞)

【编辑】:张静
【责任编辑】:杨丽